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2020-10-14 14:34张泽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学阅读教学语文

张泽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地位十分重要。在教学实践中,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一些困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本文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找到教学困境的根源,使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能够有所提高。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20)05C-0036-02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

(一)素材困境

目前,中学语文教师紧跟教学改革,使教学素材已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本身,教师在不断地丰富教案素材,希望突破书本,给学生展现更多的语文阅读素材。但在此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也会遇到一些素材困境,较突出的是课内素材与课外素材的不全面性困境,例如,长篇幅的课文(如小说、古代史书),一般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课文表现出来的仅是原文中的一小部分内容,而如何通过片面的课文内容使学生通过阅读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思考,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

(二)学习主动性困境

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是现代中学教育中各个学科都会遇到的教学困境。目前,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已经属于一种常态。首先,在课堂上,学生普遍缺乏对语文阅读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其次,目前的教育模式还存有教师为主的倾向性,这就很容易使学生对教师存在依赖心理,阻碍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有效性困境

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一个难点,在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对于教学方法也在进行创新和改进,但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的力度不足。在新教学方法的应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应用较为明显,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不足,在单一的教学方法下,反映的教学疲惫的情况是较为明显的,这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被有效地激发。其二,教师一味地引导学生跟随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语文阅读学习,忽视对于学生阅读方法和应用的培养。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教学素材的选择应契合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教学素材的选择,素材的选择要契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不可过分博取学生兴趣而忽视教材本身。

例如,在《三顾茅庐》阅读教学中,教师所选择的教学素材需要具有以课文为主、服务于课文教学的特点。在对三顾茅庐事件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刘备尊重人才的品质加以解读,首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利用,对小说中人物语言表达、动作行为的句子进行具体分析,如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情节出发,分析刘备诚心诚意、尊重人才的态度。而教师在素材补充上,就可以加入刘备三次拜访的原因,以及诸葛亮出山之后的结果,这不仅使学生对于三顾茅庐的经过更加了解,同时也更加了解了刘备尊重人才的品质。

在原因部分,可以以“知时论世”的思维,加入刘备所处时代背景和境地(投靠了刘表,刘表派刘备去新野抵御曹操)的素材,帮助学生了解三国时代的时局变换,分析刘备需要人才的心理和招揽人才的决心;在结果部分,加入刘备在招揽诸葛亮之后,诸葛亮出任丞相兼三军统帅,刘备将军中大事交给诸葛亮打理,对诸葛亮非常信任的内容。

可见,这種围绕课文内容进行的素材添加,能够使阅读教学更加有逻辑性,教师能更加全面地分析小说的人物特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目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引导的新的教学模式正在慢慢地替代以教师为主的旧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完成以培养学生主动性为目的教学任务。

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教师以个性化为出发点,对阅读内容按照学生个性化喜好、兴趣进行分类,然后基于基础知识学习、人文素养培养进行个性化教学,另外还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语文思维方式进行课文理解和问题思考,使学生能够高效学习。

例如,在以学生为主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多融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大课堂的活跃性,如在散文《背影》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所表现的父爱,吸引学生进入一个表达“爱”的氛围之中,指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引导学生找到父亲对儿子疼爱、不舍的文字。

在教学中,教师可用一些提问来渐进地、有条理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在课文细节赏析环节,先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一共出现“几次”背影,随后引导学生细品这几次背影的出现起到了什么作用,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几次背影出现时,作者流了几次泪,又分别表达了什么感情。问题的设计是可以激发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具有依据的思考的,教师要帮助学生以正确的思维方式来厘清课文的细节。

(三)教学方法应该得到创新和改进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单一性降低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进行创新和改进,对新的、多元的教学方法进行融合,以实现更好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生活化课堂教学、情境式课堂教学、比较式课堂教学等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孔乙己》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呈现现代教育和晚清教育不同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找出两种时代教育的不同之处,并带着这个疑问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在阅读课文之后,通过晚清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对比,学生会对孔乙己时期的封建科举制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基于此,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演,学生在基于时代背景的情境的表演之中,不但能够对全文事件的经过更加熟悉,同时对于课文中的人物、情节也能够产生更深的体验。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困境主要在于教学素材困境、教学模式困境和教学方法困境,这些困境会使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因而,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针对上述三方面进行有效的改良,从而使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芳.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J].神州,2016,(12).

[2]徐云芳.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读书文摘,2016,(22).

[3]杨秀敏.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探[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4]付瑶.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

[5]曾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8).

[6]杨桃.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1).

[7]张宗谦.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思考[J].衡水师专学报,2002,(3).

[8]韩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

[9]袁书华.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讨[J].学周刊,2017,(6).

[10]甘甜,彭豪.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萍乡学院学报,2018,(2).

猜你喜欢
中学阅读教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