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题意解读与构思要领

2020-10-12 10:06汪啸波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浙江衢州324000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拟题错位作文题

汪啸波(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浙江衢州 324000)

高考作文试题,凝聚了专家学者、语文名师的专业智慧,蕴含了社会发展、时代风貌的人文精神,体现了教学评价、能力检测的信度效度,是今后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的风向标。身为一线教师,不应蜻蜓点水地浏览,管窥蠡见地揣测,自以为是地批评,而应以科学的态度,从专业的视角,立足实战,深入解读,洞幽烛微、悟其精神,以期对日后教学有所裨益。

一、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题意解读

“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作文题从不同的维度解读,都可以读出很多的不同,在此,我只想沿着考场作文的写作路径展开。

(一)进行扫描式的审题

审题的方法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偏好选择适合的方法。

今年的作文题,题中材料的逻辑性强,层次分明,不妨按语句先后的顺序,对题目进行逐句扫描式分析。为了简洁明了,在筛选出关键词后,可用语句压缩法,把每一句的意思简化。

第一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简化】每个人都有理想。

第二句: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简化】家庭、社会的预期也许与我们自己的理想不一样。

第三句: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简化】不一样难免会产生“落差或错位”。

以上是题目的材料部分,下面的引导语布置写作任务。

引导语: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简化】你怎么看“落差或错位”?

完整的审题,需要关注试题给出的所有条件,理顺其中最要紧的对应关系,揭示材料蕴含的核心主旨。简言之,把有些繁复或隐晦的作文题概括成一个简洁明确的问题。

【概括】对于个人的人生坐标与家庭、社会存在“落差或错位”,怎么看?

(二)确定个性化的立意

明确了问题,接着需要考生作出明确的回答。审题之后是立意。立意是作品的灵魂,其秘诀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问啥你就答啥,阅卷没时间看废话。”近年来,试题主旨偏好开放式、多指向,如何确定最好角度、选择最佳答案,需要对材料不同指向进行鉴别、比较、斟酌。

从宏观看,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的立意可有如下三个角度:

1.守望自己的人生坐标,坚持自我。

2.兼顾家庭、国家的预期,调整自我。

3.以家庭、国家利益为上,改变自我。

三种观点没有高下,只要立论得理,事例得当,表述得体,都可以得高分。

第一个角度,好写。个性张扬,亲切自然,表达的意愿真实感人,但切勿失之于尖锐放肆。

第二个角度,全面。稳健中庸,平和中肯,很受学生喜爱,但容易两面用力,切勿失之于首鼠两端。

第三个角度,大气。政治正确,旋律高亢,但是和学生的思想、生活有距离,容易浮泛空洞。这个看起来高大上的角度,反倒挺难写,因为太容易引来一大堆标语口号,让人难以卒读。

作文立意不应有过多限制,只要能激发考生心声,释放真实情感,展示个人梦想,具有独特感染力,无论是否与改革大潮同频共振,或与时代旋律不太相关,都可以是好立意。我个人倾向第一个角度。

这三大角度还可衍生出其他小角度,但过细则有害无益。“坐标、期望”“预期、落差”“角色、错位”,加“个人、家庭、社会”,再加“不断变化的现实”,已有十个概念。如果一一对应排列,可以有多种组合,得出极其繁复的对应关系。如果把作文的立意开成中药铺,一排排、一格格、甲乙丙丁,子丑寅卯,那实在无聊又无趣。

(三)巧用修辞格的拟题

拟题属于构思,也属于行文。不管属于哪一板块,标题都属于作文中最惹眼的。它像一面飘扬的旗帜,带着学生冲向作文高分阵地。如果立意的秘诀是:“问啥你就答啥,阅卷没时间看废话。”那么,拟题的秘诀正与之相反:“答啥偏不写啥,爱有一万种表达。”试想,对着为之痴狂的偶像,如果只会念“爱情三字经”,其思想之简陋、情感之粗糙、趣味之寡淡、言语之苍白,不是暴露无遗了吗?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观点可以直白,表达不能浅陋。题目可以直截了当,但拟题则应放飞想象,巧用修辞,旁征博引,意蕴深长。试举几例:

1.守望自己的人生坐标,坚持自我

(1)做一个孤独的战士(比喻。以战士守阵地,喻坚强守望自己的人生坐标)

(2)虽万千人吾往矣(借用。曾子说:“反省后觉得自己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

(3)无根浮萍逐水流(比喻。反面立意,背面敷粉,不学随波逐流的“浮萍”)

(4)不做牵线的木偶(比喻。否定式表达显示了更坚定的决心;没有思想,绝不主动,傀儡人生很悲惨)

2.兼顾家庭、国家的预期,调整自我

(1)以小我拥抱大我(拟人。形象生动,情感丰富,观点鲜明)

(2)百花丛中我盛开(比喻,拟人。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美好的环境,万紫千红才是春)

(3)一滴水活在哪里最快乐?(拟人。融于水中,一滴水才能永不干涸,快乐活着)

(4)走不出那深情的目光(借代。父母、祖国以深情的目光注视我们,我们在追求自己理想时,也不要忘记他们的嘱托和希望)

3.家庭、国家的利益至上,改变自我

(1)万家忧乐在心头(借用。万家忧乐,表达对天下百姓的牵挂)

(2)计天下利,求万古名(对偶,借用。让千万苍生得利,让自己百世流芳)

(3)以青春之我,绘青春中国(对偶,借用。以《人民日报》标题,表达为国奉献的决心)

(4)西施的假面真情(用典。美女西施做了越国间谍,一个弱女子如何面对范蠡与夫差两人的爱情,如何处理“角色错位”?)

以上是我对2020 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的思考与解读,基于学情,立足实战,斗胆呈现,意在抛砖引玉,旨在引起同仁对学生应考技法的关注。

二、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构思要领

构思是对文章的整体思考,含主题、标题、结构、方法、技巧,内容丰富,牵涉繁多。这里,我只谈三点粗浅的认识。

(一)不是文学作品,要有理性思维

不要写成文学作品(散文、小说),因为既难写,更难评。

难写。文学作品强调风格鲜明,创意独特,所以需要大量时间,不适合作规定时间的考试文章。

难评。感情与审美,没有科学标准,很难达成共识,很难有统一的评价尺度,主观性强,分歧巨大,难以实操。

但既然是谈“体验、思考、看法”,那么最切合的体裁自然是说理文,那就要对问题作分析、比较、质疑、批评,透析表象,洞察本质,唯有具备理性思维,才可能写出佳作。

(二)不是科学论文,要有感性表达

考场作文不要写成科学论文,否则会极大地损害考试的信度、效度。

从要求看,科学论文讲科学,严谨精细,准确翔实,那么可靠的数据从哪里来?

从评判看,鉴赏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科学的评价标准,能够胜任的阅卷老师从哪里来?

从教材看,从小学到高中,教材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可供借鉴、仿照的科学论文从哪里来?

从专业看,高校文理难分或文理兼修的专业越来越多,告诉我们深厚的人文情感和准确的语言表达将是一个大趋势。在观点正确、文字顺畅、逻辑明晰、说理透彻的同时,一定不要让感性表达缺位。

观点明确,逻辑自洽,有理有据,同时兼有清新笔法,生动阐述,优美语言,诗情画意,才是高考作文的高编“范儿”。

(三)不是自由写作,注重交流情境

考场写作不是自由写作,而是一场人才选拔考试,有其特定的交流情境。注重交流情境,包括“作者在场”的写作和“作者缺位”的阅卷两种。

作文只是试卷的一部分,所以写考场作文,要合理分配时间,要统筹安排精力,要有充分的作者意识和极强的“在现场感”。除此之外,还要有鲜明的读者意识和强烈的“不在现场感”:考生不可能出现在阅卷现场,因而考试要表达的一切,都只能靠书面语言。

从某个方面讲,高考作文,语言决定一切。故不宜名言成堆,迷失独特自我;也不要宏大叙事,忘却细腻生动;更不宜老话套话,放弃标新立异。

三、小结

应该肯定的是,自2004 年自主命题以来,浙江的作文题已逐渐形成“人文、清新”“亲切、自然”的风格,在即将回归全国统一命题前夕,疫情之下,降低难度出一个“心平气和、言浅意深”的作文题,还是很不错的。与自己对话,与灵魂交流,真切自然,触动心灵,但了解自己易,理解自己难,最简单的话题也未必好写,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拟题错位作文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
拟题的四把金钥匙
可为与有为——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评析
有趣的错位摄影
扮靓作文之“眼”
擦亮文章的“眼睛”
擦亮文章的“眼睛”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避免“错位相减,一用就错”的锦囊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