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

2020-09-27 23:01彭春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教学管理后进生

彭春艳

一、小学“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一)教师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到位

教师作为学生的直接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负有直接的责任关系。在现实的班级教学管理中,由于小学班级教师课时多,一般小学科任教师需要负责两到三个班的学科教学,除了要备课之外,每天批改作业也占据大量的时间,用于关注落后学生的时间就变少了。此外,小學班主任的工作则更加繁重,对一些学生尤其是一些学习落后的学生就缺少足够的关注和了解。时间长久,学生的学习问题积累就慢慢造成了成为“后进生”的事实。

(二)教师教育缺乏公平性

教育对于每一个学生应该都是公平的,但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有些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缺乏公平性。例如对待一些比较听话的学生,教师会比较注意,教学过程中也会比较刻意去指导,甚至在座位编排的时候也会安排这些学生坐到教室中心靠前的位置。而对于一些平时过于活跃,但纪律却比较懒散的学生,教师心里多少有排斥的心理,于是对他们的教育多是停留于苛刻的要求,而缺少柔性的指导,对他们留堂、罚站、罚抄作业是基本的管理方式,甚至是座位也把他们放到教室的角落中,或者直接放到讲台前面教师的眼皮底下,令这部分学生痛苦不已,学习成绩也每况愈下,最终成为真正的后进生。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

(1)缺乏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最为严重。在小学中特别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生非常多,根据调查获悉至2018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有近697万人,留守儿童家庭因为父母多在异地工作,没有办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管教和关爱,最易导致孩子学习方向的迷失,以至学习成绩和纪律落后,成为“后进生”的典型。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也是造成学生学习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过于专制。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的教育方式过于自信,总认为自己对的教育方式是对孩子的成长是最好的,于是就早早划定了孩子要走的路,甚至划定了孩子每天要做的事,而孩子不能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往往忽略小学生个性的特点及不同阶段成长的需求的变化,结果往往会导致孩子只会顺应要求、没有学习主见,或者是慢慢形成逆反心理,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最终造成学习成绩的慢慢落后结果。

第二,过于溺爱,任由孩子自行发展。现代的孩子宝贵,家庭对孩子的溺爱有增无减,很多小学生抓住了父母的这个弱点,就用各种闹腾的方式来逃避作业甚至是逃避上学,而家长也不敢过于强求,导致学习的落后情况难以改变。

第三,重视成绩轻思想。受当前教育环境的影响,应试教育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很多家长眼里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思想及心理健康的教育。很多小学在这种环境下可能在一定时期保持良好的成绩,但在长期的学习压力下,由于内心的思想情绪得不到开解,就有可能慢慢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耐心,以至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四)社会的不良影响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原本来学生时代应该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单纯的年代,但由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及智能手机的使用,对学生的学习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实,祸害学生的不是手机而是网络的游戏、赌博、直播及一些色情内容,尤其是游戏和直播对中小学生的毒害更深。无底线的恶搞表演及无限制的内容上传,吸引了大量的人群包括成年人,而小学生由于缺乏自制力和分辨能力,最容易被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所吸引、着迷,以致无心向学。

(五)学生的个体差异影响及历史的遗留问题影响

班级后进生形成除了教育问题影响外,还有学生自身差异原因及历史遗留的问题影响。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学生智力发展缓慢跟不上同龄学生的发展水平,所以在与同龄学生的学习比较中处于落后的境况; 二是有些学生对于语数英这些需要很强记忆力的科目难以适应,以致学习成绩差。

至于学生历史遗留问题就比较普遍,例如有些学生在低年级阶段成绩就不是很好,教师和家长也没有及时转化。进入到高年级后,由于知识难度加大等原因,这部分学生的成绩就变得更加差。

二、小学“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一)尊重并及时充分了解后进生

小学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重要而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开端就是要尊重他们并对他们的学习困难进行充分的了解。例如,作为教师就可以通过家访或者单独与学生的交谈来进行了解,而家访对学生的了解会更加彻底。此外,尊重后进生,并对后进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对于加强学生的沟通联系,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注重对后进生的个别辅导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作为一名教育者,对学生进行传授知识、道德及为学生解决学习疑难问题是教师的本分工作。所谓“有教无类”,后进生也只是普通学生中的一部分,而作为教师应该用平常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关心他们,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才能够真正帮助他们走出落后的情况。很多时候学生不是不想学,而是不知道怎样学,或者是被有些困难所困扰,难以突破导致成绩难以跟上,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具体的指点解决他们的疑惑。

(三)降低要求挖掘学生闪光点

后进生本来学习已经落后,基础上与同班同学相比要差,降低对后进生的要求,以及挖掘他们的优点进行鼓励和支持,有利促进后进生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建立进步的信心。

(四)家校联合形成共建合力

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家庭教育教育的力量不可或缺,在对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学校要联合家长共同关注并支持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针对很多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缺乏足够的关注或者知道方法不当的问题,我认为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改善:

1.通过学校家长会集中汇报学生的学习问题。由于平时学生家长的工作忙,通知他们单独过来学校讨论孩子学习问题时,他们总会推托,但通过召开学校家长会的方式,学生家长参与率几乎每一次都在95%以上。通过利用家长会的集中教育分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学习个案的分析,可以引起家长对家庭教育最大化的关注,并形成家长团体对学校及班级教学管理的支持力量,有利于促进班级的教学管理,并实施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

2.通过家访和电访加强联系。对于一些留守儿童家庭,家长难以参与学校的集体学习活动,教师就可以进行家访或者通过电话沟通的形式进行家访。一是对后进生的家庭状况进行了解;二是为这些家长带去一些改善家庭教育方式的建议,让家长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而不是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看手机或者只为了挣钱而不管学生的学习,任由发展;三是通过家访体现教师对后进生的关心,能够改善这部分学生与教师的师生关系,并加强对教师的信任感,方便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转化。

总之,对小学后进生的转化是班级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班主任及科任教师需要从对学生的均等教育入手,重视对班级后进生的关注和转化,尊重并及时充分了解后进生,注重对后进生的个别辅导,挖掘后进生闪光点,并探索尝试各种改变后进生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办法,在具体的行动中落实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同时要充分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联系,通过家校结合教育的力量提高对后进生的转化质量和效果。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教学管理后进生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兄弟让举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名落孙山
浅谈转变“后进生”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
掐断欲望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