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视角下中美间知识生产与知识扩散的特征与启示(下)
——中美知识产权贸易状况与全文结论

2020-09-26 08:15杨洋李哲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科技中国 2020年9期
关键词:来源国顺差逆差

文/杨洋 李哲(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一、中美知识产权贸易状况

与专利生产一样,知识产权贸易不仅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国(地区)的科技创新实力,而且也揭示了一国科技创新能力是否能有效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一般而言,技术创新能力、全球分工、国家产业结构(传统产业、新兴产业,资本密集性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等因素都会影响一国的知识产权贸易情况。但如果一个国家长期存在大额的知识产权贸易逆差则表明该国技术创新能力难以有效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当前,我国不仅是PCT 专利控制权最大逆差国,也是知识产权贸易的最大逆差国(按照IMF和OECD 的统计口径,此处的知识产权贸易是指知识产权使用权的贸易,主要指知识产权许可及使用的费用,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工业过程和设计、商业秘密、专营权等专有权利的使用费;复制及分销已制作的原稿或原型所包含的知识产权,例如书籍及手稿的版权、电脑软件、电影作品及录音制品的版权,以及有关权利,例如现场表演及电视、有线或卫星广播的版权等须缴付的费用;不包括直接销售专利、与研发成果以及工业过程和设计有关的版权等。如无特殊说明,本文的知识产权贸易均指此含义),是知识产权“双逆差”(指专利控制权逆差与知识产权贸易逆差)大国,而美国正是我国“双逆差”的最大来源国。与此同时,美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知识产权贸易顺差国,也是“双顺差”大国,而我国正是美国“双顺差”的最大来源国。

特征一:美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知识产权出口国、进口国和顺差国;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知识产权进口国和世界最大的知识产权贸易逆差国

2000 年,全球知识产权贸易额为919 亿美元,美国知识产权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518 亿和166 亿美元,全球占比高达56%和18%,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2018 年,美国知识产权出口额达1287 亿美元,全球占比31%,贸易顺差高达726 亿美元(见图1和图2)。(实际上,当前世界最大的知识产权贸易进口国和逆差国是爱尔兰,但这主要源于其作为很多跨国公司欧洲总部所在地,是知识产权贸易的中转站,并不意味着这些知识产权由爱尔兰生产和使用,前文的专利生产和申请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因此,本文讨论剔除了爱尔兰。)

2000 年,中国的知识产权进出口额都很小,世界占比1%,贸易逆差为12 亿美元。之后,中国的知识产权进口快速增长,但出口增长缓慢,导致贸易逆差迅速扩大。2002 年开始,我国超过韩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知识产权贸易逆差国并持续至今(见图2)。2018 年,我国知识产权出口额为55 亿美元,不仅远低于美国(1287亿美元),而且低于日德韩英法等国家(见图1)。但我国的知识产权进口额高达357 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贸易逆差302 亿美元,远高于第二大逆差国韩国(21 亿美元,见图2)。较小的知识产权出口额和巨大的进口额以及巨额逆差表明我国经济创新力依然较弱。

特征二: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知识产权“双逆差”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双顺差”国家;我国 “双逆差”和美国 “双顺差”趋势没有明显改变迹象

根据知识产权控制权和知识产权贸易情况,可以将国家(地区)分为四类(见图3):专利控制权顺差且知识产权贸易顺差的“双顺差国”,如美国、瑞士、日本;专利控制权顺差但知识产权贸易逆差国家,如韩国、荷兰;专利控制权逆差但知识产权贸易顺差国家,如德国、英国;专利控制权逆差且知识产权贸易逆差的“双逆差国”,如中国和加拿大。因为专利控制权盈余仅代表了专利数量,而知识产权贸易涵盖了数量和价值两方面,因此,知识产权贸易盈余更能代表一国对知识总价值的控制权。

图1 主要国家知识产权贸易进出口额情况

图2 主要国家知识产权贸易盈余情况(2000—2018 年)

图3 主要国家专利控制权盈余及知识产权贸易盈余情况(2016 年)

近年来,我国既是世界最大的PCT 专利控制权逆差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知识产权贸易逆差国,2016年的PCT 专利控制权逆差为1688项,知识产权贸易逆差为228 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双逆差国”。而美国是第三大PCT 专利控制权顺差国(2016 年1009 项)和最大的知识产权贸易顺差国(2016 年774亿美元),可以认为是全球最大的“双顺差国”(虽然美国的PCT 专利控制权顺差位居世界第三,而非第一,但考虑到其与瑞士、荷兰的差距不大,且知识产权贸易盈余全球最多,所以将其称为“最大的双顺差国”)。从近些年的数据看,中国巨额“双逆差”和美国巨额“双顺差”的趋势没有明显转变迹象(图3)。

特征三:美国长期是中国知识产权贸易逆差最大来源国,中国2016 年起成为美国知识产权贸易顺差最大来源国

2010—2017 年,我国知识产权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国为美国、日本、德国与韩国。其中,来自美国的逆差最大,从32.4 亿美元增长到78.4 亿美元,在我国知识产权贸易逆差总额中的占比始终超过四分之一,甚至高于欧盟,且呈持续上升趋势(见图4)。

图4 中国知识产权贸易盈余(逆差)主要来源情况(2010—2017 年)

2005—2017 年,美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国是英国、加拿大、瑞士、韩国与中国。2005 年,美国对我国的知识产权贸易顺差只有11 亿美元,在美国贸易顺差中占比只有2%。但从2010 年开始,美国对我国的知识产权贸易顺差迅速增加,到2016 年,我国已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知识产权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国。2017 年,美国对我国的贸易顺差为78 亿美元,占美国知识产权贸易顺差总额的11%(见图5)。

二、全文结论与启示

图5 美国知识产权贸易盈余(顺差)主要来源情况(2005—2017 年)

专利是与经济活动联系最为密切的科技创新活动产品。改革开放以来,中美两国在专利相互授权、专利合作生产和知识产权贸易等方面均实现了巨大增长与扩张,体现了两国经济活动的密切联系,在服务于两国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知识生产和扩散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我国与美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差距也愈发凸显。对此。我们要更大力度促进资本和技术的跨国流动,深化拓展与美国等国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也要更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提升经济创新力。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及启示:

结论一:中美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联系极为密切

首先,中美已互为最大的海外专利授权地。2015—2017 年,美国在我国获得发明专利72467项,占其海外专利总量的19%;同期,中国在美国获得发明专利31821 项,占我国海外专利总量的51%。其次,中美已互为最大的PCT 专利生产合作方。在我国的PCT 合作专利中美国占比始终超过50%;2014 年起,中国超过德国和英国成为美国的最大的PCT 专利生产合作方。再次,中美互为专利控制权逆差和顺差的最 大 来 源 国。2000—2016 年,来自美国的专利控制权逆差占我国总逆差的比重始终维持在40%~60%,由中国生产但被美国控制的PCT专利累积高达近万项,远超其他国家;2010 年起,美国对中国的顺差占美国总顺差的比重也已超过30%。最后,中美互为知识产权贸易顺差和逆差的最大来源国。美国一直是我国知识产权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占我国逆差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2016 年起,我国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知识产权贸易顺差最大来源国。

结论二:中国已成为PCT 专利生产的全球最大净贡献国

加入WTO 以来,随着国外投资的大量流入,与我国智力资源结合后的产品(专利)大量流出。2000 年以来,由我国发明人开发的PCT 专利始终超过我国申请的PCT 专利,2006 年我国成为世界最的大PCT 专利控制权逆差国,2016 年逆差达1688 项,累计逆差超过13000 项专利(此处的数据是净值,如果一个专利由不同国家的多个发明者共同发明或者共同申请,则按照发明者或者申请者数量平均计算)。这意味着13000 项PCT 专利由我国开发但归他国拥有。虽然是引进外资的产物,但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生产方面是净的智力流出国和贡献国,也表明国外投资已经在我国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产权回报。

结论三:中国与美国在知识产权生产与贸易方面存在巨大差距

与货物生产和贸易不同,我国在知识产权生产与贸易方面与美国存在巨大差距。首先,我国海外专利远远落后于美国。2017年,中国在美国获得发明专利13243 项,美国在中国获得23673项,美国是我国的1.8 倍;2017年美国获得海外专利134766 项,我国获得25597 项,美国是我国的5.3 倍。第二,美国的国际合作专利规模远超我国。2000—2016 年,美国发明人参与开发的国际合作PCT 专利在全球合作专利中的比重始终超过50%。2016年,美国发明人参与开发国际合作PCT专利7487 项,中国参与2214 项,美国是我国的3.4 倍。此外,美国国际合作专利的合作方更分散,而我国50%以上是与美国合作。第三,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知识产权“双逆差国”,而美国是最大的“双顺差国”。2016 年,我国PCT 专利控制权逆差为1688 项,美国顺差1009 项;2018 年,我国知识产权贸易逆差302 亿美元,美国顺差726 亿美元。虽然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高居世界第一,PCT 专利申请量也已高居世界第二,但巨额的知识产权“双逆差”表明我国的专利质量整体依然不高,也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结论四:主要国家在知识产权方面与美国的关联显著高于我国

首先,主要发达国家在美国获得的海外专利量显著高于在我国获得的海外专利量。2017 年,日本、德国、韩国、法国和英国等5 国在美国获得的发明专利占这些国家海外专利的比重均超过20%,日本和英国超过30%,韩国甚至超过50%。但除了日本,其余四国在中国获得的专利占这些国家海外专利的比重均不到20%,英国和法国甚至只有10%左右。其次,美国对主要发达国家国际合作专利生产的参与度显著高于中国。2016 年,德、日、英、法、韩5 国的国际合作专利中,美国参与的比例均超过25%,超过50% 的韩国、欧盟和英国的国际合作专利有美国参与。而这些国家(除日本外)国际合作专利生产中中国参与的比例不到10%。

启示一:要充分认识并积极宣传中国对全球知识生产的巨大贡献,同时扩大开放,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在我国投资于知识生产

资本和人才是生产知识产权的关键二要素,我国巨大的专利控制权逆差是我国对世界知识生产的贡献,也是外国投资在我国获得的但一直被忽视的知识回报。这意味着,通过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中国不仅引进和吸收了大量的外部技术和知识,而且也以自己的人力资本为投资国贡献了大量的知识回报。我们要积极向外界传递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生产中的重要贡献,尤其是与国外资本结合的智力净流出贡献,向世界表明国际资本已经并将继续在中国获得优质的知识收益。同时,进一步扩大开放,引导国际资本投资于我国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发挥我国人力资本红利,以市场力量抗衡美国政治干扰,促进中美科技经济合作,构建更为开放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环境。

启示二: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还存在差距,同时与美国科技创新能力也存在巨大差距,需内外协同发力,提高我国对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

巨额知识产权进口和贸易逆差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已衍生出巨大的知识需求,但国内知识供给远远跟不上;巨大的专利控制权逆差既表明我国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创造大量的知识产权,也表明我国通过海外投资获取国外知识收益的规模还很小。与此同时,与美国相比,我国在海外专利权获取和给予外国居民专利授权两方面的国家结构都较为单一和集中,主要集中于美国和日本,而美国则更为分散和均匀,这也暗示着集中度高所引发的依赖性风险。因此,我国要继续加大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力度,系统推进法制、标准、消费者保护、政府采购等举措,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期望收益,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流入科技创新领域,打造更加市场化的创新环境。同时,要鼓励走出国门的企业更多将投资配置到获取知识收益的研发与生产活动中,与他国开展更多的知识生产合作(包括教育和科研投资与合作、建立研发中心等),提升我国海外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最后,还要积极对接欧洲、吸引欧洲创新强国的科技创新资源,构建更为分散和稳健的国际创新网络。

猜你喜欢
来源国顺差逆差
医疗器械产业在中国专利申请趋势的分析
全球医疗器械产业专利申请趋势分析
1—8月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收窄,结构进一步优化
来源国相关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形成我国经常账户顺差的原因分析
中国成澳洲最大永久移民来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