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速康口服液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0-10-13 12:16王延丽赵清霞刘旭辉侯明杰原海珍
中医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谷草转氨酶口服液

王延丽,孙 燕,赵清霞,刘旭辉,侯明杰,原海珍

(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es,HIV)引起的一种慢性致死性疾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RRT)可改善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1],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药物的耐药性、毒副反应、免疫重建不良等问题突出,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200/μL后,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造成患者死亡。外周血CD4水平是机体免疫状态的最好体现,CD4水平不仅影响机会感染发生的概率,还影响患者预后[2],其与HIV病毒数量呈负相关[3]。研究显示:中草药在提升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有较好效果。然而,目前国内针对HIV治疗的中成药较少。艾速康口服液是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制成的院内经验用方,具有健脾补中、益气养血、化瘀解毒的作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本课题组采用艾速康口服液治疗CD4<200/μL的艾滋病患者58例,观察其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HIV-1阳性、CD4<200/μL的初始治疗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其中男52例,女6例;年龄平均 (37.4±15.1) 岁;性接触传播51例,输血及血制品传播7例。对照组58例,其中男50例,女8例;年龄平均 (37.1±14.8) 岁;性接触传播52例,输血及血制品传播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试验病例标准

2.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4]中艾滋病的诊断标准,HIV抗体初筛阳性并通过western blot法确认者;②CD4<200/μL的初始治疗患者;③年龄18~65岁者;④依从性好,未参加其他药物试验者;⑤临床资料完整者。

2.2 排除病例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病例标准者;②有严重的机会性感染者;③心、脑血管及肝、肾疾病患者;④孕妇;⑤有精神疾病者;⑥年龄<18岁或>65岁者;⑦依从性差,不能配合本研究者。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5]给予一线抗病毒方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由Aspen Port Blizabeth(Pty)Ltd生产,批号A841032,每片300 mg],每次300 mg,每日1次,口服;拉米夫定片(由上海迪赛诺生物有限公司生产,批号AZ15006、AZ15007,每片0.3 g),每次0.3 g,每日1次,口服;依非韦仑片(由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5A15062,每片600 mg),每次600 mg,每日1次,口服。

治疗组给予艾速康口服液(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院内经验方,主要药物组成为红参、黄芪、白术、黄芩、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银花、当归、丹参、甘草等,浓煎,每袋100 mL),每次10 mL,每日3次,口服。

两组均于治疗6个月后判定疗效。

4 观测指标

①CD4+T淋巴细胞计数;②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水平;③治疗期间机会性感染发生率。

5 统计学方法

6 结 果

6.1 两组治疗前后CD4计数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艾滋病患者治疗前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比

6.2 两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肌酐清除率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肌酐清除率对比

6.3 两组治疗期间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对比

见表3。两组对比,经卡方检验,χ2=5.5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艾滋病患者治疗期间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对比 例

7 讨 论

中医学无艾滋病之病名,根据该病的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疫病”“虚劳”“伏气温病”“阴阳易”范畴。本课题组认为:艾滋病是由HIV病毒通过不同途径侵入机体,早期可伏而不发,但病邪不断侵犯机体元气,损伤正气,使机体脏腑功能失调,尤其是脾气虚,健运失职,气血阴阳失和,湿、热、瘀毒等病理产物生成,又作为致病因素导致正气更衰,使机体抗邪无力,聚集在五脏六腑之蓄毒喷薄而出所致。因此,艾滋病发病的始动因素是外感疫毒(HIV),基本条件是正气亏虚,湿、热、瘀毒是关键的病理因素,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疗当以健脾补中、清热祛湿、化瘀解毒为原则。

艾速康口服液具有健脾补中、益气养血、化瘀解毒的功效。方中黄芪、白术补益脾气,气旺则生血,从而达到气血调和、阴平阳秘的效果;紫草、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黄芩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当归、丹参活血养血;甘草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可通过促进T细胞增殖并使其作用增强来提高艾滋病患者 CD4水平,增强机体免疫,促进免疫重建[6-7];清热解毒类中药如黄芩、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均具有抗 HIV 活性的作用[8];丹参、紫草等具有抗 HIV 反转录酶作用[9];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酸和甘草甜素可通过抑制 NF-KB 和 LTR 的结合来抑制 LTR 所调节基因的表达,阻断 HIV 基因的转录[10]。

HAART药物的使用虽然最大程度地抑制了病毒,使患者CD4+T细胞计数能够恢复到正常范围,减少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但同时也增加了肝肾损伤的概率,是造成患者停药的主要原因之一。苏军汉[11]对792例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出现肝损害227例,占总人数的28.7%,表现为血ALT或AST升高。本实验研究也显示:抗病毒治疗后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原因可能与HIV病毒本身对肝脏的感染损害、HAART和其他治疗机会性感染药物的肝肾毒性及AIDS 状态下的身体虚弱、营养不良、贫血等有关,尤其是HAART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影响肝细胞代谢,药物经代谢转化为一些毒性产物,与肝细胞大分子共价结合,引起脂质过氧化和巯基氧化,造成肝细胞坏死或脂肪变性;此外,也可能与本试验存在样本量少有关。然而,治疗后,治疗组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的升高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加用艾速康口服液对肝功能的损伤较纯抗病毒治疗小,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肝损害的发生,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要进一步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明确。有研究[12]显示:经HAART等综合治疗6个月后,肾功能检测指标Ccr、eGFR升高,尿蛋白下降/肾功能改善,说明以HAART 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对 HIV/AIDS合并肾损伤患者有效。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肌酐清除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艾速康口服液可以减少肾损伤的发生,但其结果可能与样本本量少、观察周期短有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艾速康口服液可显著提高机体CD4水平,减少机会性感染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所致肝肾功能损害,在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方面意义重大,具有较高市场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谷草转氨酶口服液
谷草作为粗饲料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草树(散文)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双花保健口服液的制备及对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复合菌剂对干谷草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全株玉米青贮和谷草干草不同比例组合对杜湖杂交肉羊增重、屠宰性能与育肥效益的影响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Systematic Evaluation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in the Treatment of Suppurutive Tonsillitis in Children
听话的小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