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知行合一”

2020-09-21 08:33孙玲
数学大世界·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做中学知行合一策略分析

孙玲

【摘 要】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理念,并阐述了“教”“学”“做”的关系,对于学生倡导“做中学”,“做中学”是以“做”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让学生通过“做”获得知识、发展思维、积累经验、提升学习能力。文章结合小学数学案例,对小学数学中如何落实“做中学”、实现“知行合一”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阐述自己的做法,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做中学;知行合一;策略分析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做”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数学教师首先应根据儿童好动、好奇等心理,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将学生置身于他们感兴趣、熟悉的情境中,让他们经历学习过程,启发思维,体悟数学的“味”、感悟数学的“趣”,促学生乐学、善思,主动参与,实现“做中学”。

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时,笔者课前将教室内的物品、孩子们的学习用品、日常小零食等标上价格,如:绿箭口香糖一盒2元、可比克一盒3元、棒棒糖一个1元、语文作业本8角、直尺1元2角、铅笔5角、黑板擦2元……有条不紊地摆放起来,模拟一个“小超市”。学生走进教室,立刻被教室的布局所吸引,立刻产生“购物”的欲望。然后,笔者提出问题:如果你有5块钱,正好花完,你可以买哪些东西?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他们立刻拿出纸和笔,通过比、画,很快得出问题的答案。

这个“做中学”活动的开展,“做中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做”的兴趣,让学生在“做”中认识了元、角、分,了解元、角、分的换算关系,也启迪了学生思维,学生在“做”中加深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也让学生在“做”中感受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借助操作活动,丰富“做”的方式

陶行知先生提出“六大解放”,阐述如何实现“教学做合一”,指出“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大脑”,倡导学生在学习时应“手脑并用”。数学教学中,将行知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改变灌输的模式,巧妙设计动手、动脑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以实践活动为契机,优化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能力。操作、实践活动的开展,使数学不再抽象,而是变得灵动、有生命,根植于学生的大脑中。

如在“角的认识”的教学时,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记住角的概念——从一点发出的两条射线,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儿童而言,这样的概念教学让学生感到抽象、难以理解,即使背诵,也是昙花一现,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先借助于圆规为直观教具,逐渐打开圆规,以此引出角的概念,再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圆规的“角”的直观印象而画角、剪角、比角,接着让学生在教室内找“角”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对角的认识的学习以“做”为载体,既动手,也动脑,丰富了学生活动,增强了知识的生动性,也解锁了数学学习方法,改善了学习模式。

三、開展合作活动,提高“做”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韦伯斯特指出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这里的力量就是现在的高频词“合作”。学生自主“做”时,难免会感到疑惑不解,此时需要合作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做中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合作交流。为此,在实施“做中学”教学时,巧妙设计合作活动,让学生一起实践、一起交流、相互借鉴,迸发智慧的火花,课堂也因合作活动的开展而为学生搭建个性化学习的舞台,促进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提升“做”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让学生利用午休时间调查出学校二年级10个班级的男女生人数。任务布置后,多数学生下课后就迫不及待地一个个教室去调查、记录数字,可是调查了几个班级之后,兴趣逐渐减弱,积极性也荡然无存,并出现放弃的心理。此时,笔者引导他们:你们先想出一个办法,怎样既省时又省力地完成这个调查任务?于是,他们10人一组,一人调查一个班,5人一组,1人调查2个班,并具体分配到哪人哪个班……合作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会了合作的重要性,也激发了他们“做中学”的兴趣,提升了“做”的能力,发展了儿童的核心素养。

四、运用生活化教学,体会“做”的价值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基础。鉴于此,“做中学”的实施时,应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做”,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操作环境。

如在“长度单位”的教学时,对于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学生们容易混淆,如“手指的长度是3(   )、黑板长4(   )”等问题,多数学生会给出“手指长3米、黑板长4厘米”等答案,让人忍俊不禁。对于这些抽象的长度单位的运用,前提是让学生加深对厘米、分米、米的认识,而“做中学”就是主要途径。如让学生用直尺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的长度,让学生合作测量教室里的黑板的长度……通过“做”,学生发现知识、构建知识,也通过“做”,让学生体会了“做数学”、学数学的价值,发展数感、提升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中,教师推陈出新,实施“做中学”,能够让学生通过“做”优化学习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活力,不断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严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做中学”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5):21+26.

[2]於慧敏.传承、突破、创新——小学数学“教学做合一”的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2019(26):97+102.

猜你喜欢
做中学知行合一策略分析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关于幼师立体几何教学与幼儿园教育衔接的教学案例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