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舞蹈及其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2020-10-09 11:13王冠
时代人物 2020年14期
关键词:舞蹈创作现实生活群众文化

王冠

关键词: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现实生活

舞蹈艺术本身就具有关注度高、参与性强的特点,是主要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群众文化舞蹈是一种以群众为主体的娱乐性活动,其活动场所多为广场、公园或社区等公众场所,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随着社会人口逐渐趋向老龄化,老年人口增多,群众文化舞蹈的参与者越来越多,群众文化舞蹈迅速发展,群众文化舞蹈的形式和内容也更加丰富,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1]。

群众文化舞蹈的特点

群眾文化舞蹈具有极强的亲和性。在群众文化舞蹈实质上是一种普通人民群众参与度很高的舞蹈,因此,群众文化舞蹈必须具备一定的群众亲,没有足够的群众亲和性,群众文化舞蹈就无从谈起。具体的,群众文化舞蹈的群众亲和性主要依赖于群众文化舞蹈所具体表现的艺术形象,群众文化舞蹈所表现的艺术形象必须与人民群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才能使群众文化舞蹈具有群众亲和性。为了提高群众文化舞蹈的亲和力,群众文化舞蹈的艺术形象在设计过程中多是采用为普通大众式,通过普通大众式的艺术形象提高群众文化舞蹈的亲和力,从而提高群众文化舞蹈的流行度。因此,相关创作人员在进行群众文化舞蹈的舞蹈创作过程中,要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之中,寻求具备较高群众亲和力的舞蹈形象,从而使得群众文化舞蹈贴近人们实际生活,促使群众文化舞蹈得到人们的迅速接受和喜爱[2]。

群众文化舞蹈具有群众性。群众文化舞蹈的基础是舞蹈创作,而舞蹈创作的基础是舞蹈题材,因此,群众文化舞蹈题材的选择对于群众文化舞蹈作品质量的影响不可忽略。就群众文化舞蹈的题材来讲,群众文化舞蹈的舞蹈题材是相关群众文化舞蹈的具体创作人员在进行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过程之中,在他自身所观察到的客观社会现实材料或者所查阅到的某些历史资料中进行筛选,而选出用于进行群众文化舞蹈作品构建的基础材料。由于群众文化舞蹈作品最终是要面对广大普通人民群众的,因此,用于创作群众文化舞蹈所选择的舞蹈题材也应当具备群众性特点,广大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人员在进行舞蹈创造过程中应当积极深入生活和人民群众,选择与人们实际生活和文化活动间有着密切关系的文化题材,从而使得群众文化舞蹈更容易被人民群众所接受[3]。

群众文化舞蹈具有地域性和通俗性。舞蹈作品中舞蹈风格是舞蹈个性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一种舞蹈成熟度的一项重要标志。但是,无论是何种舞蹈艺术,都应当立足于民族性,而地域性是民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舞蹈艺术的地域性风格越显著,其就越具有民族特色。例如,在东北地区进行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就应当在群众文化舞蹈中表现出鲜明的关东地域风格;而针对雷州半岛地区进行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过程中,也相应可以着重注意在群众文化舞蹈中表现出红土乡音的特点。而舞蹈的样式和风格的通俗性,实质是指在进行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过程中要选择通俗易懂且在群众中比较流行的形式,例如秧歌舞、集体舞、广场舞等,特别是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广场舞具备比较明显的通俗性,与人们日常生活比较贴合,更加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因此,在进行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过程中,相关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人员应当根据当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人们生活习惯,进行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另外,在进行群众文化舞蹈创作时,还要注意保证舞蹈表达的情感具有平民性,即群众文化舞蹈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应当与普通人民群众的意愿相一致,真正关心普通民众的情感,如此才能够使得普通民众认可群众文化舞蹈作品,使群众文化舞蹈作品真正在人们群众中流行开 [4]。

群众文化舞蹈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群众文化舞蹈源于现实生活。艺术包括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不管什么艺术形式,其创作的源泉都是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群众文化舞蹈艺术的创作素材也不例外,同样也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 现实生活仅包括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还包括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即舞蹈编创者的个人情感的也可能成为未来舞蹈作品的题材与内容。例如万玛老师上中专的时候是一名乖乖的好学生,然而保送进入大学之后,万玛老师便开始堕落,更期望出去社会接受自由的洗礼,这种压抑的心情,冲破学校襁褓的激情,相互碰撞产生火花,从而产生了舞蹈作品《出走》。在毕业多年后,万玛老师怀着不一样的心态,再次回到母校,又产生了新的舞蹈作品《梦归》。《出走》和《梦归》这两部经典的舞蹈作品,就是起源万玛老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宣泄,再融入一些本民族元素床作而成。

现在某些群众文化舞蹈作品比较平庸,形象呆滞缺少活力;舞蹈艺术的结构比较松散;或者舞蹈作品只顾追求新奇的舞蹈形式和外在舞蹈技巧,而缺乏情感表达,这实质上都是由于缺乏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所造成的。归根结底,舞蹈创作只有在现实生活中认真感受、观察和思索,才会产生艺术灵感,使得舞蹈形象更加生动。

群众文化舞蹈是现实生活的凝练和具象化。群众文化舞蹈创意来源于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挖掘和感悟,群众文化舞蹈与现实生活的关系,现有的理论包括模仿说和反映说,但群众文化舞蹈不等同于现实生活本身,而是经过专业和业余舞蹈创作者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进行体验观察、分析研究和概括想象,然后进行艺术构思,创造出舞蹈艺术典型,从而得到主题鲜明、情感丰富且形式完整的群众文化舞蹈,利于特殊性表现出普遍性,通过本质化提高舞蹈形象的概括性,从而达到群众文化舞蹈内容与自身形式的完美统一。每一个群众文化舞蹈都是现实社会中某一类人或某一种现象的典型化概括,充分体现这一类人或这中社会显现的共性。例如:我国的舞剧丝路花雨就是通过表现敦煌艺术对中外人民的传统友谊进行歌颂;而舞蹈希望则通过描绘一个身处逆境人物从挣扎、反抗、失望直到希望的过程,充分展现了他在我国十年动乱期间,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

群众文化舞蹈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事物是联系发展的,事物都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中进行发展,任何事物不能孤立地发展。舞蹈艺术也不例外,舞蹈艺术源于社会实践,舞蹈艺术的基础在于人民群众。脱离了人民群众,不能为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服务,就割断了舞蹈艺术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文化舞蹈的内容也在不断地丰富,群众文化舞蹈作品和艺术创意都应在体现舞蹈审美的基础上,与人民群众的情趣相适应,才能促使群众文化舞蹈走向社会,走向人民群众,使群众文化舞蹈与人民群众真正紧密相连。反过来,群众文化舞蹈在贴近人民群众过程中,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者可以真正了解到群众最关切、最需求的东西,进而判断创作的群众文化舞蹈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又进一步促进了群众文化舞蹈事业的发展。

群众文化舞蹈对现实生活具有积极作用。舞蹈是一种集音乐、休闲和娱乐为一体的艺术活动, 而群众文化舞蹈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艺术形式,已经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审美形式。它不仅可以使参与舞者充分活动身体,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积极的群众文化舞蹈还有利于促使人们的心理健康。另外,欣赏优美的群众文化舞蹈还具有审美启迪和思想教育的作用。例如:我国的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将古典芭蕾和中国民族的民族元素相融为一体,让人们在欣赏舞蹈的过程中受到爱国教育。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舞蹈是群众文化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人民群众重要的精神粮食。群众文化舞蹈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要高于现实生活;它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只能,无法脱离社会现实。因此,群众文化舞蹈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群众文化舞蹈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努力促进舞蹈事业的欣欣向荣,还要促使群众文化舞蹈更好地发挥社会作用,造福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邵声声.浅析舞蹈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8(23):144-145.

[2]李昕.探索群众舞蹈创作如何满足新时期社区文化需求[J]大众文艺,2018(20):4-5.

[3]韩淑英.影响舞蹈题材选取的原因探究——“桃李杯”舞蹈比赛民间舞获奖剧目题材研究系列论文之二[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8(04):101-106+93-94+163.

[4]吴彦.基于基层群众的音乐舞蹈创作的思考及活动开展[J]大众文艺,2018(03):8.

猜你喜欢
舞蹈创作现实生活群众文化
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假期归来
浅析现实生活中的椭圆应用题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