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皆见世界

2020-10-20 05:47谭嘉慧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蝼蚁事情人类

谭嘉慧

王羲之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的刘亮程就是一个“俯察品类之盛”并自得其乐的人。他常年居住在黄沙梁,天天和弱小的生命、事物打交道,观察它们,发现它们,体味它们,他发现了万物本身所具有的灵性和独特的大千世界。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最大的事情》,又蕴含了作者哪些发现和思考呢?

最大的事情

一年中我们在地里忙上一个月(一辈子在村里也就住几十年),把麦子打掉,麦草扔在地边,便走了。不管活儿干没干完,都不是我们的事情了。

老鼠会在仓满洞盈之后,重选一个地方打新洞。也许就选在草棚旁边,或者草垛下面。草棚这儿地势高、干爽,适合人筑屋、鼠打洞。麦草垛下面隐蔽、安全,麦秆中少不了有一些剩余的麦穗麦粒足够几代老鼠吃。鳥会把巢筑在我们搭的草棚顶,在长出来的那截木头上,涂满白色鸟粪。野鸡会从门缝钻进去,在我们曾经睡觉的草铺上,生几枚蛋,留一地零乱羽毛。

这些都是给下一年来到的人们留下的麻烦事情。下一年,一切会重新开始,剩下的事将被搁在一边。

如果下一年我们不来。下下一年还不来。

如果我们永远地走了,从野地上的草棚,从村庄,从远远近近的城市。如果人的事情结束了,或者人还有万般未竟的事业,但人没有了。再也没有了。

那么,我们干完的事,将是留给自然最大的事情。

别说一座钢铁空城、一个砖瓦村落,仅仅是我们弃在大地上的一间平常的土房子,就够它们多少年收拾。

草大概用五年时间,长满被人铲平踩瓷实的院子。草根蛰伏在土里,它没有死掉,一直在土中窥听地面上的动静。一年又一年,人的脚步在院子里来来去去,时缓时快,时轻时沉。终于有一天,再听不见了。草根试探性地拱破地面,发一个芽,生两片叶,迎风探望一季,确信再没锨来铲它,脚来踩它。草便一棵一棵从土里钻出。这片曾经是它们的土地已面目全非,且怪模怪样地耸着一间土房子。

草开始从墙缝往外长,往房顶上长。

而房顶的大木梁中,几只蛀虫正悄悄干着一件大事情。它们打算用七八十年,把这棵木梁蛀空。然后房顶塌下来。

与此同时,风四十年吹旧一扇门上的红油漆。雨八十年冲掉墙上的一块泥皮。

厚实的墙基里,一群蝼蚁正一小粒一小粒往外搬土。它们把巢筑在墙基里,大蝼蚁在墙里死去,小蝼蚁又在墙里出生。这个过程没有谁能全部经历,它太漫长,大概要一千八百年,墙根就彻底毁了。曾经从土里站起来,高出大地的这些土,终归又倒塌到泥土里。

但要完全抹平这片土房子的痕迹,几乎是不可能。

不管多大的风,刮平一道田埂也得一百年工夫;一只随意弃在塘边的碎瓷碗,三百年后依旧会硌疼一只野鸭的蹼掌;一个从空中飘过的白色塑料袋,也许会造成千年后野地里一只兔子的死亡;一根扎入土地的钢筋,带给土地的将是永久的刺痛,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消磨掉它。

除了时间。

时间本身也不是无限的。

所谓永恒,就是消磨一件事物的时间完了,但这件事物还在。

时间再没有时间。

(作者刘亮程,选自《一个人的村庄》)

刘雯文:我们常说,时间永恒不灭。可是让时间永恒的并不是时间本身,而是在时光里活跃的万事万物,是我们留下的痕迹,是那朴实温暖的茅草屋,是风穿过枝丫发出的细声碎语……时间它从来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舞台,也是我们的栖身之处。时光里的一切都持有一份灵动,恰如王安忆说的那样,“哪怕是世界上的微尘,太阳一出来,也是有歌有舞的。”愿给光阴以记忆,而不是给记忆以光阴。

蒋凯伦:闭上眼睛,认真感受,我已经进入了大自然的世界。这世界很奇妙,看不到人的踪迹,只看到大自然里动物与动物间的友好相处,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小虫子在地上窜来窜去,老鹰在天空翱翔……这简直是天然的画卷啊!

黄佳誉:自然万物都是有周期规律的,荒废的东西很快又会被新的东西掩盖,但再多的更替也掩埋不了人类生活的痕迹,它们被分解被拆散,却依旧倔强地宣告着自己的存在,与美丽的自然一起,组成一幅画卷。

阮玉莹:细细读完这篇文章,我心中添了一份对大自然的愧疚。感受得到作者的心痛似乎就在一层蝉纱里,呼之欲出,却又没有直接道出。时间能打磨尽很多事,也许不久后人们就不会记得,在2020年的开端,最大的淡水鱼“长江白鲟”灭亡,但是遗忘的尘沙就能盖住那冷酷残忍的血迹吗?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对人类而言就那么难吗?倒塌的旧屋,会是未来自然的样子吗?墙缝里蝼蚁的模样,会是未来的折射吗?其实,这些命运,都把握在人类自己的手里。

丁雨萱:伟大的事情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拥有感动人的地方。就如大自然一样,随着时间沉淀下来的一切,都是大自然中伟大的存在。哪怕是十分微小的小草,也可以成为靓丽的风景。

李博嘉:大自然有属于自己的规律与法则,没有人能改变,也不可以改变。当规矩被打破时,时间会给出答案的。

毛婉婷:对于目前的地球和我们来说,什么是最大的事情?我认为是环境问题。我们随手扔下的塑料袋,修筑房子时随手插入土地的钢筋,这些无心之举,却在未来的多少年里,都会给某些物种带来极大的伤害。作者以另一种视角描述了环境问题,并且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和动物,引发我颇多的思考。

李欣燃:这是自然的世界,作者通过动物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的庞大,甚至推倒一座土房也是难以完成的任务。而人类呢,从这里到那里,建一栋房,造一条路,一切看起来是多么简单,这样的生活又是多么的逍遥自在!人类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却给自然带来了无法弥补的破坏。

秦佳婕:文字朴实,情节接近于无,但乡愁却荡漾在平淡的故事里。通篇未出现“孤独”二字,可是那一个个方块字浸染了无比萧索的离愁和思念,落寞的思绪,孤单的影子,怎么也挥之不去。人们年轻时无法理解老屋、老树、老牛、老狗、老人的情绪,只能揣测,或者干脆无视。而最终,人归尘土,落叶归根,老来才顿觉悲伤,无以为继。村庄,也在滚滚浓烟与呛人味道里失去了原来的模样。直到有一天,它只存在于老人的记忆里……

古柏尧:作者用陈述的语气,深沉而平静地描述了一个人类消失了的世界,举的例子非常贴近生活,让人在阅读的时候真实地感受到万物的厚重和时间的力量。

猜你喜欢
蝼蚁事情人类
蝼蚁与神
聪明的蝼蚁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谁变成了人类?
把事情写具体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无缝人生
可怕的无缝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