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0-10-12 02:40宋一瑛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8期
关键词:教学环节教师角色有效性

[摘 要]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师生交流的有效性,为此要适当改变教师的角色定位,慎重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从细节入手,处理好大多数与个别的差异问题,使教育、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大多数。

[关键词] 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效交流、教师角色、教学环节

[作者简介] 宋一瑛(1967—),男,天津人,学士,芜湖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电气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物理教育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8-0323-02    [收稿日期] 2020-03-31

一、引言

课堂教学的成败很大成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于细节的把握,然而仅仅处理好有关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逻辑性是远远不够的,有时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当你感觉自己已经完美地诠释了一个主题时,而对于某些同学来说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这种交流的结果是无效的。其负面作用:师生间的距离就会渐行渐远、师生间的情感就会逐渐出现隔阂甚至于对立,这会成为今后所有问题的导火索。有种理论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1],它不仅使得师生间在心灵上产生默契,更能创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著名教育家孙云晓教授特别强调:好的关系本身就是好的教育;那么这种关系来自于哪里?很显然它来自于师生间长期的有效交流,来自于建立在这种有效交流基础上的潜移默化:有效的交流会建立良好关系,同时良好的关系又会进一步促进有效交流。所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师生间交流的有效性;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么做到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呢?

二、关注细节

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2]:教师的教学可分为六个环节,下面就试从影响较重的方面来探讨师生间交流的有效性问题:

1.组织教学。组织教学其实是要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的,之所以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因为教师在授课的开始就要有组织教学的意识和行动,这是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它决定了这堂课“是你带他玩、还是他带你玩”的问题,也是决定这堂课能否产生有效交流的基本环节。

通常组织教学是从教师说“上课”开始的,而其实从教师走进课堂的那一刻,在潜意识层面的交流已经发生,教师的仪态和眼神会让学生读出很多信息,我们切不可低估了学生的观察力,特别是教师的眼神——它最能反映出教师的内心,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教师注意到了,我们要学会一种“技能”:即“目光扫描”——对于学生来说也许只是轻轻的一瞥,然而其作用却是多方面的:这既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整体状态、也是為了给学生一个信息:“老师的存在和对自己的关注”。这个过程虽然短暂,但效果却是很明显的,所以“确认眼神”是很有必要的。

2.复习提问。这是使学生更进一步转换到上课状态的必要环节,也是“有效交流”最容易实现的过程;然而,这个过程的实际目的其实并不是为了“复习”,而是在于“提问”本身——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教师所说东西上来,让学生听到教师所说的话并听懂才是关键所在,以此才可以把握课堂的导向,为了这个目的,哪怕问“今天几号了”这样的问题都是有效果的,因为这样的问题显然是人人都能听懂的,所以也就是高效率的有效交流;当然,我们所提问题还可以更加简单、有趣。

如果我们一上来所提的问题就比较专业化,而这时学生的心态又没有充分转换到课堂上来,学生的感觉可能就是突然撞到了大树上——发晕,甚至于产生心理排斥和抑制作用,他坐在课堂上而他的心思却不愿回到课堂上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教师在这个环节心态切不可急躁,急急忙忙的赶路、急于实施、完成教学内容可能就欲速而不达,适当的放慢脚步、多陪陪他们去“散步”还是必需的。

3.导入新课。这个环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确今天所面临的目标任务,为了使得这个目标任务的提出不至于显得太过突兀和生硬,所以通常我们导入新课的方式是:情境创设与问题提出,比如说我们在讲解“参照物”概念时,可以用李白的《望天门山》作为引导:“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舟一片日边来。”为了给学生一个立体的图景、并产生心灵的感应,这时采用多媒体、声音、图片就显得有必要了;在此基础上开始问题导入:为什么会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舟一片日边来”的感觉?这样就在不自觉中带学生进入了课题,学生也一定会对什么是“参照物”印象深刻。

这个过程就仿佛是一个心理治愈的过程,我们要做的是“唤醒”:让学生从一个蒙蔽的状态转换到心智开启的状态,如果这时生拉硬扯,可能就会造成学生的心理脱节;这里考验的既是技巧、也是耐心,所以有的教师说我们要有“带着蜗牛去散步”的精神,还是很有道理的。

4.新课讲解。春秋时老子曾经说过:“上士闻道,勤而往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人的内在差异会造成各人对问题的理解的不同,教师所讲的东西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很显然作为教师是无法让每个同学都产生相同的进步的,产生差异是属于正常情况,我们要在乎的是:能否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有所发展、获得成就感;特别是对于我们理科教师来说,我们更要有这样的清醒认识,理科的知识结构本身就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理科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三块:概念、定义、规律,很多具体问题往往又是这三种东西的相互交织,这就决定了学生的认识必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知道→熟悉→理解→应用;然而,教师是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将所有问题都面面俱到地讲清楚的,这时如果要片面的追求知识结构的完美,可能结果就适得其反,当你觉得自己已经很完美的上完一堂课时,实际上可能你刚刚和好了一盆浆糊;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在核心问题上有所突破,那么也就证明学生能够理解并把握其它的部分;所以我们的教学思路就很清楚了:确定核心问题、有的放矢,避免无谓的全面铺展;促使学生在某个点上的突破,是师生间产生有效交流的最佳手段。

三、角色反思

在課堂管理过程中有种社会化的倾向是值得商榷的,所谓社会化的倾向就是采用成人化的方法和手段来管理课堂,如:笼络小部分、安抚大部分、孤立和打击个别;不可否认这种方式对于课堂管理和组织教学是有效的,有时甚至是高效的,但是其危害性也是不可忽视的:这种方式过早地将学生进行了社会化的等级分类,它对学生(相比于成人)有更强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导向作用,它必然会让学生的自我认识形成某种定式,这种塑形的作用对于心理不够成熟的学生尤为显著,这会影响到学生一生的行为,往往实际情况是:你认为的所谓“差生”可能本来并不差,但是在这种社会化的管理方式下,会使“他”明确地感受到自己的“群体地位”较低,其连带的暗示就是自己的能力较低,于是“他”可能就会放弃了向更高生活的最求,以更快的速度滑向了深渊。所以说我们不能低估了在课堂教学中的社会化管理方式的残酷性,有时我们缺少也许并不是管理,我们真正缺少也许还是更充分的交流,那种面向群体中每个个体的关怀。

无可讳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几个表现非常出格的,然而这些极个别的既可能是扰乱课堂次序的首要分子,也可能会成为构建课堂氛围的灵魂因素;我们经常强调的“教育要面向大多数”,这其中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要着重处理好这少部分人的问题,如果我们化些功夫去研究这些学生,就不难发现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并非难事,只要我们意识到这种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方法,问题比想象的容易解决;当然,与这类学生的交流还是需要我们教师走出自己的角色定位的,如果我们过于沉浸于自己的角色,反而会使我们的事业处于不利地位;有时我们还是要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秉承善意的初衷来与他们进行经常性的沟通,是会产生积极效果的;古人讲“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也许你会发现,今天你无意间洒下的一粒微不足道的种子,在某天已经开出了满园的花朵。

结语:现在我们还是归结到教育的本质问题,什么是教育?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剩下的就是教育。”那么这个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呢?我想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情感”和“意识”,所谓情感即:对于生活的热情,以及对于他人的宽容心和同情心;所谓意识即:不断学习的意识,积极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意识;也就是说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将来走入社会时,有一个强者的心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而这一切都有赖于今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于细节的把握——有赖于教师与学生的充分有效交流。

参考文献

[1]孙云晓.用心教养:孙云晓与中外心理学名家的对话[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2]施良方,崔永漷.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Discuss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SONG Yi-ying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hui Wuhu Senio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Wuhu,Anhui 241000,China)

Abstract: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depend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Therefore,the role of teachers should be appropriately changed,and all aspec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should be handled carefully,starting from details and dealing with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ajority and the individual,in order to mak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ruly oriented towards the majority.

Key words:classroom teaching;effectiveness;effective communication;role of teachers;teaching links.

猜你喜欢
教学环节教师角色有效性
“万丈高楼”由此始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缺失对策研究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