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学分析

2020-10-20 06:15徐平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阅读小学语文课堂

徐平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做好课内、课外的衔接教学十分重要,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阅读的重要性,通过课内、课外的阅读衔接,保证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

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十分重要,而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将阅读教学局限在课堂上,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度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阅读效率普遍比较低,学生也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课内、课外阅读衔接的重要性,将学生的课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做好课堂内外衔接十分重要。但是,课内外衔教学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高。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不高,学生不会主动在课外阅读书籍。其二,课外阅读氛围不浓。想要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还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但是,课外阅读氛围不浓厚,导致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不高。其三,课外阅读方法比较单一。课外阅读也属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学生需要掌握课外阅读方法。但是,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技巧不足,阅读方法也比较单一,导致课外阅读效率比较低。

二、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学出现问题的原因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内外阅读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更好地保证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实施。一般来说,造成课内外阅读衔接问题的原因主要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教师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课内外阅读衔接的重要性等。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依然比较落后。教师容易将大多数精力放在课堂阅读上,对课外阅读多有忽视,课内外阅读的衔接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有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课内外阅读衔接的重要性,但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时常忽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致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普遍不高。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自制力差、活泼好动、喜欢趣味性高的内容,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很多学生难以完成教师的任务,课外阅读兴趣和效率普遍不高,导致课内外阅读衔接出现问题。

三、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引入多样化阅读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习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学习内容,而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想要实现课内外阅读衔接,教师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入多样化阅读形式,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效激发出来,让学生真正热爱课外阅读。教师在引入多样化阅读形式的时候,还需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保证所选的课外阅读形式更加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参与到课外阅读教学中,提高课外阅读效果,实现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例如,教师可以对阅读评价机制进行改革,在阅读评价中,多选择一些趣味性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来,当学生阅读一本书后,给学生贴上一颗小星星,并对获得星星数量比较多的学生予以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奖励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多开展实践性课外阅读活动,包括“故事会”“读书交流会”“亲子读书”“好书分享”等,通过这些方式,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出来,使学生真正热爱阅读,同时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二)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很难真正爱上课外阅读,阅读效率普遍不高。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从而将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激发出来。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同时灌输“多读书、读好书”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教师还需要重视亲子阅读,让家长加入课外阅读,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减少学生语文作业数量,布置班级读书角,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书籍放在读书角。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书籍,摆放在读书角供学生自由阅读。此外,教师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明白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保证课外阅读效果,实现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三)注重课内外阅读结合,做好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师要注意将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来,做好阅读方法的指导。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课内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魅力,热爱课外阅读,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例如,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将一些阅读方法融入其中,包括精讀和略读相结合、自读和听读相结合等。教师在选择课外阅读文本的时候,也需尽量选择符合小学生需求的文本,将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出来,从而让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课外阅读。此外,一些阅读文本中容易出现成人化的词语,而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这些成人化的文本理解难度较大。这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包含成人化语句的文本,针对文本中出现的成人化语句,培养学生理解成人文本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和感悟。教师通过将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更多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

综上所述,做好小学语文阅读课内外衔接,能够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引入多样化的阅读形式、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做好阅读方法的指导等方式,将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出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杨晶. 学海无涯“读”做舟——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与整合[J]. 当代教研论丛, 2017,25(2):55-56.

[2]胡永霞.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的策略分析[J]. 课外语文, 2017,17(10):122.

[3]段潋. 借课内阅读叩开课外阅读的门[J].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6(4):21-22.

[4]王小英.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加强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效整合[J]. 新课程, 2019,28(8):56.

[5]陈云, 王海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渗透路径[J]. 中华少年, 2018,33(8):105.

猜你喜欢
阅读小学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