浅谈新课改下中学生物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

2020-09-15 16:19王国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7期
关键词:中学生物新课改教学改革

王国花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践行生物教学模式改革,教师应认真研读新课标的改革方向,成为新课标的践行者与推动者,结合生物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根本要求,重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新有效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体验生物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创新实践,促进全面发展。本文基于新课改的客观要求,探讨中学生物教学模式改革的现实意义与发展方向,为学科教育全面落实新课改目标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生物;教学改革

中学阶段是生物教学的启蒙时期,通过基础性教育引导学生走进生物世界,培养兴趣、增长见识、开启思维,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科教育的积极意义,把握新课改的发展契机,立足教育改革的目标方向,端正教学态度,创新教学方法,从过去填鸭教育转为启发教育,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他们在深入的思考、探究与实践中有所收获,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落实生物新课改的目标要求。

一、新课改下中学生物教学模式的改革意义

(一)教学改革有利于激活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新课标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当下学科教育要回归学生本体,关注生活案例、生活常识与生活经验,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动力。因此生物教学模式改革自然要立足生活化教育为切入点,将生物课堂教学密切关联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兴趣喜好。通过多样化的生活教学方案,打造和谐、愉悦的生活课堂情境。让学生切身体验生物学科的魅力与乐趣,积极参与、自觉学习、积极思考,由此开启生物课堂的新格局[1]。

(二)教学改革有利于回归学科本质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为薄弱,还处于不断完善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课堂上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灌输理论知识,显然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也很难对生物知识产生深刻的认知与理解。面对以往低效率的生物教学模式,亟需践行新课标改革方案,创新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回归生物学科的教育本质,引入更多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或者生物规律,启发学生经历生活探究的过程,从感性认知升华到理性认知,探究生物学科本质,调动自主学习兴趣。

(三)教学改革有利于培育探究能力

生物是一门讲究实践运用的自然学科,丰富的学科知识来自于生物学家的观察、实验与探索。因此生物教学改革自然不能忽略实验创新环节,要改进传统被动式的演示实验,增加有趣的探究实验、创新实验,带领学生一起设计实验、操作实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形式验证生物观点,理解生物知识,为夯实学科核心素养打好基础。

二、新课改下中学生物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

(一)认真备课,明确教改方向

认真备课是践行教改目标、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首先,教师要立足教材的知识点,深入研读和学习新课标的要求、教学大纲的内容,找到有趣的教學切入点。既要凸显教材的理论知识,也要延展趣味的实践活动,重塑生物课堂情境,吸引学生融入其中,挖掘理论、探究实践。当前生物教育选用的教材经过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与论证,其内容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有利于推动中学生的创新实践与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学会挖掘教材、发现教材、创新教材,有效衔接知识内容,强化生物教育的实用性与连贯性[2]。其次,基于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为根基,一切围绕学生学习能力与成长需要为核心,精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激活中学生的探究欲望,将课堂教学活动落到实处,实现教改目标,提升教学有效性。

(二)改进实验,强化自主创新

开展课堂实践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实情与创新能力,尊重个体差异,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通过创新多样教学形式,让生物课堂充满新鲜感和生命力。学生乐于参与其中,主动思考问题与探究问题,活跃思维。如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探究,这些都是深受学生欢迎且有效率的教学模式。尤其新课改侧重于实验教育改革与创新,一改过去以教师为主、以灌输为主的实验模式,而是激励学生从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到总结探究全程参与,思考实验问题,把握实验原理,探究实验创新。例如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活动中,有学生创新性地提出改进实验材料,他们带来了漂亮的银边天竺葵,想要在实验过程中大展身手。经过动手操作,发现将叶子进行暗处理之后再放到阳光下直射,天竺葵叶子边缘的白色和中间的绿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验效果出乎意料,大家完美地完成了一次趣味实验,体现了创新精神,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三)学练结合,促进知识内化

生物教学中落实学练结合模式,既能让学生温故知新,深化知识理解,也能实践运用,促进知识内化。首先,学练结合要新颖、有趣,不能局限于教材的课后习题,而是多上网收集有趣的拓展题型,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让他们在主动练习中收获知识;其次,学练结合要回归生活实践,体现生物学科的实用性特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拓展视野,强化积累。例如,学完“生物系统的稳定”相关知识后,结合当下人类关注的焦点话题,如酸雨、温室效应等展开调查研究。大家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调查,也可以自己上网查询资料,了解实际案例,收集更多生动的图片和资料,直观、更系统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不仅消化了学科知识,也体验了学习生物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新课标教学背景下,我们应理性思考如何奠定学生主体地位,如何落实课改教育目标,如何提升生物教学有效性。而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我们要立足教情与学情,将课堂教学方案紧密结合新课改的目标方向,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生动性的实践活动,全面提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丁天佑.基于新课标的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20,(19):200.

[2]姜秀萍.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学周刊,2020,14(14):123-124.

猜你喜欢
中学生物新课改教学改革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中学生物教学中课本插图的应用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粤中生会”: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