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美术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探索

2020-10-20 06:10张星婷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美术初中

张星婷

【摘  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美术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教师不仅要重视给学生理论知识、绘画技巧的讲解,还要给学生提供美术学习的元素,帮助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的美术成绩只是一种考查形式,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作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維实际。本文就从当前初中美术的教学理念出发,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做几点分析,以推动美术课堂的教学进程。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评价;课堂方法

初中生往往都具有较强的探索欲,对美术这类艺术性的学科充满学习兴趣,但缺乏实际的学习经验。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美术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创造更理想的个性化教学平台。尤其是在新时期背景下,初中美术教育主要体现在工艺性层面,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都有要求。只有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出发,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扩展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注重教学评价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意识

美术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为了挖掘学生的艺术潜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就要通过美术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做出适当调整,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意识。在发展性评价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是美术创作的主角,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实施发展性评价,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美术创作意识。美术这门学科,具有时代性和元素性,只有科学、适合的方法,才能带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将发展性评价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当学生以一种“放松、愉悦”的心情去进行美术创作时,才能把自己内心思想情感充分表达出来,提升自己的想象与表达能力。比如,在进行《故乡的小河》这一美术作品的创作时,我们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为其作品提供总结性评价,让孩子们树立绘画的自信心。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创作爱好,画出来的小河也有不同的特点。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优势。

二、引入教学评价的内容,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思维

“绘画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方式”,这句话是非常有教学意义的。尤其对于各方面还不够成熟的初中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对学生各方面变化给予时刻关注,落实沟通交流的过程。有的学生性格孤僻,极易受到家庭、社会的影响。教师在实施发展性评价过程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主”的原则,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思维,为其个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在写生课上,带领学生到野外郊游,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创作。如果学生对美术课堂中的模式存在疑问,也要及时和老师沟通,师生共同制定更加有效的教学计划。

教师毕竟比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经验,应全面收集学生的具体表现,并做好教学记录,以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初中生大都形成了独立的思维,只是缺乏学习经验,遇到困难时不知道怎样解决。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引导学生正视自身的学习状况,遇到困难及时解决,遇到困惑及时和老师、同学交流。有的学生美术创作能力较强,教师要给予表扬,以促进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积极性,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完善教学评价的模式,锻炼学生的美术学习技巧

教与学本身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锻炼学生的美术学习技巧。如果学生缺乏创作热情,我们可以引入一些赏析课,比如《外国肖像画赏析》,让学生认识什么是肖像画,明白肖像画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最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合作”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让学生互相推销自己喜欢的作品,能够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记忆力,锻炼学生的美术学习技巧。教师也要多提出课堂问题,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比如“请谈谈你对《蒙娜丽莎》这幅肖像画的认识”等,都是有价值的课堂问题。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教学特征,而美术注重的是“美的表达”和“美的刻画”,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参加美术竞赛活动,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获得更理想的教学评价效果。美术是一门多元化的学科,作业只是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最终的评价结果。教师应当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提高,培养学生艺术的审美素养。很多经典的美术作品,都具有感染力,我们也可以加入到课堂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比如《清明上河图》《步辇图》等,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华美术文化的时代精髓。从本质上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接收能力,与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分不开。为了给学生美术创作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要注重教学评价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意识,通过各种网络题材,引入教学评价的内容。初中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只有从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出发,才能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思维,有效锻炼学生的美术学习技巧。当学生意识到自身学习的主体性,就能配合教师的教学管理,在美术课堂上得到放松和自由。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美术初中
美术篇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