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020-09-26 10:57张艳玲
考试周刊 2020年79期
关键词: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小学语文

摘 要:小学是培养学生知识的重要阶段,但在现代社会当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思维还处于一个懵懂阶段,而教师要做的就是在教育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在小学语文的教材当中有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运用这些教学资源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生的学习生涯当中提供更好的指向标,完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教师在德育教育渗透的过程当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年纪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性格,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教学的每一个角度为学生渗透良好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逐渐认清自己的目标,激发学生的提升动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提高逐渐转变为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处于吸收知识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内,无论是对学生知识的传输还是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都极为有效,但是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学习目标。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教师需要在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过程当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学习行为为学生展示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素质。并且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当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帮助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道德品格以及个人品质。针对表现较好、个人品质优秀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鼓励,让学生获得肯定,坚定学生的信念,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促使学生向良好的学生学习,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有非常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通过课文的内容、作者以及一些优质的偶像为学生传播优秀的道德品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 教师以身作则,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学生学校学习过程当中,教师是学生在一天当中接触最多的人,并且教师作为传递学生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对于教师的种种行为会更有信服力。同时教师的行为对学生也具有间接影响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以身作则,将自己的行为作为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关键,明确自己的优秀理念,成為学生的学习榜样,让学生在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时候,有自己的学习标准。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在平时当中的表现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才是正确的道德素质以及行为准则。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比较容易模仿身边的人,教师作为学生接触较多的人,对于学生的影响十分大,教师在这个阶段需要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自己的行为准则,处事观念,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水平线。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为之后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升做更好的准备。

例如,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应该通过亲切和蔼的语言为学生传递语文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语文知识,更深入地去理解语文知识。通过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的亲切表现,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尊重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教师不卑不亢、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付出。教师在下课期间应该多帮助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的疑惑,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于自己的关心,从而影响学生,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在下课期间和学生分享一些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从教师的讲述当中学习教师所要传达的精神品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和学生之间形成的一种良好关系,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更愿意学习教师身上的优良品质,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教师就是优秀的学习榜样。

二、 设立班干部,传递优秀品质

在教学过程当中,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还是学生,小学生的主观意识较差,往往有从众心理,容易受到身边学生的影响。而教师只是一个人,在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影响学生的过程当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教师应该设立班干部来传递优秀的品质,让班干部作为教师思想的缩影,为学生传递正能量。并且学生之间具有竞争意识,有了竞争意识才能让学生有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动力,而设立班干部恰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竞争意识,让学生产生竞争目标,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并且通过班干部可以更高效地管理班级,更高效地传递教师的思想,让学生能够近距离去感受教师的思想。通过班干部的带动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学习过程当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完善学生的个人品格,逐渐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跟班干部一样优秀的人才。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道德品质优秀的学生,然后让这部分学生成为班干部。这部分学生在管理班级前,教师首先要培养这部分学生,提高这部分学生的道德素质,然后再让这一部分学生带领全班学生,作为教师道德品格的缩影。在这部分学生管理班级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每周询问班干部在管理班级过程当中的感悟、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情况,以及对于接下来应该如何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通过班干部之间的反馈来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提高。并且教师要鼓励学生向班干部学习,学习班干部的良好品质,学习班干部的服务态度,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班干部对于自身服务的过程当中,向班干部看齐,学习班干部身上的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营造积极向上的道德素质课堂,打造乐于学习的课堂氛围。

三、 通过课文内的事物和人物,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有很多文章描述优良事物和优秀人物的课文,教师可以从课文当中的知识来作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基准。课文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每天需要接触的东西,对于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通过课文能够使学生深入的感受作者所传达的理想信念。教师可以通过课文的教学开展来提高学生对于优良事物的认识,以及对于道德素质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学生在课文学习当中不仅提高自身的语文知识,同时也学习课文当中优秀的人和事物的优良作风。教师在讲授课文的过程当中,要让学生能够真正将自己带入到课文当中与课文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能够逐渐在学习课文当中学习优秀人物和事物的优良品格,严格对待自己。教师可以适当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学生成就感,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过程当中更加积极,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学习前人的优秀品格,逐渐为学生形成远大的抱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陶渊明的《饮酒》时,教师可以以陶渊明作为切入点,为学生讲解陶渊明的故事,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陶渊明,学习陶渊明的优秀品格。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是道德高雅之士,在乱世当中陶渊明本想独善其身,但是他的心中仍旧放不下国家,仍旧放不下牵挂,教师可以拓展他的诗句“举杯浇愁”。这就是陶渊明,一个想要沉醉于田园生活,但是又放不下还生活在艰苦当中的人们,想要去帮助他们。教师可以从陶渊明的生平事迹作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关键,为学生拓展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就算已经吃不上饭了,已经没有物质上的依托了,但是陶渊明依旧不会为了用自己的精神去换取物质上的粮食,因为精神上的粮食才是最难得可贵。教师在故事教学后要鼓励学生学习陶渊明的优良品质,学习陶渊明的为人处世,通过优秀的陶渊明为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让学生在课后针对陶渊明进行深入的了解,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陶渊明,学习陶渊明的优良品格。

四、 通过视频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都是从课本入手,以及自己的见识入手,在教学方法和方式方面并不丰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学习过程当中积极性普遍不高。所以教师应该丰富教学策略,通过视频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通过视频教学可以从视觉和听觉双重感受上帮助学生提高对于优秀人物的认识,并且能够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的优秀人物所经历的事情,在学生感同身受中,引发学生的共鸣。促使学生深入了解优秀人物,激发学生内心当中的正义感,在潜移默化下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让学生能够主动在学习优秀人物的优秀品格,树立自己人生的远大理想目标和信念。并且通过视频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多种多样的优秀事迹,以及优秀人物,近距离地为学生解释人在逆境当中会发生什么,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视频《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通过视频为学生讲述什么才是当代少年应该学习的优质榜样。钟杨是大学教授,但是他并没有在学校安逸地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而是到青藏高原去收集种子,通过这些年的收集过程,他收集了非常非常多珍惜的种子,共计四千多种,为中国的学术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他却忽略了自己。他在西藏最艰难、最偏僻的角落收集种子,却让他的身体积劳成疾,最终在一次来回往返的路途当中,被一场车祸带去了生命。教师要通过钟杨的事迹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来为学生传输钟杨的精神信念,让学生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行为,钟杨为了国家的发展奋斗终生,为了自己的信念最终不幸去世,这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去学习的优质榜样。教师通过视频引发学生之间的共鸣,让学生能够深层次地理解到钟杨带给人们的一种信念,带给人们的一种精神力量,引导学生向钟扬同志学习。

五、 总结

小學语文教师在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过程当中,应该从全方位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提升。首先,应该以身作则,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学生看到教师的信念。其次,通过班干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并且通过干部来监督学生,防止学生的懒惰。教师也要重视在语文课本当中的优秀人和事物,通过课本当中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明确学生的目标,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更多优秀的人物。教师要优化教学策略,通过多媒体教学与课本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从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当中明确自己的道德信念,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杨美德.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J].学周刊,2020(3):65.

[2]党万堂.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0(3):69.

作者简介:

张艳玲,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节约教育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