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单亲家庭问题下的班主任工作

2020-10-20 06:08屈翠雯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单亲家庭班主任工作小学

屈翠雯

摘 要:家庭是孩子人格教育与社会适应的重要场所,单亲家庭比双亲家庭缺乏父母一方的功能与性别楷模,不健全的家庭,更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孩子。文章案例中的小华生活在单亲家庭中,与母亲相依为命,因为母亲的焦虑、控制欲强且情绪时常失控,沉默寡言的小华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文章以此为例分析面对单亲家庭成长的问题学生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小学;单亲家庭;班主任工作

一、学生基本资料

小华,男,2007年生,今年就读小学六年级。父亲在其两岁时离去,他由母亲独力抚养。该生幼年生活在重庆农村,后移居广东,二年级时从佛山一所有名的民办学校转学至我校。

二、母亲情况概述

(一)产后抑郁导致精神失常

丈夫的无故离去,对小华母亲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一次谈话中,她自述患上了产后抑郁。由于独力抚养儿子,母亲的精神问题日渐明显。母亲曾在凌晨崩溃打骂孩子,导致附近邻居报警求助。另外,由于该生并非本地生源,所以母亲面对孩子小升初的压力,比以往更加焦虑不安。六年级下学期以来,打骂、禁锢孩子的情况比之前更加频繁。

(二)强烈的控制欲

母亲性格刚烈、强势,她对小华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孩子是否顺从其意愿。若不顺从,她会不许小华进门,甚至让他一整晚睡在家门口。曾经因为小华不想吃她做的一个菜,就认为小华与她作对,足足禁锢了小华两天,不许其到学校上课。哪怕学校领导、班主任到家里了解情况,也是闭门不见。

三、“问题”学生情况概述

表面上,小华不算是一个问题学生,至少他不会违反校规校纪,对同学也没有明显的攻击性。在同学眼中,就是一个“只喜欢看书,不怎么说话的怪人”。而小华长期在情绪极不稳定的母亲影响下,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性格的阴暗面逐渐显现。

(一)特立独行

小学低年级时,小华做事拖拉磨蹭、丢三落四;至中年级时,性格内敛寡言,极不合群。学校举办的集体活动,如:义卖、校运会、足球赛、篮球赛……他都是一个人远远走开或是躲到书吧看书。班上举办的活动,如庆生会、圣诞派对、元宵庆祝活动、大食会,他也不会准备任何东西,就自己一个人在座位上静静看书。

高年级后,他更加与世隔绝。哪怕是每天的大课间,同学们都在自由活动,他也站得远远的,低下头,看也不看。每次集体活动,班上的同学都会穿班服,但是小华就是不穿。六年级重新做班服,小华也说不做,哪怕是班上同学为他多订一件,他也表示不要。所以,每一次的集体照,他要么拒绝拍照,要么就是唯一不穿班服、最突出的那一个。再加上母亲对小华的交友也是诸多干涉,小华可以说根本没有朋友。

(二)小心眼,具有报复心理

小华不仅不合群,长期的独来独往更是让他变得敏感脆弱,哪怕是很小的事情,都会不自觉地被放大。他曾经在放学后折回教室,在个别女同学的凳子上黏上口香糖。只因为某个女同学曾经在小组听写中大声对他说话,又或者是某个女同学的哥哥在两年前曾骂过他……另外,每一次班级接受学校的检查,他总会故意违反校规校纪:不穿校服、戴一条破旧的红领巾。

(三)观看不雅视频、撒谎

进入青春期之后,小华便利用手机观看、下载不雅视频。被其母亲发现后,他撒谎说是同学发给他,并且是大家一起观看的。经调查后发现,这只是他为了掩饰过错而撒的谎。

四、成因分析

(一)残缺的家庭,病态的溺爱

丈夫的离去,家庭教育中父亲角色缺位,儿子小华便成为其母亲生活中唯一的依靠和希望。所以,她对小华倾注了所有,包括关爱、时间、精力、金钱……过度的关注,慢慢形成溺爱型的教育。溺爱型的教育在单亲家庭中是极为普遍的,家长时常会表现为不理智的包容、物质上的无度使用。另外,被母亲视为“命根子”的小华,在母亲一直以来的包办替代下,没有主见,做事拖拉磨蹭,生活能力低,学习习惯差。

(二)错误的传统教育观

传统教育总是无视孩子的内心需要,一句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我为你好”其实是对孩子无情地道德绑架。父母的价值观成为主体,他们只愿意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孩子的情感常常被忽略,所以他们会强迫孩子去做所谓“正确”的事情,形成变相的管教——管多于教,教多于爱。

(三)单一的生活环境,缺乏健康的社交

小华和母亲生活在出租屋内,没有亲戚朋友。母亲是做微商的,所以朋友圈很窄,几乎没有其他社交。更是因为这个原因,母子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彼此相依为命,所以,母亲没有其他可以转移注意力的事情。

而慢慢步入青春期的儿子,性意识开始萌芽,但是缺乏父亲在性别教育上的引导或示范,所以他便产生更多的好奇。小华的兴趣爱好也很单一,就只有看书。同时也没有什么朋友,所以会出现用手机偷偷下载观看不雅视频的情况。

五、辅导策略

(一)对“问题母亲”的疏导

解铃还须系铃人,小华母亲是其心理问题的源头。所以,对小华母亲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必要的帮助减轻她的焦虑,无疑也是在帮助小华。作为班主任,笔者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多与小华母亲沟通交流孩子的在校情况,及时肯定,以正面管教为主。对于孩子的不足之处,说法婉转一些,并尽可能给予方法建议。2. 经常邀请她到校参加学校的活动,让她在与其他家长的接触中,多了解不同的家庭教育模式,同时也能让她在这样的交往中有了情绪的宣泄口。3. 邀请她来参加学校的讲座,让她了解专业的家庭教育的知识,减轻她的焦虑。

(二)对“问题儿子”的疏导

1. 利用班集体力量

尽量安排一些热心、开朗的学生坐小华附近。另外,需要做好这些“邻居”的思想工作,毕竟小华的特立独行确实让很多同学对他敬而远之,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学会包容与接纳。如今“研学后教”的課堂下,有不少小组合作讨论的环节,这些同学能够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慢慢感染小华。另外,学校、班级举行集体活动,也让同学出面,积极邀请他参加。虽然他就算参加了也是一声不吭地坐在旁边,但是只要他不抗拒加入其中,他总能受到一丝情绪上的感染。让小华运动起来也极为重要。运动产生的多巴胺能让人感受到愉悦,也能减少网络不良信息对他的侵蚀。所以,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全班同学不是跳绳就是传球游戏,笔者都会安排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有适当的奖励分。迫于小组的压力,小华就不得不参与其中了。

2. 正面管教

小华喜欢阅读,这让他的习作写得不错。因此,笔者顺势“对症下药”,利用每个单元的习作讲评,肯定小华的习作,或者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同时,也会积极鼓励他投稿到相关的报刊,增强他的自信心,提高他的班级地位。

3. 心理疏导

因为母亲病态的“爱”,又因为从小缺乏父爱,小华其实比谁都缺爱。男生在情感上的表达更加笨拙,所以他不会把这个渴求表现出来。因此,笔者尽可能有意无意地多与他聊天。与其说聊天,更多时候是笔者在自言自语:“小华,天气不错啊,去运动一下。”“小华,今天你穿这衣服显得真精神。”……小华的表情是冷漠的,但是也不难发现他那微微颤动并上扬的嘴角。

(三)寻求学校、社会的帮助,形成合力

小华母亲的情况很复杂,单靠教师的力量微不足道。因为知道小华母亲担忧他的学习,所以笔者联系了学校,让学校帮忙联系大学生上门家教。另外,家访的时候,约上我校的心理教师一起前往,了解小华母亲的情况,并给予指导意见。但是,这也还是不够。就如一次小华母亲禁锢小华在家,学校领导、班主任前往也吃闭门羹的时候,只能寻求社会的帮助。当时联系了小华出租屋所属社区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有专业的义工上门了解情况,并帮助劝导小华母亲。

六、成效及反思

从开始接班至今,已经有兩年多时间了。小华母亲的情况还是很反复,一旦情绪失控,就会痛哭流涕。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她有想法的时候,会给我们打电话或者发微信。另外,也不抗拒我们上门家访,偶尔也会表达对我们给予帮助的感谢之情。

相对来说,小华的变化比较明显。因为组建了学习小组,很多集体活动他都必须参加。由一开始的不情不愿到后来欣然接受,偶尔还能从他的脸上看到真诚的笑容,大课间的时间,他时不时也会主动加入别人的活动中,而他的习作也慢慢变得有温度了。笔者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里写道: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所以,一个家庭的不幸,作为教育者是不能视而不见的,处理不好,等于为社会埋下一个隐患。除了班主任需要不断学习之外,也希望有更专业的机构和人士进校园,支援我们的育人工作。只有形成合力,很多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

作为教育者,我们知道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我们只能在不断摸索和学习中,继续前行。

猜你喜欢
单亲家庭班主任工作小学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漫谈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的智慧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