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小调与现代音乐的融合及表演形式的创新

2020-10-20 06:23唐彦歆
大观 2020年6期

唐彦歆

摘 要:祁阳小调的艺术特色鲜明,表演形式丰富,在其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产生、发展、曲折、再发展、衰落五个阶段。结合祁阳小调的艺术特色和现代音乐的主要特征,祁阳小调与现代音乐的融合有以下方式:创作内容上实现个性化和大众化的结合;传播方式信息化;运用视听结合的现代演出方式;交互合作,将祁阳小调的形式和内容渗透到现代音乐中。另外,其表演形式上也需进行创新。

关键词:祁阳小调;现代音乐;表演形式

注:本文系湖南科技学院校级科研课题一般项目(17XKY043)研究成果。

一、祁阳小调的发展历程

祁阳小调因发源于祁阳县而得名,是在当地山歌、花灯等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当地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2011年,祁阳小调正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我国许多地方的民间曲种一样,祁阳小调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产生、发展、曲折、再发展、衰落[1]。

第一,产生。关于早期的祁阳小调,没有足够多的资料来帮助我们了解它的情况,但是从当地老艺人们的口中可知,祁阳小调大约在明朝初期就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演唱形式。而且早在战国时期,荆楚大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就以“歌乐鼓舞”见长,由此可以推断,祁阳小调经过早期历代民间艺人的传唱和改进,形成了如今活泼明快和朴素敦实的艺术形式。

第二,发展。到了清末,我们可以从许多民间文字资料中看出,祁阳小调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在群众间一时十分盛行。《祁阳县志》和《湖南各县风俗调查笔记》都有对其流行之广的记载,表明它不仅在当地受到欢迎,还扩大到了周边的邵阳新宁县等地区[2]。

第三,曲折。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祁阳小调曲折发展的时期。国内政治动荡,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给这些民间艺术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许多优秀艺人四处奔走。

第四,再發展。社会的稳定让人民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国家“百花齐放”的文化政策和民间艺人们的积极努力下,一些小调班社大量地开展文艺演出,在这一时期创作出了很多优秀作品,甚至得到了省外的演出邀请和媒体的报道宣传。

第五,衰落。改革开放之后,在务工潮的推动下,当地人口大量外出,表演人员青黄不接,许多曲艺班组纷纷解散,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很难见到较大的演唱场面,祁阳小调逐渐衰落。

二、祁阳小调的艺术特征

一是音乐形式。民族五声调式是创作祁阳小调最重要的旋律,其中,宫、商、徵调式最常用,羽调式较次,角调式最少。二是题材内容。祁阳小调的题材内容贴近人民生产生活,通俗简单,大部分作品都以男女爱情与婚姻关系为主要内容,也会涉及描绘自然景观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内容。三是唱词结构。祁阳小调的主体分为规整的和不规整的两种。规整的多用五、七字句,七字句用得最多;也有不规整的长短句,句式变化随意,间有规整的五、七字句。四是表演形式。祁阳小调的表演形式一般根据舞台规模进行改变,舞台效果较强。初时,小型灵活,共有两人,一般分别负责演唱和拉琴伴奏,依靠表情进行表演;后发展为由男女二人固定的形式表演,唱舞结合,由旁人伴奏,舞台活跃;发展到1951年之后,形式变得丰富起来,小组唱、表演唱、脱曲表演开始流行。五是辅助乐器。弦乐是祁阳小调最主要的伴奏乐器,如二弦、三弦、月琴等,也有唢呐、竹笛等管乐的配合使用,少数表演会用到打击乐器,或以生活用具充当乐器,如调羹、碟子、盅子等。

三、祁阳小调与现代音乐的融合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艺术传播媒介的更新换代给大部分传统曲艺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如何将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音乐进行有效结合,在大众层面推广传播祁阳小调,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命题。

现代音乐呈现多元化的艺术形式,流派多样,但是在创作和内容上仍有一些共同点,体现了现代音乐的主要特征。一是时代化。时代化是现代音乐必然要突出的特点,受到时代的影响是现代音乐之所以为现代音乐的原因,也是现代音乐的基本特征。现代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随时代的变化完善自身的音乐体系,不断进行创新,满足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二是大众化。现代音乐同样遵循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艺术特征,大多通俗易懂,节奏旋律较强,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三是数字化。互联网的出现使音乐载体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借助这个条件,现代音乐在传播上也变得十分流行,在此基础上,音乐人与听众的互动也建立了起来。另外,在制作和保存上,现代音乐也呈现出数字化发展趋势,大量的网络现代音乐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3]。

因此,以祁阳小调为代表的地方民间曲艺可以融入现代音乐的历史发展潮流当中,实现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也可以借助时代趋势创新发展,实现自身的新生。祁阳小调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变革创新:

第一,创作内容上实现个性化和大众化的结合。祁阳小调的民族五声调、五七言句、有趣的方言以及民族乐器的伴奏等在音乐领域有其独特的优势,这是祁阳小调能够实现个性化创作的条件和基础。为了让大众接受新的音乐品种,改变部分民众对传统民歌固有的想法,祁阳小调在创作内容上要做到大众化,内容应该贴合民众的生活,以此来让大众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

第二,传播方式信息化。现代音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在信息化的时代,祁阳小调想得到新生就必须依靠互联网。首先,要对祁阳小调既存的以及可以实现演出的艺术作品进行数字化处理,保存在互联网数据库中。其次,在传播方式上借助新兴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走进大众视野,让大众慢慢接受其内容和形式。

第三,运用视听结合的现代演出方式。优秀的现代音乐在演出时往往也具有精彩的舞台效果,祁阳小调在这一点上具有天生的优势。祁阳小调中的丝弦小调、花灯小调等在过去演出时,本身就具有良好的舞台效果,可以吸引很多观众的注意和欣赏。因此,祁阳小调的创新应该立足于过去的舞台表现,配合现代表演设备,利用现代舞台技术,营造更加逼真的舞台效果,满足观众对视听效果完美结合的需求。

第四,交互合作,将祁阳小调的形式和内容渗透到现代音乐中。现代音乐中也会存在创作雷同的问题,这是现代音乐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要面临的状况。但是,我们会发现,现代音乐中依然有很多独具匠心的艺术家,他们将传统元素引入现代音乐内容和形式中,如《青花瓷》《明月几时有》《新贵妃醉酒》等大众耳熟能详、广为传唱的作品,都是传统元素与现代音乐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祁阳小调中有许多现代音乐中没有的音乐形式,可以给现代音乐带来新的创作活力,也能给祁阳小调创造新的生存条件,实属互利共赢之举。

四、祁阳小调的表演形式创新

在新的历史时期,艺术团体和民间艺术家们要对祁阳小调的表演形式进行革新,以适应新的社会文化需求。祁阳小调早期的表演形式和风格都十分单一,后逐渐发展出坐唱、对唱、坐立結合唱和表演唱等几种形式。其中表演唱是20世纪70年代才逐渐形成并走向成熟的,相对于过去的形式而言,表演唱是一次较大的改变,且在曲艺界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比如,《夜宵歌》就是使用女声小组演唱形式的祁阳小调,并在1995年全国表演唱大赛上荣获了一等奖。

在现代表演艺术多元化的趋势下,祁阳小调可以从丰富表演内容、增加表演规模、融合多种形式、创造新的形式等几种方式实现祁阳小调的表演形式创新。在创作表演剧本时,可以从声乐、形体、台词、情节等几个方面来丰富表演的内容,还可以朝着舞台剧和音乐剧的方向进行创新和实践;在表演规模上,可以根据表演的内容适当增添表演角色,营造一个更大的舞台和剧场规模;在形式融合和创新上,可以以音乐和舞蹈为基本形式,根据表演内容将演奏、演唱、话剧、曲艺等既有形式进行融合协调,甚至可以合理加入杂技、魔术等其他表演形式来丰富舞台。

祁阳小调是我国数百种民间艺术中的佼佼者,其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经过了数十代人的时间,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如今的时代,我们应该承担起帮助以祁阳小调为代表的众多民间艺术融入时代、继续发展的文化责任,让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重新登上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大舞台。

参考文献:

[1]李梦洁.湘南民族音乐的奇葩:祁阳小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2]邹林波.祁阳小调发展概况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2):196-197.

[3]耿瑞.现代音乐发展方向探究[J].当代音乐,2019(10):148-149.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