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集智:把爱绘成最美的风景

2020-10-12 02:41凌士彬
师道 2020年8期
关键词:作文语文教育

凌士彬

上世纪80年代,六安师专(现皖西学院)毕业,我从衣食全忧的贫寒家庭,真是怀着五颗星的幸福指数,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工作岗位。曾在备课笔记本的扉页上庄重写道: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听得心花怒放,学有所获。认真工作是一个出身农家子弟的朴素愿望,教好书育好人是教师执业的立足之本,当一个受学生欢迎的优秀语文老师是我的孜孜追求,至于学校管理,还真的没怎么想过。于是我在知识的桃源顺流而下,看夹岸桃花,赏缤纷落英,悠闲,幸福,淡定,教学中充满着愉悦的审美体验。看着课堂上学生翘首以盼的双眸,我就有明星演唱会的感觉,没有呐喊声,但学生的心灵在激荡;没有荧光棒,但孩子的愿望在闪烁。享受语文,享受教育,享受生活。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睿智犀利是学生对我课堂的感受和评价,语文课堂要有人文性、丰富性、深刻性、逻辑性和创造性是我对教学品质的追求。教书育人要传递一种能量,给学生一份收获,还愿望一个交代,自己获得一点小小的满足(或曰虚荣),这种懵懂的感受是我相当一段时间的教学追求,不高远,不宏大,像青菜豆腐一样家常,真实。“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有时和一帮趣味相投的同伴,几元一个锅仔,来个廉价“白干”,更是“其间乐,不思蜀”,融融而泄泄。

早年分配在农村中学,有点不够安分,因为清贫的小家安在县城,来回奔波,生活不够方便,到縣城教书,提高生活质量,是我的梦求。1988年终于有机会考安徽教育学院,如果拿到本科,就可以进军县城了。于是就像当年考大学一样勤奋,在去食堂打开水的路上也默记着政治概念,晚上与厨房里的老鼠挑灯对战。急得老鼠灯光下出穴强食我那单身宿舍里可怜的剩饭剩菜。天道酬勤,在考前连续两个晚上与老鼠游击战,吃了两片安定才休息一会的不利形势下,以全省第五名的成绩考取了安徽省教育学院,毕业证书编号还是005号呢。重当学生的感受就是放松,在知识的海洋里优哉游哉,寝室教室图书室,两年脱产进修一晃就过,带着一捆读书笔记本和参考书回来了。再回到中学,一切仿佛变得生疏,学生的角色还没有转变过来,熟悉的课堂变得很陌生。于是重新定位和反思,成了“老”教师的“新”课题。记得不久后我就在班级里建起了图书阅览架,建立班级书库,班费买一点,学生捐献一点,将近100本中外名著和青少年励志杂志,也算是我那贫困的农村,贫瘠的学校,除了教科书皆是文化荒漠的班级里,最富有的精神产业了。在学生中做一些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现状和需求,开展课外阅读,强化现代文教学,探索作文教学新路……也算是有些想法和做法。有一批语文爱好者成了语文学习的死党,读书写作,开展语文活动,颇有现在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味道。一年后,学生参加一次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得一个三等奖,三个优秀奖。小小的成绩对全班同学产生了巨大鼓舞,陆续就有学生习作在《作文》等杂志上发表。没成想,这些做法被教育局的教学视导发现,一年后,我在县教研室主任的真诚推荐下没花一烟一酒,就调到县城一中了。在我算是梦想圆了,但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实验却中断了。在我离开农村中学时,一位学生,给我写了一封长信,大意是说你把我们学生哄上公共汽车,让一个拖拉机手来开,你却潇洒地到县城开小轿车去了——表达了依依不舍,和轻微的责怪,至今依然历历在目,让人唏嘘慨叹,无限伤感,也几多无奈。

当时县一中不是大学校,但是个大舞台,全县最优秀的学生、最负盛名的老师都汇集在此,为我的教学成长提供了更丰腴的土壤。高二那年在全县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中我就获得了一等奖,我想,不在县城一中的舞台上锻炼,没有优秀前辈的帮助与启发,可能很难企及。那次上的是《沁园春·长沙》,老课文,要上出新滋味,比较困难。一中语文教研组长汪老师是学生公认的优秀教师(后来他也被评为安徽省特级教师),他搬来一摞参考资料,说你翻阅参考吧,课要上得合规律、有个性。比赛间隙,校长程功明,给予了我悉心指导。程校长是县中语会理事长,是一位有内涵、有成就、有风格、有影响的语文教学专家。他对我新颖的教学设计大加赞赏,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赛课以后,评委老师私下交流,说这篇课文我们上了很多遍,但你的课上出了新意——有知识宽度、有哲理深度:“击水”的品味与探求,视角俯仰变化的追寻,创作背景的有机呈现,都是课堂教学的亮点。后来,这些听课的专家都成了我推心置腹的恩师和朋友,有意无意都对我的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就这样脱颖而出,我代表肥西县,在与合肥市多所全省名校优秀教师的PK中获得了市级二等奖。

教育社会学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叫“重要他人”。教育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是指教育生态环境中对教师个体教育教学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如果我们的身边遇到了这样的“贵人”,一定要千恩万谢,潜心记取,不可漠视。他们有口有心的教诲,或有口无心的闲聊,都可能是妙招绝技,往往蕴含巨大的教育智慧。在“他人”的引领下,我们要“有心”汲取,改进自己的教学艺术,丰富自己的教育实践。

教学是为了今天,教研是为了明天,教学要有研究支撑,才有持续发展的后劲。我们学校程校长、陆老师在全国语文刊物上都有反响不错的力作,那我也教学有十多年了,积累已经不少,感性材料有了一些,能否也写点什么东西呢。要思考,想研究,欲表达,在我的心里隐隐萌动着。于是2000年前后,陆续在《语文报》上发表文章,有一年竟连发了9篇。记得在《作文成功之路》上发了一篇长文,谈“短评”的写作,稿费竟然达500块,在工资不足千元的时候,真有一些小小的激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至今已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了近百篇论文,超过50万字。作文教学研究渐成系列,逐步形成“生活作文”和“考试作文”两个序列。以“人”为原点,在生活、思维、阅读、表达等方面设计作文教学思路,让“生活作文”夯实“考试作文”基础,叫“考场作文”绽放“生活之花”,其中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研究成果在《中学生学习报》《试题与研究》《语文教学与研究》等报刊发表。作品也在市内外产生了影响,在市教研室陈主任的引荐和指导下,我参加了合肥市高考研究小组,连续数年担纲合肥市高考语文模拟题命制工作,在高考研究领域取得了更大进步。2008年,将自己的作文研究成果整理成“4334+高考”作文教学,参加县级科技成果评比,获得了肥西县科技进步二等奖。

由于教育科研成绩突出,2005年我申报了安徽省特级教师,上课、答辩、准备材料,每一次都给评委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一次学术聚会,听过我业务考评课的市一中教研组长、特级教师王老师说,听了你的《林黛玉进贾府》后,我真的向校长推荐过你,因为阴差阳错,后来没有进一步与你联系。记得那次业务考评课在市四中上,《林黛玉进贾府》,同学们刚刚学过,不能再“炒冷饭”,于是我选取了黄山书社出版的黄小田评点本《红楼梦》里的“评点”,“以评带文,思辨析人”,带领学生再读再鉴赏,学生们感觉“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别有一番境界和意趣。王老师说,那节课彰显了你读书和鉴赏的功力,令人敬佩。我感谢了她的赏识和一番好意,心想,市一中可能是一个更大的舞台,发展空间和影响力可能会更大,但就教书来说,在市一中和县一中没有什么区别。再说,人对单位也要有点忠诚,评了“特级”就跳槽,感觉不是很好。最后就是凭借《试题与研究》上的一篇代表作、一堂80多分的省级考评课和其他一些独特的过程材料,过五关斩六将,评上了安徽省特级教师,教育教学算是迈上新的层次,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此后市县拔尖人才荣誉也不期而至。这些荣誉可都是凭实证材料,专家评审出来的。有时我在想,没有取悦,没有要求,踏实做人,认真做事,不钻营,不媚求,来了就接受,去了也不后悔。

论文锻炼了文笔,受到了校长的关注,2002年学校上报市优秀等次学校评审材料,程校长拿着他列的提纲,问能否帮他们写个汇报材料。当时教课,班主任,工作也忙,但校长委托,也难推辞,那就试试吧。不想,一试,校长非常满意。紧接着,申报市示范高中、省示范高中,汇报材料在校长指导下都由我主笔,在修改、充实、润色中,程校长逐渐了解了我的个性和脾气。有一天,校長说,你来我们办公室吧,学校需要你这样的人。我半推半就说,办公室主任要“写好文章,当好酒缸”,我的酒量不行。校长说,办公室一是搞好服务,二是做好宣传,妙笔生花比“酒精”考验更重要。所以我在城关中学中是出了名的“不烟不酒,以柔克刚”的办公室主任。于是我就这样走上了学校管理的岗位。

后来学校人事变动,我是特级教师,有点教学上的想法和做法,又义不容辞地走上了副校长的岗位,分管教学教研工作。2009年安徽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已走过三年,但我校迫于高考压力,课堂教学改革依然没有大的进展。新课程的课堂应该是“目中有人,手上有艺”的课堂,“育人”是出发点,也是归宿。要关注人,尊重人,发展人,成就人。这个“人”既是学生,也是老师。于是我领导教研和教学部门,以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为突破口,以“青蓝工程”为成长平台,设计和实施了“灵动课堂”高效教学模式——灵者就是课堂教学要灵活、灵巧、灵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灵气的目的;动者就是教学过程要自动、他动、互动、群动从而达到师生身心俱动。把“改造课堂、提升品质,探索适合学生发展和教师个性特长的灵动课堂模式”作为活动主题,教师们用活教材,贴近学生,修炼语言,欣赏学生。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活动情境,引导自主探究,充分关注学生全体与个体,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之间鱼水亲和,关系融洽,充满了和谐灵动的学习气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改变了师生的精神面貌,丰富了学校管理的文化内涵。

位置高了,责任就更大。县城一中是省级示范高中,全县最好的高中,上大学是学生和家长的梦想,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学,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许多事就把我推在人们关注的前沿和核心位置,顶层设计,中层执行,下层落实,高一要“衔接”,高二是“中场”,高三更需“冲刺”,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真有在舞台上被打上追光灯的感觉,和在课堂上的感受截然不同。教书,我是成人,学生是孩子,大多情况是我的课堂我做主;管理却不一样,副校长与教师地位是平等的,任务和责任却不对等,想要在先,做要在前,起早贪黑,默默无言。奉献要多,享受要少。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有时遭点误解,受点委屈,在所难免。被质疑,受责备都有可能。真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有人说,独行快,众行远。研究需要集体智慧和良好的氛围。2009年开始,我连续三届成为县域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带领一帮年轻人,读书,研课,写作,做课题。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青年语文教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在实践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寻教研教改新思路、新方法。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专题活动。早年的有“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价值追求”“把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表达内生力:高效作文教学的本质追求”等,近年来围绕2017版新课标,开展“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等研究。先后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新媒体背景下高中生阅读期待研究”和“关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文化渗透的研究”等课题。还不忘研究考试热点,在高考复习课中,要青年教师能够从“技”(方法:规律、规范、规矩)的层面提升到“道”(思想:神韵、艺术、素养)的层面,在读文上要有整体观念,在审题上要有角度意识,在答题上要能“要点”操作。

团队合作的价值是思想砥砺,彼此借智。从激荡到沉淀,从沉淀到沉思,然后再完善自己的思想和方法,记录固化成案例、论文和结题报告等。工作室核心成员方必发老师勤学善思,勇于探索,先后主持国家级、市级课题4项,成果获得良好以上等次,相关研究论文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核心杂志发表,方老师先后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教师、正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郑敏老师独辟蹊径,以“狞厉之美”来解读《蜀道难》,黄开科老师开展“跟帖式作文教学”探索,张治平老师思考“薄弱学校课程建设与改进”,都彰显了团队启发下独立思考的创新意识和提炼总结的能力。承蒙各位弟子烘托,我的教学教研成果也很丰硕,尤其是作为学科带头人和省级领军人才,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更是成绩卓著,2015年被评为江淮好学科名师,2017年又评上了正高级教师。

组建一个团队,倡导若干理念,开展几项活动,锻炼一批才俊,也许是名师工作室最接地气的行动研究,不华丽,不伟大,但却很真实。基础教育研究也许就是建立在真实、朴素基础上的草根行为,我们已在努力中,并将继续努力着。

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叫《说话的冲动》,描述过自己渴望静心教书的情怀。人际交往我有说话的恐惧,走进课堂我却有难以克服的说话冲动。阅读文本,体验情境,我有无限的快感。品味细节,领悟语言,探究题旨,表达感受,让我有游鱼逆水般的兴奋。本人不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从小也没有受过书香的濡染,但对书就像对美一样有着天然的兴趣和敏感,知识的荷尔蒙主宰着阅读的灵魂,勃发着审美的活力。就像学生曾经对我的评价一样,我有着一颗童心,不烂漫但很天真,不复杂但很有味道。不走寻常路,喜欢求新奇。

我有时想,对于教育管理来说,自己本来是路边看客,正在欣赏自己辛勤耕耘的教育田园风光时,突然有一个朋友或熟人骑着自行车过来,说前面的景色更美,好奇心让我搭上了朋友的自行车,一路颠颠簸簸,看着路边的风景,开始还有点新奇,看久了也就很单调,但骑车总比步行神气,于是就这样在虚荣心驱使下走上了管理的岗位。开始是自行车,后来竟然又开上了长途客车,因为有人说外边的风景更诱人,不知不觉就走上了校级管理这条高速公路,只能向前开,不能向后退,速度不宜快,也不能太慢,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要防止追尾和被追,再也没有看客的闲心,放松地享受路边的风景。一年一年连轴转,感觉就是紧张,就是辛苦。怕教学质量滑坡,怕管理过程粗疏,怕教师不理解而怨声载道。载着一车人,责任重于泰山,虽然还是副驾驶,概莫能外啊。在教育田园的无限风景里,驮着一帮志同道合的人,揣着有限的情怀,耕耘或被催促耕耘着,力争把对教育的一份爱恋绘成育人自育的最美风景。

(作者单位:安徽省肥西县肥西中学)

责任编辑李淳

猜你喜欢
作文语文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