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处理过程中强化菌剂的筛选和应用

2020-09-21 07:38魏继林
农业工程 2020年8期
关键词:菌剂菌种去除率

魏继林,聂 玲

(1.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710054; 2.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710077)

0 引言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村用水、用电越来越方便,生活用水量越来越大,随之产生的废水也越来越多[1-2]。这些废水的来源包括日常洗涤、厕所和厨房用水,以及部分农业生产和养殖产生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污染物,COD远远高于排放标准。加之近些年农村进行宅基地改造,大量村民搬入集体楼房居住,单位面积的居住人口数量大幅增加。污水排放超过了农村周边生态的自净能力,农村周围出现水体变黑、土壤污染等问题,污水排放成为区域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因此,加强农村污染治理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3]。

为了提高污水处理效果,需要添加适当的菌剂加速污水处理速度和效果[4]。目前,市面上虽然有商品菌剂出售,但是这些菌剂都是按照固定的细菌类别配比制备而成,处理不同的污水,由于水质原因和生长条件的不同,复合菌剂中的某些成分,不但不能在该条件下生长繁殖,还可能短时间内衰亡,起不到处理污水的作用[5-6]。

以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某村镇的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状况为对象,研究了强化菌剂对AO污水处理系统的强化效果。结果显示,通过筛选,添加强化菌种,可以使污水处理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1.2试验方法

1.2.1菌种筛选

(1)菌种采集来源。

收集污水进行菌种筛选,污水分别来自生活垃圾场污水和街道下水道污水。污水水质:pH值7.5~8.3,CODCr为(4 532±350)mgL,铵态氮(45.60±6.21)mgL,硝态氮(68.90±5.77)mgL,亚硝态氮(5.22±1.20)mgL,总磷(20.50±6.87)mgL。

(2)去除COD菌株筛选。

参照文献[7-8],取10 mL样品接入100 mL COD筛选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为30 ℃、转速为150 rmin条件下培养1 d。取培养液收集菌体后,以10%接种量接种COD筛选培养基中,以上述相同条件培养2 d,反复3次。富集液适当稀释后涂布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30 ℃培养2 d。挑选生长数量较多的菌落,进一步纯化,得到单菌落。

按照10%的接种量,取分离菌种的活化种子液,离心后菌体接种到COD筛选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为30 ℃、转速为150 rmin条件下培养48 h,取样测定培养液中的COD,以此为依据获得高效去除COD的菌株。

1.2.2二级AO工艺

2 结果和讨论

2.1除氮菌种筛选

从生活垃圾污水和下水道污水中进行菌种筛选,使用有氧反硝化平板分离法进行筛选,首先得到了24株溴百里酚蓝(BTB)阳性菌。然后根据菌株去除亚硝基氮和氨基氮的能力,复筛得到了去除亚硝基氮和氨基氮较强的菌株。高效去除亚硝基氮和氨基氮的菌株筛选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高效去除亚硝基氮和氨基氮的菌株筛选结果

2.2COD去除菌种筛选

从垃圾废水和下水道污水中富集分离到20株活性细菌,根据对COD去除效果进行了复筛,得到去除COD较强的2株细菌。2株细菌生长曲线和COD去除曲线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菌株HG-C-4(图2a)生长较快,24 h即可达到较高的菌体浓度,初期降解效率较高;菌株SS-C-7(图2b)虽然生长速度较慢,但是具有持续的COD去除能力,采用高浓度COD试验污水时,72 h的COD从5 542 mgL降低到1 549 mgL,去除率为72%。

将上述筛选获得的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为30 ℃、转速为150 rmin条件下培育20~24 h,制得强化菌液(活菌数为6×107~8×107CFUmL)。

系统运行过程中添加菌剂前后的系统运行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没有添加菌剂时,进口COD平均浓度为374 mgL,出口浓度为67.3 mgL,平均去除率为81.9%;添加菌剂后,进口COD的平均浓度408 mgL,出口浓度为52.1 mgL,平均去除率为87.2%,去除效果有显著提升。

添加菌剂后总氮、硝基氮和氨基氮的去除能力如表2~4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在2周的试验期内,不加菌剂时,进水口总氮浓度为(16.40±2.15)mgL,出水口浓度为(6.55±0.90)mgL,去除率为59.6%±5.91%;添加菌剂后,污水进口的总氮浓度为(15.80±2.28)mgL,出口浓度为(4.93±1.45)mgL,去除率增加到69.1%±7.00%。

由表3可以看出,在2周的试验期内,不加菌剂>时,进水口氨基氮浓度为10.40±2.36 mgL,出水口浓度为(2.56±1.58)mgL,去除率为73.0%±18.7%;添加菌剂后,污水进口的氨基氮浓度为(10.30±2.19)mgL,出口浓度为(0.27±0.05)mgL,去除率增加到97.2%±0.3%。

由表4可以看出,在2周的试验期内,不加菌剂时,进水口硝基氮浓度为(5.42±1.02)mgL,出水口浓度为(2.25±0.30)mgL,去除率为57.4%±8.19%;添加菌剂后,污水进口的硝基氮浓度为(5.43±1.16)mgL,出口浓度为(1.42±0.25)mgL,去除率增加到72.8%±7.63%。

表2 添加菌株前后总氮的去除效果对比

表3 添加菌株前后氨基氮的去除效果对比

表4 添加菌株前后硝基氮的去除效果对比

3 结论

猜你喜欢
菌剂菌种去除率
A2/O工艺处理污水的效果分析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大白菜霜霉病的防效及促生作用
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小白菜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混凝沉淀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固定化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农村河道黑臭水体的净化试验
生物强化A/O 工艺处理规模化制革废水效果研究
探讨燃气电厂循环循环冷却水排污水处理技术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与相应对策
客观了解和评价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