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供应链金融在国有基建企业的应用

2020-10-20 09:30董旌瑞邓哲非杨卓林中交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北京100027
商业会计 2020年18期
关键词:信用风险债务供应链

董旌瑞 邓哲非 杨卓林(中交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7)

2020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加强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金融服务的通知》 (银保监办发[2020]28号),支持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为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国家或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重要保证。从目前各省市披露的重大项目清单来看,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额高达5.9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3 313个,数量占比39%,细分投向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环保、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以国有大型企业为代表的基建行业如何基于新兴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将信息共享、商业信用、金融服务在构建的金融生态圈中加以应用,将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基建行业开展供应链金融现状

(一)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目前,基建企业通常采用预付账款模式进行融资,应用范围主要是中小企业对建筑原材料集中采购阶段。由于基建产业链上游的原材料行业仍处于产能过剩阶段,对于基建行业而言,企业已存在一定的垫资施工和工程款拖欠,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是目前形势下金融机构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通过基建行业核心企业为下游企业提供担保,既有助于减轻中小基建企业的资金压力,又有助于上游企业产能出清。例如冀东水泥在2010年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中国银行合作,与北京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开展预付账款融资业务。

(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目前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和中国电建等大型央企,纷纷响应国家号召,整合系统内外部资源,完善金融产业链,通过成立新型产融结合的保理公司,提供市场化、产业化、线上化融资服务的供应链金融综合解决方案。保理公司依托央企庞大产业背景,顺应产融结合战略要求,以真实贸易为背景、风险控制为前提、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为基础,为集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融资服务,促进金融生态圈体系的和谐共荣。

(三)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建筑+供应链金融”观念的不断渗透下,保理公司、商业银行以及各类信息服务商正建立“金融机构+核心企业+供应商”模式的线上金融信息服务平台,通过“E信”电子票据的在线金融产品作为流转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与传统的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相比,该类产品具有可持有、可转让、可分拆、可贴现等特点,目前比较成熟的产品有电建融信、铁建银信、中企云信、中航航信以及建行E信等。

此外,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得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推动了行业信息共享机制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许多原来的建筑行业信息服务商借此机会成功转型为B2B建筑电商平台,通过产业链将其中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联系起来,同时引入金融机构,为供需双方提供线上融资和结算服务,比如筑集网、广联达和国信贷等网络平台。

(四)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模式

2018年6月,中铁建商业保理银信供应链资产支持票据成功发行,该产品以铁建银信平台保理资产为基础,发行总规模15亿元,作为全市场首单循环购买结构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助力中小企业参与直融市场,有效降低融资成本。2019年1月,中建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的储架规模50亿元供应链金融资产支持证券项目,不仅融资利率是建筑行业新低,也是国有企业代理人模式的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业务首单,为其他企业的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意义。

二、新兴供应链金融实施方案

(一)新兴供应链金融业务总体思路

结合目前基建行业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实践经验,开展新兴供应链金融业务应采用“供应链金融实体公司+线上运营平台”结合的方式开展。供应链金融实体公司,主要作为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运作载体,通过提供专业化、差异化商业保理服务,促进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共赢。线上运营平台,主要作为提供供应链金融信息的服务载体,通过应用互联网等领先金融科技手段,搭建形成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业务运营体系,完成各类资源和信息有效整合,精准提供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

(二)新兴供应链金融平台核心功能

1.统一数据共享标准。杨中华(2013)、吴少滨(2018)等研究发现,数据的标准化和实时传输不仅可以有效保障供应链中信息的有效性和及时性,还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有利于供应链金融的各个参与方时时获取决策信息,提升供应链整体的运营效率。基建项目因其建设过程中涉及众多参与方,导致行业供应链的信息共享程度影响了行业发展效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基建行业的引入和使用,为提升行业供应链信息共享提供了数据标准化方案。因此,国有基建企业作为基建行业的龙头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在搭建线上信息平台时,首先应基于BIM技术信息平台,建立标准统一、软硬件兼容的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实现与业务系统、信息管理系统、ERP财务系统、金融服务系统的互联,打破企业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统一标准化和平台化,实现供应链金融信息在一体化网络闭环内运行,实现基建企业从项目获取、订单管理、支付结算、融资的全流程管理,保障信息流的通畅,提升信息共享水平和价值。

2.完善风险管理及信用评级体系。供应链金融作为一项新型的融资模式,引入大量上下游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参与,虽然较大程度上转移和分散了原有单一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但是由于供应链参与方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各参与主体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却忽视了相关的风险防范,导致融资风险案件时有发生。因此,国有基建企业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通过在线上平台建立健全信用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加强对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和防范。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绝大多数学者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都会综合考虑到申请企业资质、核心企业资质、融资项下资产情况、供应链运营状况四个方面。

3.债权债务优化高效。就供应链金融业务本身而言,其提供资金服务解决的不仅是应收账款的变现,同时也解决了应付账款的拖欠,因此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来看,供应链金融本质上是解决企业间债务清算偿付的问题,优化了供应链条企业的债权和债务。从这点来说,开展供应链金融对国有基建企业的债权债务管理效率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债权和债务的源头出发,新兴供应链金融线上平台对其优化主要分为:债务抵付和债权流转。债务抵付即基于企业间大规模的债务网和复杂的债务关系,根据优化算法在系统平台进行统筹清理,实现债务的最大抵付。债权流转即在平台上将债权债务标的转化为标准化、规范化的电子确权凭证,通过在平台内不断向上游企业拆分和转让,实现债权债务的清偿。

三、新兴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场景应用——以C集团为例

C集团是一家以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装备制造、城市综合开发等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其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正由保理业务为代表的线下供应链金融阶段向以金融信息系统平台为代表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阶段和以发行ABS/ABN产品为代表的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阶段发展。本文在新兴供应链金融总体思路和核心功能的基础上,探索C集团新兴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场景应用。

(一)债务抵付

债务抵付即通过信息平台对企业债权和债务进行匹配,最终以债权和债务互抵的方式进行清理,陈淑珍(2016)提出基于正/逆向债务链的债务网优化算法,将企业间债务关系全部转移至正向和逆向两条债务链,可以最大程度地简化企业间的债务关系,提升清理效率。

本文借鉴正向/逆向债务链的算法,以C集团截至2019年6 月底开展的20家二级公司上年度逾期清欠数据为基础,演示算法过程,对比分析各企业债务变化情况。20家二级公司间相互债务关系和金额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企业负债总额最少为50万元,最高为28 204万元;企业应收回的债务额最少为82万元,最高为15 632万元:子公司C1净欠债务最多,为25 749万元;有一半以上企业净债务为负,即存在大量应从其他单位收回的款项,最高达 11 113 万元。

表1 初始债务统计

根据算法对企业间债务进行转移,得到汇总正向债务链和汇总逆向债务链,对冲后正向债务链被分为两段子链,同时对债务子链不断分解,得到简化债务矩阵,如表2所示,企业间债务由80笔减少至23笔。

依据表3,企业总债务最低减少了50万元,而子公司C2的总债务减少了11 090万元,各企业累计债务总额减少了42 086万元,简化幅度高达50%。企业间的中间债务全部被移除,有40%的企业债务被完全抵付,在简化的债务网中为最后债权人,其他企业则为最后债务人,企业间错综复杂的债务关系变得清楚、直接。

表2 简化债务统计

表3 各单位总债务变化情况

(二)债权流转

确权凭证流转,即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平台开具初始标准化、规范化的电子付款承诺函。该业务模式即前文提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E”信模式。通过核心企业对其进行确权,明确凭证的债务人责任、交易价值、交易期限等事项,并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不断地向供应链的上游企业进行转卖。在流转过程中,确权凭证本质上可以认为是买卖双方的交易合同,而非商业票据。由于确权凭证是基于互联网上的电子票据,不仅具有可多次拆分、多级流转的特点,还解决了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的追踪难、贴现难的痛点。供应链金融平台通过时时获取交易信息,不断更新凭证的所有权和偿付责任,金融机构可在平台上与核心企业签订信贷协议,核心企业通过将闲置的授信额度流转,帮助中小企业改善融资困境,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具体见图1。

图1 C集团“E信”模式流程图

假设C集团子公司C21分别同供应商甲、乙、丙存在采购合同关系,并且按照合同约定付款期限为确认收货验收合格后6个月付款。随后,供应商甲、乙、丙分别于2020年3月向核心企业提供了建筑生产材料。在确认收货并验收合格后,该公司分别在电子信息平台上确认了对三家供应商的偿付信息和结算期限,并开具了电子确权凭证。对于甲供应商,如果此时面临资金周转压力,有强烈的融资意愿,可在确权凭证开具当日向平台签约的金融机构申请融资,提前回流货币资金,缓解资金压力;对于乙供应商,如果没有资金压力,也不存在融资需求,在收到电子确权凭证后,持有到期即可,按约定的结算时点即2020年9月可获得现金;对于丙供应商,如果需要向其上游供应商丁支付货款,而丁也恰好是平台的会员企业,那么丙在收到电子确权凭证后,可以将其拆分一部分出来,转让给丁;对于丁供应商,在收到转让的电子确权凭证后,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和融资需求,选择同金融机构变现、持有到期与核心企业结算或者继续拆分转让给其他供应商。

图2 多级确权凭证流转示意图

(三)信用评级

本文参考和借鉴了现有文献中关于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指标体系。需要强调的是,信用风险评价及信用评级不应仅考虑核心企业外的上下游合作机构,核心企业内部单位也应该纳入评价及评级范围。这是因为基建行业核心企业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是基于和利用核心企业特别是集团信用等级资源,而底层交易却是由集团下属的内部单位与外部上下游合作机构形成的,如果单一关注外部风险管控而忽略了内部责任划分,在实操中必将影响到内部责任主体的参与责任感,久而久之将导致核心企业整体信用风险上升。

本文探讨的新兴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主要通过核心企业的统一管理平台公司和线上平台开展,对参与各方的信息共享标准要求很高。因为各方信息透明度越高、信息可用性越强,才能更利于风险控制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更有含金量,整体压减授信资金方的风险顾虑,也能将风险从单一依赖核心企业转移到关注供应链整体风控水平。因此在构建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时,还需要考虑信息化水平对信用风险的影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资本市场如交易所、银行间交易协会等对核心企业应付账款的(即供应商应收账款)产品评级主要关注核心企业即发行方的自身信用评级,因此从业务开展契合度来看,核心企业C集团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指标评价体系还应参考市场专业评级机构在进行产品评级时采用的方案来设计,从源头保障产品低融资成本水平。

本文借鉴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同时考虑了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影响,剔除了部分重复自相关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基建行业供应链管理和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构建出了基建行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名称及说明如下页表4所示。

在构建了基本评价指标体系后,要实现对信用风险的最终评价还需要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及建立评估模型确定信用风险大小。一方面,影响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数量较多,有3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且它们之间具有递阶层次关系;另一方面,这些指标包含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有些指标信息明确,有些指标信息不完全明确。

表4 C集团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指标评价体系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建议采用专家打分和专家评价法来确定各指标得分和权重。即邀请国内高校的学者、金融机构从业者、第三方评级机构以及集团专家组成评价小组,对各类指标进行打分,如可将评价指标按不同水平划分为5级,由好到差分别赋值5、4、3、2、1分,最终将评价供应链金融信用状况取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五个等级。各指标打分示例如表5所示。

表5 C集团供应链金融信用评价指标打分体系(示例)

(四)额度分拆

核心企业可以利用在供应链金融平台建立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获得上下游企业的数据信息,完成对准入企业的信用评级,建立企业数据库,对供应链节点企业进行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同时,核心企业通过集团增信的方式,同金融机构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获得充足的授信额度和有利的贷款条件,并通过向上游企业让渡闲置的授信额度,根据企业数据库的信用评级确定融资利率,在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和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通过差别利率定价为自身创造收益。

假设以C集团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注册12家核心企业成员单位,通过集团增信的方式,合作银行同核心企业签订协议,约定每家单位授信30亿元人民币的额度,并享受中国人民银行基准贷款利率下浮20%的协定利率。根据平台确定的企业信用风险等级,将上游供应商分为A类、B类和C类三类等级。按照各自的风险等级类别规定:A类供应商获得授信额度15亿元,融资利率为银行协定利率上浮20%;B类供应商获得授信额度10亿元,融资利率为银行协定利率上浮40%;C类供应商获得授信额度5亿元,融资利率为银行协定利率上浮60%。

假设协定利率为4%,贷款期限1年,假定供应商均选择提前融资货款,并将额度使用完毕,通过测算,平台累计赚取利息差价4.8亿元。测算结果见下页表6。

四、结论

随着互联网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供应链金融在各个行业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既为上下游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助力企业盘活资产,又通过产业链各方的共同参与,促进产融结合,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协同发展。

本文首先对基建行业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提出新兴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总体思路,对基建核心企业通过信息共享、信用风险管理和债权债务优化在供应链金融的作用机理进行阐述,最后以C集团为实践案例,对企业债权债务优化的实现路径、企业信用评价指标的体系构建、核心企业的信用转移等场景应用进行了仿真模拟,为基建企业开展新兴供应链业务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思路建议。

表6 核心企业授信额度分配及息差测算表

猜你喜欢
信用风险债务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级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级研究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不知情配偶是否应承担另一方因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形成的所谓夫妻共同债务?
债务危机离我们有多远?
产品可靠性与供应链集成优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