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分层练习的设计

2020-10-20 06:10钱娟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钱娟

【摘    要】  “核心素养时代”早已悄然来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分层练习设计中,教师要尽量从各种角度深刻反思与深入探究,逐渐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把全面提升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改革的新目标。数学教师不能单单只向小学生讲授课本知识和灌输文化思想,更要重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为往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分层练习

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思维与认知等都不是十分成熟。数学,对小学生而言就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假如数学教师仍然还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造成小学生不能对数学科目产生学习兴趣,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从而导致学生完成课后作业都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这一现象,并对此进行了数学作业分层练习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他们能更全面、更健康地发展。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分析小学数学分层练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分层练习的优化设计,希望能给予广大师生朋友们一些参考,具体如下:

一、对小学生进行合理分層

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知识结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及个性特点等,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对小学生实行分层时要对学生有着深入的了解,结合他们不同因素施行正确分层。在进行分层测试时,应当确保客观性与公正性,不能太过片面,更不能只停留在表层,而需要向更深入的层次考虑。例如,考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等方面。在经过多次测试后,才对学生施行科学分层。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在数量与难度上进行划分,首先为一些学习能力缺乏、习惯较差、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C层次学生)设计一些较为简易的基础练习题,让他们不断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其次为学习习惯好,接受能力缺乏灵活性,基础中等的学生(B层次学生)设计的练习题,应在基础练习题的基础上加以适当调整,增加相对的难度,让他们慢慢向高层次的题目挑战;最后对于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习惯好的学生(A层次学生),应减少反复进行基本题型的训练,而添加一些全面综合性的习题。例如,在讲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为C层次的学生设计基础习题:盒子的长度是30厘米,宽度是20厘米,小朋友能算出这盒子的面积吗?而为B层次的学生设计变式习题:一块地的面积为50平方米,宽度是5米,那么长度是多少米呢?为A层次的学生设计综合习题: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0米,求出它的最大面积。把一个关于面积计算知识点的练习划分为三大层次,难度逐层递增,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对应的训练,也可鼓励他们尝试更高层次的习题。

二、对作业量进行合理分层

在数学教材中,每一道习题都具有科学性、针对性以及代表性,都符合了当前的教学要求。但是习题中的条件数量未能呈现出练习的层次性,相对于A层次的学生缺乏挑战性。针对此问题,教师可适当改变一下习题中的固定条件数量,达到练习分层的效果。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为每个层次的孩子设计不同层次的多道练习题,让他们自己选择完成。例如,讲解正方形的周长的课程时,针对以下题目:小红在一个边长为15厘米正方形田地里散步,计算小红走完一趟之后其走过路程的长度是多少?这是一道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的习题,是每位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这一习题上加以变换。例如,小红再增加两趟或三趟,各走过的路程是多少?把习题的固有条件适当增加,提高练习难度,让更高层次的孩子获得更多的训练,进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对作业难度进行合理分层

把作业练习依据难度进行合理分层,能够促使各层次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首先,A层次的优等生注意提高拓展题,这一类的小学生其学习能力较强,拓展题能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与逻辑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他们的创造力;B层次的中等生注重提高易错易混淆的题型,主要是课内与课外题目结合,提升他们的分析能力;C层基础薄弱的学生,应该注重基础题型,作业练习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提升他们的审题、积累与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知识。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基础的不同对作业难易程度进行分层,可以提升他们的想象空间与创新思维,进而指引他们最大化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满足自身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鉴于此,对作业练习进行难易程度的分层,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均衡的发展,都能体会到布置作业对其提升自身数学素养的意义。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练习的设计是一项“技术活”,进行数学作业分层练习不但体现了新课改要求的落实,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更能体现了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多一些细心,观察学生的改变,留意他们不断进步的过程。在为小学生布置课后练习的时候,要结合他们实际情况,不能从同一标准出发。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白茹.探究核心素养下小学低年级数学特色作业设计[J].好家长,2017(33):83.

[2]李芬.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读写算(教师版),2017(35):43.

[3]李桂荣.核心素养视阈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实践[J].赢未来,2017(13):142.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