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10-15 01:19庄际亮沈光生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易用性线下

盛 晨,庄际亮,沈光生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系,安徽 铜陵 24400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春季学期的正常开学,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响应教育部和安徽省教育厅提出的“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1]及高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作用的号召[2],于3月4日起组织全院337名教师统筹利用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依托“职教云”平台开展线上教学[3]。据“职教云”后台显示,线上开课两个多月以来,平台的活跃度较以往大幅增加,2019-2020第一学期(2019.09.10-2020.01.10)与2019-2020第二学期(2020.03.04-2020.05.31)平台运行数据如图1,所示:

图1 两学期线上活动基本数据对比图

居家线上学习加速了“互联网+教育”实践的整体进程,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便利和教学的创新。接下来,让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与现代网络学习结合的混合模式成为学生未来学习常态。本研究从三方面展开:(1)了解学生居家在线学习行为和效果;(2)掌握学生对混合教学模式接受程度;(3)指出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

1 研究设计

1989年,Davis提出将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4]加入技术接受模型中。本研究中感知有用性指学生在混合教学模式下对学习效果和效率的帮助,感知易用性是学生对混合教学模式难易程度的感知情况,使用意愿是将来学生在接受传统线下教学时,是否愿意使用线上平台。

从居家上教学实施情况出发,问卷内容包括:(1)学生基本情况调查:性别、年级、专业等;(2)居家在线学习情况调查:学生在线学习时长、平台及线上学习优势和不足;(3)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接受度调查: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及使用意愿。此次问卷仅面向学院中接受线上教学的大一、大二学生发放,收回591份有效问卷。

2 学生居家在线学习行为分析

2.1 线上网络环境情况分析

72.93%学生使用WIFI线上学习,21.32%使用手机流量线上学习。而农村地区的30.73%学生表示因家中没有开通WIFI或WIFI环境不稳定,而增加手机流量。

2.2 线上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分析

QQ群因操作简单、普及范围广且能提供网络直播成为使用率最高(88.83%)的线上平台。“职教云”平台因能集签到、教学资源、课后作业、讨论互动等功能为一体成为使用频率第二高(84.26%)的线上平台。钉钉、腾讯课堂、e会学等也被用于线上教学和学习活动中。

与传统线下教学相比,90.02%学生认为线上平台共享的优秀教学视频对学习有极大地帮助。83.93%和74.62%学生认为电子教学课件和教材是纸质教材和资料的必要补充,可以随时查看以跟进课堂进度。

2.3 学生线上学习的优势和不足

线上学习的优势在于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平台资源不仅丰富还能共享,线上教学的形式丰富多样,视频演示直观生动,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等方面。

线上学习的不足除网络卡顿、平台工具操作不便、网络故障外,还包括缺少纸质教材及学习资料、学习平台和工具过多以及一个人在家学习没有学习氛围,缺乏同伴互助和老师督促,学习效率低下。

3 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学习接受度调查

3.1 信度检验

使用SPSS22.0得出感知有用性、易用性、使用意愿这三个维度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均在0.9以上,信度较好,符合实证分析要求。

3.2 效度检验

使用SPSS22.0对数据效度分析,KMO值超过0.9,变量效度较好,符合实证分析要求。

3.3 学生对混合教学模式的接受度统计分析

表1 混合教学模式接受度统计表

表1显示,使用意愿的均值为3.5207,学生已体会到线上学习的优势,对在线教育的接受度不断提升;感知有用性的均值为3.5180,认为混合教学模式促进学习效率和效果;感知易用性的均值为3.5787,大家线上平台操作水平和熟练度都大大提高。

3.4 不同地域学生对混合教学模式接受度的差异检验

表2显示,县城地区的学生,在感知有用性、易用性及使用意愿方面,都显著性高于村镇地区的学生。说明村镇地区网络环境不稳定、网络卡顿的问题影响他们线上学习的整体体验,减低线上学习意愿。

3.5 不同年级学生对混合教学模式接受度的差异检验

表3表明,在易用性和有用性方面,大二学生的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都显著高于大一学生。说明大二学生接受线上学习的时间较长,对平台软件操作熟练度高于大一新生。同时,大二学生也因线上学习时间更久、程度更深,对平台教学资源带来的体验和帮助给予更大肯定,在感知有用性方面高于大一新生。在使用意愿方面,大一、大二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二的实验实训类课程更侧重于对学生专业技能和素养的综合训练,而线上教学的效果不及线下真实实务操作、师生间面对面互动及企业基地实践,降低了大二学生的使用意愿。

表2 不同地区学生混合教学模式接受度统计表

表3 不同年级学生混合教学模式接受度统计表

4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升级方案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5],我国已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高并发状态下的网络稳定性问题、学生的教育评价问题、老师对课堂的监管等问题都对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是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也是让学生主动接纳混合教学模式需要破解的关键问题。

4.1 完善硬件设施和软件资源,为在线学习提供有效保障

首先,政府要关注农村地区学生网络教育资源短缺难题,继续开展网络扶智工程攻坚行动,将资金投入到深度贫困地区,并联合中国移动、电信、联通等企业和社会机构的支持,解决偏远地区学生家庭中无网络、差信号问题,完善配套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网络环境,保证学生线上学习的稳定和流畅。

其次,线上平台机构要加强现有基础平台、优质资源、教学工具、教学应用的建设,同时要开发线上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功能应用。例如“职教云”平台应尽快开通在线直播功能,提供一个融在线学习、自主学习、互动学习、相互交流、教师指导于一体,并有理论知识、实践动手操作可持续发展的大体量平台。

4.2 云端课堂相互结合,线上线下活动互相补充

教师在组织线下统一教学活动的同时,整合利用优质资源,拓展深化线下的分层、分类教学,尊重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发展。将简单的理论知识移至线上,安排学生课前或课后自主学习精品课程、大规模开放课程,为线下的实验演示、技能操作、讨论交流、答疑解惑留有时间。线上、线下活动互相补充,相互融合,并借助新的数字化技术实现个性化、智慧化教育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训练学生职业技能。

4.3 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让混合教学成为学生学习常态

“一个人居家学习缺少氛围”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障碍,说明纯粹的线上学习并非适合所有学生,而传统线上教学早就暴露出“高耗、低效”等诸多问题。融合线上与线下,逐步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课堂教学与线上任务结合,在线下教学设置学习目标、梳理课程框架,课后在线上设置学习问卷或讨论板块,重点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并有针对性的围绕重难点内容布置线上作业,最后将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流程整合,依托线下的课堂环境和线上的网络平台,采取小组交互讨论、场景模拟等具体实践环节,巩固学习效果,实现线上线下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易用性线下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政务软件易用性评测探究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中级财务会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析
基于微信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
基于网络资源的“线上+线下”双向互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
老年人家电产品易用性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