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疆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病毒抗体检测与分析

2020-10-13 06:04张家瑞阿丽亚买买提依明屈勇刚谷思颖吴圆圆常军帅
养猪 2020年5期
关键词:规模化阳性率猪瘟

张家瑞,阿丽亚·买买提依明,屈勇刚,谷思颖,魏 其,吴圆圆,李 静,常军帅,李 岩

(1.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2.新疆石河子市石河子镇农林牧办,石河子 832000;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工作总站,乌鲁木齐 830063)

猪瘟(CSF)是家猪和野猪最具破坏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猪瘟也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上报动物疫病之列[1]。CSF在我国也属于一类动物传染病,当前猪瘟疫情多呈现散发且缺乏一定的规律性。CSF隐蔽性强,导致饲养主和卫生防疫部门在日常生产中不能及时发现疫情,再加上对于预防猪瘟疫情的忽视,最终将会因暴发猪瘟疫情而持续影响经济效益[2]。自新疆开始将猪瘟纳入强制免疫计划中以来,暴发性猪瘟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依然会存在免疫效果不佳等因素,所导致潜伏感染型非典型猪瘟的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新疆当地养猪业的发展[3]。疫苗免疫依然是预防猪瘟的重要手段,抗体检测可以为控制当地疫病流行提供参考。使猪群长期保持较高的群体免疫水平,是一种规模化猪场防控潜伏感染型CSF的有效措施[4]。为了解2019年全年新疆部分地区CSF的免疫抗体水平,本试验选择巴州、伊犁、塔城、阿克苏、奎屯、石河子6个地区的6个规模化猪场进行分析,以期为新疆地区猪瘟防疫工作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样品是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分批次采自新疆巴州、伊犁、塔城、阿克苏、奎屯、石河子6个地区,共594份血清样品。其中,哺乳仔猪血清81份,保育猪血清49份,后备猪血清63份,肥育猪血清35份,经产母猪血清279份,种公猪血清87份,共594份血清样品。

1.2 诊断试剂盒和仪器

诊断用猪瘟病毒(CSFV)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北京爱德士元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动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采集样品 选择有代表性的规模化猪场,按照3~5 mL/头的标准,一次性从猪前腔静脉进行血液采集,经无菌保存至石河子大学实验室待处理,随后经过30 min左右的室温静置,待血清析出后,逐管吸取1 mL血清于灭菌的1.5 mL EP管中,分组编码标记,以4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直接进行ELISA检测,也可保存于-20℃条件下备用。

1.3.2 间接ELISA检测法 按照猪瘟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按要求取出CSFV抗原包被板,不做任何前期处理,直接在包被板中将样品血清、阳性对照、阴性对照与稀释液按照50 μL样品血清或对照试剂加50 μL稀释液进行1∶1比例稀释,混匀后置于恒温保湿条件下进行2 h孵育,经过3次洗涤后加入酶标抗体(抗CSFV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物),置于恒温保湿条件下进行30 min孵育,再次洗涤3次后加入TMB底物溶液,置于恒温保湿的避光条件下放置10 min(第1孔开始反应即可计时),加入终止液终止反应并在10 min内用酶标仪以450 nm波长测定各反应孔中的OD450值,据OD450值对抗体水平进行判定。

1.3.3 结果判定 试验有效判定为NCx(阴性对照的 OD450值)>0.500,PCx(阳性对照的 OD450值)阻断率%≥50%;样品阻断率(%)=100%×[NCxA(450)-样品 A(450)]/NCxA(450)。若被检样品的阻断率≤30%,该样品为阴性(无CSFV抗体);若被检样品的阻断率≥40%,该样品为阳性(有CSFV抗体);若被检样品的阻断率在30%~40%之间,该样品判为可疑,需要对其重新检测。计算变异系数(CV)=(标准差/平均数)×100%。若CV≤40%,则抗体水平整齐,免疫效果良好;若40%<CV≤60%,则抗体水平一般;若CV>60%,则抗体水平不整齐,免疫效果不好。

1.3.4 试验数据分析 使用SPSS 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水平

6家规模化猪场共594份猪血清,猪瘟病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5.02%,平均阻断率为(67.77±24.00)%,离散度为 37.05%。6家规模化猪场(A、B、C、D、E、F) 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92.28%、92.00%、93.75%、85.96%、90.36%和 66.89%。A、B、C、D、E 5个规模化猪场的猪瘟病毒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国家规定水平(>70%),且上述猪场的离散度较小。F场的猪瘟病毒抗体阳性率(66.89%)较低于国家规定水平且抗体水平差异性较大。使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猪场猪瘟病毒抗体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果见表 1。

表1 新疆部分地区6个规模化猪场猪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

2.2 不同类别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

哺乳仔猪、保育猪、后备猪、肥育猪、经产母猪、种公猪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00%、65.31%、90.48%、85.71%、92.11%和91.95%。不同类别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后备猪、经产母猪和种公猪的抗体阳性率高达90%以上,保育猪的抗体阳性率最低为65.31%。哺乳仔猪、保育猪、后备猪、肥育猪、经产母猪、种公猪的猪瘟抗体阻断率分别为(58.89±28.37)%、(46.91±28.10)%、(76.28±19.03)%、(59.51±20.50)%、(73.37±20.95)%和(69.45±20.29)%。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类别猪群猪瘟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3 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2019年新疆巴州、伊犁、塔城、阿克苏、奎屯、石河子6个地区的6个规模化猪场中有5个猪场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在国家规定水平(70%)以上,只有1个猪场的猪瘟抗体阳性率低于70%,造成该猪场抗体水平较低的原因有很多,如猪场饲养环境、免疫方法等相关导致免疫失败的因素都会影响猪瘟免疫的效果,应结合猪场的实际生产情况来调整免疫程序。根据刘鸽等[5]研究报道,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合格率达到89.89%,北疆地区所检测的规模化猪场中有87.5%(14/16)的猪场猪瘟抗体阳性率达国家规定水平(70%)以上,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疆北疆地区的猪场猪瘟抗体水平较高。根据覃绍敏等[6]研究报道,离散度的理论数值偏小时(≤40%),也能说明猪场散发猪瘟的危险度小。A、B、C、D、E 猪场的离散度均≤40%,抗体整齐度好,表明其免疫效果良好。仅F猪场的离散度介于40%~60%间,抗体水平整齐度一般,且抗体平均阳性率未达到国家标准,表明其免疫效果较差,建议加强猪瘟免疫防控。

不同类别猪群猪瘟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哺乳仔猪阳性率为75.00%,但保育猪的抗体水平较低(65.31%),表明该类别的猪群免疫效果不好,需要调整为更合理的免疫程序。后备猪、肥育猪、种公猪、经产母猪的阳性率分别为90.48%、85.71%、91.95%和92.11%,表明其免疫效果较好。结合刘功成等[7]研究报道,建议仔猪断奶后进行免疫,并适时加强免疫1次,以确保仔猪进入保育阶段后可保持较高的猪瘟抗体水平。

对于规模化猪场在猪瘟的防控中,疫苗免疫接种仍是一种有效手段,疫苗免疫水平的监测始终起到调整完善各猪场免疫程序的关键作用。根据抗体水平波动情况对免疫接种方案及时做出正确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及时做好疫苗补免与淘汰工作,做到防微杜渐,以确保新疆生猪养殖事业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规模化阳性率猪瘟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病防控策略探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