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心脏介入中心信息化解决方案探讨

2020-10-20 10:16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结构化科室心脏

王 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设备材料处,上海 200032

1 需求分析

中山医院心脏介入中心已于2015年进行了改造升级,随着新导管室投入使用,患者数量也与之增长;同时,大量的病例数据,包括患者信息、检查信息、影像数据、手术信息等,以及科室手术流程上人工干预带来的不便,为科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又因为介入手术流程、数据的特殊性,医院已有的信息系统已经很难满足科室需求。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构建专门针对介入手术的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为介入手术医师、护士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理顺和规范工作流程,提高效率,改进质量,提高设备及病床周转率[1]。

2 方案设计

本方案设计主要目的是通过高质量保存珍贵的结构化的临床病例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医疗影像、文字数据,建设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提高科室和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形象。

首先将心脏介入中心的心血管数字化系统与院级HIS、PACS、EMR等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同时将各种介入所需的影像设备包括IVUSOCT等,通过标准化接口接入系统中,自动采集影像数据;其次,建立科室强大的专科病例信息数据库,将HIS、PACS、EMR等系统中的数据自动采集到数据库中;最后,建立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构建数字化手术流程管理系统,实现了手术流程标准化、规范化,避免患者信息录入人工干预。

3 应用效果

3.1 CV-NET心血管数字化系统与院级HIS、

PACS、EMR等系统进行数据对接

在系统引入之前,对于某个患者,他的信息分布存放在医院各个信息系统中,更多的是数据碎片的形式,通过系统对数据的抓取、整合、集成,使介入中心的医师在一台电脑上实现查阅各个环节上全面的、海量的临床数据,便捷的一站式查询、关键词搜索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主要的目的获取其他系统中已有的结构化数据,实现术前诊疗数据的自动抓取,也储备为重要的科研数据,这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关联性,同时更加方便对数据进行质控。

3.2 建立科室强大的专科病例信息数据库

将零散的患者信息分术前、术中、术后三部分分类记录,提供介入学科多病种病例信息数据库,以专业性、结构化为特征,并且提供功能强大的病例检索功能,提供图文一体结构化报告形式,任何的输入项都能成为查询项,使科室科研工作变的更高效,有强大的数据库进行支撑,大大缩短科研数据收集、筛选和挖掘的时间。

3.3 系统具有各种设备接口和标准,融汇介入手术

需要的大多数影像设备

IVUS/OCT等,大大改善科室对于影响的管理、应用能力。使多类型设备检查和手术影像有效关联,实现术前综合影像诊断评估和术中多数据手术支持,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产生概率,见图1。

图1 多维图像融汇界面Fig.1 Multi-modality imaging procedure appointment interface

3.4 建立数字化手术流程管理系统

实现了手术流程标准化、规范化,避免患者信息录入人工干预,保证患者信息便利性和准确性,实现手术追溯。实现患者预约、到检、医患沟通、手术信息发布、术中事件记录、耗材管理等全流程自动化,简化手术流程,节约开支的同时,提升科室管理水平。

3.5 视频转播、手术示教

通过一次采集导管室所有视频信号,规范化布线,定期调试设备等,帮助医院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稳定工作流程,为日常内部会议、远程学术会议、区域互联互通等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视频转播保障,见图2。

4 讨论

通过优化流程效率、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成功率、提高病床周转率、提高临床经验积累效率。高效的手术过程管理可以实现患者的预约、手术预约信息及患者信息自动获取,灵活安排手术场地、手术设备、手术时间、台次等,方便快捷地对手术室人员进行手术配合安排,并对手术过程进行监控,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完善成本核算、清晰的耗材使用、全面地手术记录的目的[2]。

对科室进行宏观管理、医疗质量控制、效果和质量的评估预测。统计数据来源于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数据实现跨领域综合分析,管理者与医者从整体上面掌控关键问题和分析原因;数据分析灵活,海量的历史数据采用的“自动式”分析和利用,可对数据进行多角度展现,从而达到有效对医院运营效率,质量,绩效进行监控和跟踪的目的[3]。

建立功能化影像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影像后处理技术对影像进行定量分析,使临床诊断由经验化向科学化过渡[4]。通过多类影像后处理分析工具,帮助医师进行图像的定量分析,进行术前手术评估,使医师细致了解患者病情;通过自动套用结构化报告模板,自动生成包含手术方法、造影过程、治疗方式、耗材药品等全面手术信息的结构化手术报告,实现术中多数据整合,全面支持手术工作。

图2 介入中心视频整合平台Fig.2 Intervention center video integration platform

5 展望

在未来的心脏介入中心建设过程,可以基于5G互联网应用,为医院心脏介入中心发展提供更多可能,如云手术实况转播、云手术远程指导、云在线视频教学、云介入问诊、云远程咨询、云介入会诊、云影像浏览、云三维影像重建、云高端影像后处理、云术后病历随访、云结构化报告、云大数据分析、云AI智能诊断等。同时也可以为多中心、医联体的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撑[5]。

在当前背景下,介入学科不断发展,检查设备不断优化与升级,数据记录日渐规范和严谨。专业、稳定、闭环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对于现代化心脏介入中心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心脏介入中心的“信息化软实力”会越来越强。

猜你喜欢
结构化科室心脏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