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高职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2020-09-21 07:57杨学坤徐迪娟胡瑶玫
农业工程 2020年8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调研设施

杨学坤,叶 克,徐迪娟,胡瑶玫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北京102208)

0 引言

设施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蔬菜供应、改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近年来,随着《全国设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的实施,全国设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18年末,我国各类设施面积达333万hm2,居世界首位;设施农业年产值达到9 8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4 000万个。当前,北京市设施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特色化种植的整体格局初步形成,农业生产高端高效特征日趋明显[2]。

随着设施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调控、植保、水肥一体化和设施生产等具备一定自动化水平的装备和技术进步明显,应用日益广泛,对从业人员的需求也日益提高[3]。自2010年以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设施农业与装备(都市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作为北京地区唯一培养设施农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职专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实训条件和师资队伍,初步形成了“精准、精细、精心、精品”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一中心、两主体、三培养、四融合、零距离”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也存在着定位不够清晰、核心技能不够明确、教师职业能力不够强、学生就业对口率不高和社会认知感不强等突出问题,距离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需要通过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来进行提高和完善。

为了更好地了解北京市产业发展趋势,掌握专业目标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明确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能力的认识,了解学生的专业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于2018年对相关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在校生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对北京地区高职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为打造特色高水平专业(群),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调研内容和方法

1.1调研内容

针对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企业岗位设置和能力需求、学生的专业和个性化发展需要等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1)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包括《北京区域统计年鉴》《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设施农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专业从业人员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企业岗位设置和能力需求。包括专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高职毕业生岗位群,以及企业对专业高职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

(3)学生的专业和个性化发展需要。包括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毕业去向和薪资期望等。

1.2调研对象和方法

(1)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采取文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北京区域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及《中国制造2025》《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北京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专业相关发展规划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并通过电话、微信和现场访问等形式对行业相关专家进行调研。

(2)企业岗位设置和能力需求。采取现场走访、网络调查问卷等方法,对24家专业相关企业和2家科研院所负责人、部门主管和一线技术人员进行调研。

(3)学生的专业和个性化发展需要。采取文献分析、召开座谈会、现场交流和网络调查问卷等方法,对62名在校生进行调研。

2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1设施农业产业宏观政策

2015年以来,是设施农业与装备领域获得政策红利最多的一个时期。《中国制造2025》中将智能农业装备列为10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4]。《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国发〔2016〕58号)提出要提升设施农业病虫防治装备水平,对先进装备、设施农业等予以财政贴息支持[5]。《“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要推进设施农业信息技术深化应用,提高设施农业设施和装备的智能化水平[6]。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设施农业的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中,将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7]。《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指出,要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推动设施装备升级,技术集成创新[8]。《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和核心辐射等复合功能[9]。

目前,设施园艺发展较好的国家如荷兰、美国和以色列等,这些国家的设施园艺已处在产业升级期,装备升级速度加快,集成再创新成为亮点。我国正处在设施农业高速发展期,先进的装备技术研发相对不足、新装备落地速度相对较慢。

2.2北京地区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8年,全市设施农业播种面积3.23万hm2,总收入达57.1亿元,连栋温室1 727栋,生产面积727.03 hm2,拥有设施环境调控装置的温室占温室总面积的10%以上。设施农业上市量132.0万t,产值达到37.5亿元。设施农业经营主体共计3.12万个,主要包括本村村民、其他个人、村委会、企业和合作社等。其中,企业1 576家,占比约5.05%。从区域布局来看,目前北京设施农业已逐步形成一批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设施生产基地和优势区域。

随着设施农业产业的不断壮大,在装备扶持政策不断推动下,北京市设施农业装备总量持续增加,田园管理机(微耕机)保有量达到1万台(2017年),日光温室卷帘机达到4.5万台(2019年),初步实现了设施内耕作、育苗、节水灌溉、植保和包装等主要环节的机械化,设施整地机械化水平约为92.89%,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36.81%,位于全国前列。但是,在育苗移栽、智能控制等设施生产关键环节还缺乏成熟产品,现有装备功能单一、农机农艺融合水平差等突出问题仍然存在[10]。

党的十九大以来,为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提出要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充分利用首都的科技、人才和组织优势,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与生产体系,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特别提出要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形成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和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融合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断提高人才服务保障能力,培养造就一批高精尖农业技术创新人才、简易实用技术发明人才和新技术新品种转化推广人才[11]。

3 设施农业行业企业人才需求

3.1行业从业人员情况

根据北京市第3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全市农业生产经营人员53.0万人。其中,年龄35岁及以下的5.3万人,约为10%,具有北京户籍人员占比不足1%;年龄55岁及以上的人员占40.6%以上;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约为4%,具有高中及中专学历的人员占15.6%,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占比超过80%。

以上数据表明,北京市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与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要求是极不匹配的。

3.2企业人才需求

本次调研活动,通过网络填写问卷3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8份,包括农芯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沃圃生(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等企业20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工厂研发中心、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2家,现场访问北京城建六公司极星农业科技园、北京农众实业有限公司和北京农博科农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8家。调研单位的业务范围涵盖设施农业科研、生产、管理、设计和建造等各个环节。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学历需求(图1)普遍在大专学历以上,其中对高职(大专)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达到50%,超过对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需求(43.3%)。而所亟需的技术岗位(图2)中,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岗位需求最高,分别占到35.7%和28.6%,对于施工安装岗位的需求仅占7.1%。企业招聘时对毕业生的以动手能力为代表的实践技能最为看重(43.3%),同时对学生吃苦耐劳、敬业奉献和文明礼仪等综合职业能力也非常关注。在对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人才所需的能力结构中,对于电气控制系统的装配调试能力需求最高(26.7%),其次为设施与装备的运行与维护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而对机械设计与制造的能力要求最低。

4 学生专业发展需求

本次调研针对2015—2017级的62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62名学生中,男生49名,女生13名。从调研结果看,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好,有77.42%的学生为第一志愿报考(图3),而其中免收学费(38.71%)的政策对学生最有吸引力(图4),家长和他人的建议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学生对所学专业较为满意,非常满意和满意的约占70%,不满意的仅为3.23%(图5)。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质量、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及教书育人情况、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效果等均比较满意。学生对于毕业去向的选择以就业和专升本为主,其中选择专升本的学生比例为27.42%,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选择就业的学生中,希望从事专业技术服务相关的学生占比最高(40.32%),而农业设施设计建造岗位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图6)。学生对毕业后的薪资期望普遍较高,普遍在3 000元以上,其中,期望薪资在5 000元以上的占比为62.9%。

5 调研结论

(1)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设施农业产业必将迎来高速发展期。产业和装备升级加速,呈现出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生态化和全程化全面化5个方面的明显趋势,对装备创新和应用升级推动大,亟需大量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2]。

(2)设施农业是北京发展都市现代农业重要产业形态。设施农业对于北京地区打造都市现代农业高精尖产业和安全农产品品牌,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示范辐射全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方面作用重大,温室环境自动调控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农业装备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引领全国设施农业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

(3)设施农业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含新型职业农民)、高精尖农业技术创新人才、简易实用技术发明人才和新技术新品种转化推广人才的需求旺盛。北京地区对设施农业装备推广管理、使用维护、安全监理和技术支持的人才每年需求300人左右;设施农业装备相关企业,其创新设计、安装调试和技术服务的人才需求每年约160人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对设施农业生产和装备管理、运行维护人员的需求每年约100人左右,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成为专业人才需求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4)专业吸引力需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专业发展需求较高。从近3年的招生现状和对在校生的调研结果来看,考生对就业岗位和环境的关注度最高,环境好、收入高和活轻省等要求逐渐成为大家选择专业时关注的目标,专业学生对就业岗位和薪资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调研设施
轻简小农机解决设施蔬菜大问题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数读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设施农业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