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语篇知识破解英语事理说明文阅读理解

2020-10-14 23:41林燕
关键词:阅读理解

林燕

摘    要:语篇知识是语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语言理解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英语高考阅读理解中的事理说明文通常遵循特定的语篇结构和写作手法。在讲解英语阅读理解试题时,教师对语篇的处理要超越词汇、句子和细节层面,走向以语篇为单位的整体教学。

关键词:阅读理解;语篇知识;事理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是英语高考阅读理解中的常见体裁。事理说明文的话题包罗万象,内容抽象晦涩,生词量大且句子结构复杂,设题灵活深入,考查学生提取整合信息、归纳评价内容、推理判断观点等思辨能力,是高考阅读理解试题中的难点所在。本文将结合语篇理论,例析如何运用语篇知识破解高考中的事理说明文阅读理解。

一、语篇及语篇知识

语篇是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载体,为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最充分的情境。语言学习者主要是在真实且相对完整的语篇中接触、理解、学习和使用语言,因此语言学习不应以孤立的单词或句子为单位,而应以语篇为单位进行[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篇知识就是关于语篇是如何构成、如何表达意义以及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如何使用语篇的知识,在语言理解与表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2]26。学习语篇知识有助于分析文章结构,获取主旨大意,区分主次信息,把握写作手法,提高阅读效率,是发展语言能力的基础。

语篇中段与段的关系以及语篇各部分与语篇主题之间的关系,属于语篇的宏观组织结构,控制篇章的主要内容。句子内部的语法结构、词语搭配、指代关系、句子的信息展开方式等,属于语篇的微观组织结构。宏观组织结构与微观组织结构共同建构语篇。不同文体的文章,其语篇的宏观和微观组织方式不尽相同,相对应的阅读策略和解题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了解语篇的宏观和微观组织结构,有助于学生发展语篇意识,提升语篇技能,有效把握语篇的主题意义和具体信息。

二、事理说明文及其语篇知识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知识为根本任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文体。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和目的,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侧重解说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发展过程、功能、作用等,重在讲解“是什么”。事理说明文,也称为议论文的低级模态,旨在阐明抽象事理,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果关系、发展规律、解决办法等,重在讲解“为什么”。

《课标》明确规定的说明文语篇知识内容要求包括:说明文的语篇结构特征;显性、隐性衔接和连贯手段;首段句、主题句、过渡句的作用,位置及行文特征;语篇成分之间的语义逻辑关系;话语标记语的功能及常见用法[2]27-28。《课标》列出语篇知识范围,旨在鼓励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系统地、针对性地渗透这些知识,帮助学生不断感悟并形成语篇意识,逐渐把握说明文语篇特征,不断提高理解说明文的能力[2]28-29。在事理说明文的语篇知识中,对解题有显著帮助的主要是语篇结构特征和说明方法。

(一)事理说明文的语篇结构

高考阅读理解试题中事理说明文的语篇结构通常有两种,分别是“一般—特定”式和“问题—解决”式。

“一般—特定”式事理说明文首先引出文章主题,接着在正文部分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开展具体阐述,最后可能会有总结。例如,2016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D篇,文章首段首句就是全文主题句,指出在不同的文化中,沉默的意义大相径庭。第二至四段分别讲了三种沉默的不同含义。显然,这篇事理说明文符合“一般—特定”的语篇结构。

“问题—解决”式事理说明文的逻辑链可以概括为“situation — problem — reason/result — response — evaluation”。作者首先闡述一种社会现状或背景,接着提出问题,可能会陈述问题的原因或结果,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评价这个问题或者方案。例如,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Ⅱ卷D篇第一段中,作者提到一种社会现象,即陌生人之间没有交流,彼此陷入令人尴尬的沉默。第二段中,作者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即尝试闲聊。第三、四两段中,作者引用专家的话和研究实验证明闲聊的好处。最后作者再次引用专家的话总结闲聊的好处。

以上两种语篇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绝对独立的。它们可以相互融合,组成复杂的语篇结构。教师在讲解阅读理解试题时,若能重视语篇结构知识的讲解,有意识地引导和训练学生分析具体篇章的结构,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文章脉络主线、主次信息、主旨要义和写作意图,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等教学工具,有意识地引导和训练学生提炼出语篇结构,将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内容要点可视化[3]14。

(二)事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1.举例说明法

举例说明法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事物具体化,使文章更生动形象,增强说服力。

【例】2016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D篇

【原文链接】Other cultures may use silence in other ways, particularly when dealing with conflicts among people or in relationships of people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power. For example, Russian, French, and Spanish persons may use silence to show agreement between parties about the topic under discussion.

2.引用说明法

引用说明法引用专家名言、实验数据、文献资料、俗语等,使文章更具体充实,更有说服力。

【例】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Ⅱ卷D篇

【原文链接】“Small talk is the grease for social communication,” says Bernardo Carducci, director of the Shyness Research Institute at Indiana University Southeast. “Almost every great love story and each big business deal begins with small talk,” he explains. “The key to successful small talk is learning how to connect with others, not just communicate with them.”

3.数据说明法

数据说明法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既能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例】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Ⅰ卷C篇

【原文链接】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languages is hugely uneven. Europe has only around 200 languages; the Americas about 1,000; Africa 2,400; and Asia and the Pacific perhaps 3,200, of which Papua New Guinea alone accounts for well over 800.

4.比较说明法

比较说明法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或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例】2016年高考英语全国Ⅲ卷D篇

【原文链接】The ‘if it bleeds rule works for mass media. They want your eyeballs and dont care how youre feeling. But when you share a story with your friends, you care a lot more how their react. You dont want them to think of you as a Debbie Downer.

5.定义说明法

定义说明法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使人们在阅读时能够更加明白理解抽象的字詞。

【例】2020年浙江省1月高考英语C篇

【原文链接】Researchers determined that dads need to practice an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is not authoritarian: rigid, demanding or controlling. Rather, an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 includes some of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children feel warmth and love from their father; responsibility and the reasons behind rules are stressed; children are given an appropriate level of autonomy.

了解事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助于学生破译语篇的微观组织结构,体会作者组织信息的手法,深入解读文本,形成阅读素养。

三、运用语篇知识破解事理说明文阅读理解的真题例析

本文将运用事理说明文的语篇知识,结合高考真题,例析如何有效解答事理说明文阅读理解试题。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Ⅱ卷D篇关注人际交往障碍的社会现象,提出通过闲聊解决问题,并引用专家的话和实验来证明闲聊的好处,最后评价闲聊。语篇遵循phenomenon — problem— reason/result — response — evidence — evaluation的组织结构。为了证明闲聊的好处,作者采用了事理说明文常用的引用(实验和专家之言)的写作手法。

【真题1】32.What phenomenon is described in the first paragraph?

【解题策略】 通过分析语篇结构可知,这篇文章的第一段就是讲述一种社会现象(Weve all been there: in a lift, in line at the bank or on an airplane, surrounded by people who are, like us, deeply focused on their smartphones or, worse, struggling with the uncomfortable silence)。再结合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的问题(none of us start a conversation because its awkward and challenging, or we think its annoying and unnecessary)和解决办法(small talk is worth the trouble),就能准确判断首段中作者描述的社会现象是人际交流缺乏。利用语篇结构知识,学生能够快速定位答案所在段落,结合全文结构,选出最佳答案。

【真题2】33. What is important for successful small talk according to Carducci?

【解题策略】通过题干中的关键词“according to Carducci”联想到文章第三段运用引用的写作手法,大量引用这位专家的话(“Small talk is the grease for social communication.” “Almost every great love story and each big business deal begins with small talk.” “The key to successful small talk is learning how to connect with others, not just communicate with them”),学生可以明确得到答案:成功闲聊的关键是学会如何与人相处,而不仅仅是交流。语篇知识中的写作手法分析,有助于学生快速准确答题,提升推理判断能力。

【真题3】34. What does the coffee-shop study suggest about small talk?

【解题策略】通过题干中的关键词“the coffee-shop study”联想到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实验来证明闲谈的好处(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ose who chatted with their server repor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positive feelings and a better coffee shop experience. Interactions with peripheral members of our social network matter for our well-being also)。与服务员聊天的人显示出明显更高的积极感觉和更好的咖啡店体验,与我们社交网外成员的互动也关系到我们的幸福。利用语篇知识中的写作手法分析,学生能够准确定位答案所在的段落,明确选出答案,提升推理判断等思维品质。

【真题4】35.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解题策略】归纳文章标题的题目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归纳和评价能力,考查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语篇知识,是阅读理解试题的最大难点。在解答此类题目前,学生可先梳理文章的结构和每段话的关键词句。通过分析语篇结构可知,作者在提出利用闲聊解决人们社交困难的问题后,引用了实验和专家之言来证明闲聊的优势。全文的主旨大意即证明闲聊有诸多好处。利用语篇结构知识,学生可以准确概括全文要点,结合写作意图评价选项中的标题,选出最佳答案。

语篇知识既是语篇教学的方法,也是语篇教学的内容,在解构语篇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学习语篇知识有助于学生快速厘清文本脉络框架,构建背景知识,实现从整体结构到具体内容的提取和理解[4]。在讲解英语阅读理解试题时,教师对语篇的处理要超越词汇、句子和细节层面,走向以语篇为单位的整体教学[3]16。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有关语篇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語篇意识,把握语篇特征,从而提高理解语篇意义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梅德明,王蔷.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2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马黎. 新课标理念下研读语篇的实践与思考[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10).

[4] 李福庆. 高中英语语篇教学中常见问题与对策[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9):32.

猜你喜欢
阅读理解
教师评讲英语试卷阅读理解题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思路与技巧
浅析初中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
影响学前幼儿图书阅读理解的因素分析及指导策略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途径探析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做题能力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