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职业锚理论的应用

2020-10-09 10:47贺琳彦
现代交际 2020年16期
关键词:应用途径

贺琳彦

摘要:职业锚理论为深入改变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存在的观念滞后、规划过晚等不合理现状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析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探讨职业锚理论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的应用途径。通过推动职业能力测试、提供个性化职业指导等方式,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有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明确职业规划,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水平和成效。

关键词:职业规划教育 职业锚理论 应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6-0034-02

大学生职业规划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未来就业发展方向,高校当以教师的正确教育和科学引导,让学生了解未来行业形势与职业方向,结合当下市场环境和自身优势,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以及各階段的发展目标,围绕职业生涯规划精准选择就业行业或者岗位。在此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教育、培训、工作时间,进而通过必要、有序的行动逐渐实现职业规划目标。高校职业规划教育非常必要,对学生未来发展有深远影响。职业锚理论作为整合能力、价值观、需求、动机等各方面因素对职业发展相互作用中所体现的现代科学教育理论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有着广泛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和不断实践探索。

一、职业锚的意义

埃德加·H·施恩教授作为著名的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和研究者,于1978年首次在《职业动力论》中提出了职业锚这一教育理论。他认为,人们不管怎样都难以放弃职业中对自己而言至关重要的那种价值观或者东西[1]。一个人找到了职业发展中的“锚”,也就找到了职业规划发展的中心,在清楚了解自身能力与天资的情况下,结合职业动机便可以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职业锚教育理论主要体现在态度和价值观、需要和动机、能力与才干等方面。

二、我国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

近年,就业指导已纳入高校人才输出培养的重要环节,设置了相关就业规划教育方面的课程,针对学生未来就业方向给出指导性建议。同时,丰富可靠的就业信息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能力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然而,具体的操作环节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对职业规划重视不够

通过对大学生群体观察和不完全调研发现,很多大学生不重视职业规划发展,在理念上认识不足。早期(中国教育在线网、麦可思发布)《大学生就业指标》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中近40%的本科院校毕业生不想从事和所学专业一致的行业或者岗位工作,超过20%的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兴趣较低。思想上的轻视导致行动上缺乏积极性,很多大学生只是被动参与学校或者社会上的职业规划指导,其实并不清楚这件事的价值和意义。虽然不满意眼下的职业规划现状,但也没有积极采取有效举措改变现状。

2.观念滞后

虽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越来越受到各层级高校的重视,但由于普及力度不够等原因,部分大学生对职业规划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观念较为滞后,仅将单纯的职业选择和毫无客观标准的初步考量作为规划的依据。他们认为只要坚持想法就能达到预期目标,而实际上,任何成功的职业规划必然涉及其发展中所体现的制定行动计划、明确职业发展目标、选择职业发展路线、选择适合事业、评估发展机会、自我能力评估、确定个人职业志向和反馈等诸多环节,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周而复始、连续规划的过程,然而部分学生还没有全面理解和认识职业规划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细节因素和操作步骤,因此影响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与应用[2]。

3.职业规划过晚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从进入高校后立即着手,充分了解专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就业入职的切入点,以及就业岗位所需的综合职业素养等。而有些大学生直至毕业前才考虑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却发现为时已晚。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路、想法、能力发展评估、生涯反馈等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临时抱佛脚是无法取得成效的。

4.未找到职业支点

这个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生没有根据职业发展规律和自身特长找到自己的“职业锚”类型,对很多职业心生渴望,却每一个都只略懂一二,且能力有限。无法依托专长找到的职业支点,必然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三、职业锚理论在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的应用

1.运用职业锚教育,推行职业能力测试

基于职业锚教育理论的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工作,要以职业锚理论为指导,重视对学生职业认识和自我认识能力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上的全面培养,在大学生教育中推行个人职业能力测试,为学生提供不断发现和了解个人职业锚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成长与职业认知、自我认知联系在一起,成为自己的“知己”,和职业成为密不可分的“彼此”,从而在职业规划发展中做到“知己知彼”。高校充分利用测试结果的个人反馈和职业锚教育理论为大学生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教育。

学校可以引入专业的职业能力在线测试软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他人职业能力评价”“自我职业能力测评”等操作,在操作后软件会利用量化的形式体现出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测试数据,分析测试数据结果,结合反馈信息,给学生寻找自身职业锚提供可靠依据。以学生职业锚调查问卷数据中“当我整合并管理其他人工作时,我非常有成就感”这一题分析为例,6.06%学生选择“从不”,6.06%学生选择“偶尔”,21.21%学生选择“有时”,21.21%学生选择“经常”,27.27%学生选择“频繁”,18.18%学生选择“总是”,本题平均分4.12。这些数据显示,选择经常、频繁、总是的占比达到一半以上,证明这部分学生趋于管理能力型职业锚,可以从此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建议和职业规划科学教育,引导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以职业方向为目标促成学以致用,职业方向的清晰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丰富性。

2.应用职业锚教育,实现身心与职业规划合一

现如今,社会就业形势千变万化,大学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质,很容易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感到无所适从。如果不能在职业规划发展和实践中充分利用学习过的知识和掌握的专业技术,那么人才的应用价值势必会受到影响[3]。因此,眼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要有机整合身心素质培养和职业规划指导这两方面,重视学生的身心素质,应用职业锚教育理论组织开展职业规划指导活动,帮助学生坚定信念、陶冶情操、开发潜能、增强体质,全身心融入职业规划,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找到正确方向。

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实践者和指导者,应掌握职业锚理论内涵,将其应用到班级日常管理中,定期开展素质拓展活动,每一次的素质拓展主题均紧扣学生专业对口职业特点。如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素质拓展可以模拟设计开展“保护会计资料、坚守岗位机密”这类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道德和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3.加强职业规划教育监控,及时给予个性化指导

高校要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过程的监控,从学生入学开始,便有意识地开展相应的理论指导,让学生在校期间有充足的时间发现自己的职业锚,做出符合自身特长的职业选择,确立可行的职业发展目标。此外,为了让学生在校期间所做的职业发展规划与当下社会职业需求、行业环境变化等接轨,需做好相关信息畅通工作,给学生提供深入了解社会就业环境,以及市场变化的机会,避免出现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过于盲目、滞后,导致与社会趋势脱节的问题[4]。在实施全程监控中,及时发现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困境,从具体问题入手,采取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出职业发展规划困境,强化职业锚理念的应用价值。

深化校企合作,将其作为督促、监控和促进学生积极落实职业发展规划的主要渠道,与企业建立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及时掌握学生在企业参观、实习、实践中暴露出的职业规划发展问题,将职业锚教育渗入校企合作,扩大对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影响,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支点。

四、结语

总之,推进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的职业锚理论应用十分必要,既顺应了大学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有效举措。高校应用职业锚教育理论,可以发现学生职业能力中的缺陷,有效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竞争力等,培养学生职业品格,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职业规划发展中做出相对正确的决定。

参考文献:

[1]徐辉文.对“职业锚”理论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运用的思考[J].读书文摘,2016(21):68-69.

[2]吴永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人力资源实践工作视角[J].管理观察,2019(22):168-172.

[3]胡建雄,蒋丽.基于职业锚理论构建高校毕业生自我评价体系[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84-86.

[4]肖云舒,杨婷,王圆圆.基于大学生职业规划探讨职业锚理论的作用及“考证热”现象分析[J].东方青年·教师,2013(24):10-11.

責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应用途径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浅谈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物理新课程中的应用途径
班主任工作“微”管理
汽车类电子通信安全技术的应用途径
自主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浅议快乐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途径
网络时代下高校无现金结算应用分析
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