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20-09-26 12:11段艳蕊
求知导刊 2020年32期
关键词:数学绘本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摘 要:数学绘本情节曲折,生动形象,用学生能懂的语言讲述数学概念,呈现数学规律,渗透数学思想。数学绘本引入数学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教师借助数学绘本引导学生交流互动,提高教學实效。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期实现数学知识的形象化,让数学课堂更加精彩纷呈。

关键词:数学绘本;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2-0046-02

引 言

数学绘本,通过图画或图画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数学概念、数学规律,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中,是一种新型教学资源[1]。数学绘本能通过趣味化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能创设丰富的画面与富有童趣的情境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笔者所在的学校从2018年起在低年级引入绘本教学。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浅谈数学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引入绘本,激发兴趣

苏教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以主题图的形式导入数学学习。在传统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先呈现例题图,让学生观察图上信息,然后指导学生列式计算,学习新知。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形成思维定式,进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年龄特点上看,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喜欢听有趣的故事,看色彩鲜艳的图画。在适当的教学内容中引入绘本代替教材情景图,能极大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2]。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的内容时,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通过具体操作活动,感受两种不同的平均分分法。对此,笔者选择了绘本《欧利和他的懒弟弟》,在教学中引入分东西的故事情境,通过欧利和他的懒弟弟托尼分面包、分胡萝卜引出数学问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平均分的积极性。笔者还按照故事情境设计了“分面包”“分胡萝卜”“分药片”“建鸡笼”四个“试一试,分一分”的数学活动,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因此能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在参与分的过程中,通过与同伴讨论和交流各种不同的分法,还积累了分物的活动经验,更理解了平均分的内涵。借助绘本,笔者引导学生在故事情节中感知平均分的生成过程,以有趣的故事情节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获得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情感体验。

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笔者安排学生阅读绘本《猫咪城堡》,认识立体图形;阅读绘本《长短、高矮和宽窄》,初步感知测量;阅读绘本《宾果找骨头》,感知方位;阅读绘本《小小外星人刷拉拉》,学习整十的概念。数学绘本以故事为明线,以数学知识为暗线,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发展数学思维。

二、创编绘本,渗透概念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学生认知的提升和思维的建构都需要以具体的情境、实物和操作为基础。几何是数学描述现实世界的一种方法,几何图形由实物抽象而来,由点、线、面组成。

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由于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笔者选择了绘本故事《谁是四边王国的王子》,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对边、平行、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概念,并进一步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绘本故事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讲述了平面图形粉色四边形、黄色四边形、紫色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故事。基于该绘本故事,笔者设计了四个操作性活动。活动一:让学生用小棒比画出平行,验证哪些图形的边不互相平行。活动二:让学生用两组小棒比画四边形,再验证哪些图形的两组对边互相平行。学生合作,上台演示思考过程,淘汰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在初步感知平行的基础上,学生摆小棒筛选出所需图形,再次加深对平行的认知。活动三:让学生用三角尺量一量哪些图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活动四:小组合作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有的学生用直尺量并记录下长度,有的学生是折一折,还有的学生是做记号后比一比。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不同的是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然后,笔者告诉学生长方形较长的一组边叫长方形的长,较短的一组对边叫长方形的宽。整节课通过拟人化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来创作绘本,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了边、平行、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概念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笔者选择了绘本《线兄弟手牵手》,帮助学生了解角的正确表象:角是由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然后引导学生利用绘本中角的表象,找到两个线兄弟手拉手的地方。这样的教学既有抓手,又不失生动。

三、续写绘本,积累经验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就会完全理解。”根据“经验之塔”理论,具体的经验是发展抽象思维的基础。数学绘本就是学生“具体思维”和数学“抽象概念”之间的一座桥梁,将原来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融入色彩鲜明的图片和富有童趣的语言中[3]。

在教学“表内除法”时,笔者让学生阅读绘本《欧利与他的懒弟弟》,课后让学生续编故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两种形式。学生续编的故事非常精彩,如有的学生续编了小鸡下蛋的故事:42个鸡蛋,分给7个好朋友,每人分几个鸡蛋?笔者可以从学生上交的续编故事中看到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和掌握(如图1)。学生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没有觉得自己是在进行数学练习,而是在编有趣的故事,不知不觉地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活动以绘本为载体,融阅读、思考、操作、写作于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经验,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课外延伸,提升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习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學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数学学习也需要阅读。阅读虽然不能立竿见影地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但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着很大的作用。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了,其审题能力、解题能力才能相应提升。苏教版数学教材内容的选取和编排较为传统,可读性不强、趣味性偏弱,绝大多数学生课后不愿意读数学书。绘本将一些基础的数学概念融于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方便学生在快乐阅读中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数学绘本帮助学生进行课外拓展。例如,在教学“厘米和米”时,笔者让学生阅读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并让学生像绘本里的小姑娘一样量一量自己的家,写一段关于米和厘米的小故事,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米和厘米的知识(如图2)。

绘本中蕴含的道理能滋养学生的心灵,数学知识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故事情节能丰富学生的童年,背景链接能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寒假期间,笔者让学生阅读《时钟的书1》《时钟的书2》了解钟表,初步学习时间。通过阅读绘本,学生不仅学会了看时间,还初步知道了半点和一刻钟,丰富了其数学表达;而阅读绘本《漫长的等待》,让学生初步感知到估算在生活中的价值和使用方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被生动的情节吸引,一步一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了数学体验,培养了数学综合能力。

结 语

数学绘本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过程中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课本上那些既枯燥又抽象的数学知识,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总之,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数学绘本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改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印象,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顾小薇.绘本教学:重塑数学教学新样态[J].小学教学参考,2020(08):83-84.

秦琪.浅谈绘本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价值[J].数学教学通讯,2020(10):76-77.

鲁卫娟.基于绘本教学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探究[J].求知导刊,2019(52):76-77.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市“十三五”规划2020立项课题“‘做中学关照下小学数学‘1+1交往学习模型建构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L/2020/42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段艳蕊(1985.10—),女,河南郑州人,一级教师,曾获南京市浦口区“教坛新秀”称号。

猜你喜欢
数学绘本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童眼“读”绘本,童心“涂”绘本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巧用趣味绘本,玩转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绘本中数学信息的间接呈现方式
数学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