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020-10-09 10:59梁春峰于夫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9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新形势高校

梁春峰 于夫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不断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都给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建设带来良好的外部环境。文章针对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抓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关键词] 新形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挑战及对策

[基金项目] 2018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专项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易班研究生管理模式初探”(JGY2018034)

[作者简介] 梁春峰(1984—),男,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输血研究;于 夫(1984—),男,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综合办公室主任(通信作者),主要从事高校行政管理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9-0013-02    [收稿日期] 2020-04-3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高校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才的重要平台,其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向大学生宣扬和教化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使命。本文将就目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展开阐述,并探讨和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西方意识形态对高校校园的强势渗透

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个充满朝气与活力,求知追新欲强的群体。但是在多元化思想观点同时并存的复杂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或身边事物往往无法准确分析判断出夹杂其间的政治倾向性或价值观渗透现象,极易受到西方思潮的蛊惑。这些错误的社会思潮在高校校园中泛起和涌动,严重影响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给高校师生的思想意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2]。

(二)互联网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形势越发严峻

当今世界,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西方不良思想在互联网多元开放的网络空间中悄然滋生,扰乱校园的和谐稳定,弱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价值引领,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当前互联网已经走入高校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时,部分学生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政治警觉性和敏感性以及成熟的信息的甄别能力,在网络多元、多样、多变价值的影响下,极易产生思想价值选择上的偏差。

(三)新形势下高校内部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工作已经由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3]上升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4]。然而,一些高校对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极端重要性仍然认识不足,没有把意识形态教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方向。其次,一些高校依然存在重科研教学、轻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导致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被孤立化,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出现脱节。此外,意识形态教育与高校的各个部门和老师之间缺乏合作的关系,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加之部分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队伍政治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工作能力欠缺,运用的教学模式陈旧过时等因素,使得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度不高,在学习抽象、晦涩,理论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时,难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二、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掌握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

高校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晴雨表和风向标,高校党委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央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思想,务必坚持把政治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放在首要突出位置,牢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乃至高校校园中保持强大的引领力和凝聚力,才能增强高校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联系的认识,帮助、引导师生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包围下保持清醒和辩证思维。

(二)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创新

高校意識形态工作队伍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一支专门力量,他们的价值选择和政治信仰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意义重大。第一,高校需要选任一批思想政治觉悟高,政治立场坚定,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的专业教师队伍。第二,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研究、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以及育人的能力。第三,高校要根据自身队伍的特点,立足实际,建立系统的人员培训体系,不断坚定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第四,加强队伍工作的工作模式和话语方式创新,提升队伍的舆论引导力和传播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品德好、熟悉现代传媒技术”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引领学生真正参透、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适应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趋势和要求。

(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做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

校园文化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是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平台。高校应构建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引领高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努力使大学校园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在具体操作中首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其次,利用好校园信息传播的优势,充分发挥网络灵活便利的特点和新媒体等舆论的力量,号召学院和学生社团定期举办丰富多彩、弘扬主旋律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文化判断与选择能力。最后,面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侵袭,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学会取长补短,借鉴精华,深入挖掘校园文化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素,真正做到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

(四)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互联网对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关系到我国政治、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和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互联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在新形势下高校必须主动参与自媒体舆论空间的网络治理和舆论引导,学会在开放多元、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开拓网络意识形态教育阵地。构建和完善高校网络工作体系和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充分发挥高校在网络空间意识形态主导权和网络舆论方面制高点的优势,积极引导网络舆论,给高校师生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绿色和谐的网络环境,帮助师生及时看清意识形态斗争的形势,提高政治鉴别能力和洞察分析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前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沈江平.当代意识形态存在的三重特性[J].教学与研究,2015(5):62-69.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工作新形势高校
网络政治动员新思想阐析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意识形态工作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牢牢抓住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