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0-10-09 09:07刘薇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37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刘薇

摘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各大高校当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以积极心理学作为指导展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基于此,笔者选择以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本文的研究方向,以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很多的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有很多的问题,包括认知方面的问题、实施方面的问题等,并且相关的理论研究也不是很成熟。所以笔者选择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之下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供大学教师参考。

1.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个体的发展,注重挖掘出个体内心深处的潜能与美德。它的主要内涵是通过多元化的手段激发出个体的优势,挖掘出个体的潜能,使得个体的价值得以最大化地实现。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了三个方面:一、研究个体自身的幸福感以及对生活的满意程度等等;二、研究个体的宽容、人际关系、个性、思维等等;三、研究个体的公共关系,例如文明、友善、敬业等等方面。接下来笔者将为大家阐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學生心理建立教育的原则和有效策略。

2.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以积极心理学作为指导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全方位系统的原则。各大高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完成教育。其次,还需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教育格局,使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趋于系统和全面;第二,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当中,学校应当注重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重对学生心理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实践运用当中获得心理的净化;第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如此。高校在进行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时,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想法,积极地与学生之间进行高效的交流和沟通,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第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各大高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融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认知能力、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培养。不断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3.1深入地挖掘大学生的优秀品质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之下,教师应当注重去挖掘学生的优秀品质,以此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改善自己的心理问题。首先,高校当中的相关教育人员必须去深入地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学习如何进行大学生优秀品质的挖掘,了解大学生优秀品质的内涵,并且寻找到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优秀品质的挖掘时,要积极的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指导,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防御能力;再次,教师在对大学生展开心理教育时一定要明确为人师者的重要力量,树立好榜样。善于从日常的小事当中去发现大学生的优秀品质,并加以指导。例如,对班级当中乐于助人、互帮互助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表扬,在此基础上用相关的心理理论知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系统地介绍,不断地深化学生的认知和理解。

3.2注重大学生积极心理地体验

积极心理学视野之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的内容,是注重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在传统的心理教育培育的过程当中,教师往往占据着教育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特殊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和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也无法获得显著地提升。所以,积极心理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出发去展开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师在教学时应当跟随时代的步伐,积极的转变和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之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获得充分地体验;其次,教师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高效沟通、高效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与他人相互讨论的过程当中获得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要注意的是,将课堂还给学生不是完全放任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激烈的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当巡回指导,及时地发生学生的问题并解决;再次,任何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如此。所以教师应当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吸引力,让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心理认知。

3.3构建积极的校园环境系统

构建积极的校园环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积极心理学的指出,环境与人之间有很深的羁绊和联系,环境能够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以积极心理学作为指导展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高校应当努力为学生去构建出健康、积极的校园环境,使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正面的影响。首先,高校应当努力将心理健康的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入校园环境、校园氛围、校园文化当中。

4.结语

一言以蔽之,积极心理学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科学合理的指导。各大高校应当从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之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改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高冬梅.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中职德育教育教学策略创新探讨[J]. 下一代, 2020, 000(002):P.1-1.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