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应源于自身根基

2020-10-20 05:56李木子
收藏·拍卖 2020年10期
关键词:岭南话语权现代性

李木子

在全球的当代艺术语境中,东方从来都是弱势群体。

百余年来,受整个世界格局的影响,艺术文化领域也一直在以西方为主导的体系之中处于从属地位。就如中医之于西医体系一样,在不同的理念构建之下,永远无法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因为东西方无论在意识形态还是原生文化方面,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例如,在西方人的观念里面,人类与自然之间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样的想法非常强烈地体现在各个领域。但是在东方人的意识中,人与自然并非对立,而是一种共存的关系,“天人合一”的境界从来都是东方传统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主张。那么,如何能把从根源就不同的两个体系放在一起去比对呢?

就如哲学家张志扬在关于东方“新朦胧主义”的探讨时所说:“不能以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标尺作为世界尺度……西方思想可以作为东方思想的参照,但绝对不能拿來作为检查东方现实的尺度。”

当下的东方当代艺术,如果想与西方分庭抗礼,只能以民族文化自主参照复兴民族文化之本位,并追根溯源,从自身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而不能再邯郸学步般亦步亦趋。本期“当代艺点”栏目所关注的新朦胧主义,就是一种以东方美学精神为主导的艺术流派,在中日韩三国艺术家和评论家的共同构建下,已成为一种不同于西方当代艺术思想逻辑的美学精神,并得到日益深化。

其实,不仅仅对当代艺术话语权的构建是这样,各个领域的自信与觉醒同样如此,都要从自身根本打造起,例如当下风起云涌的非国有博物馆建设。正如本期“观点”栏目中所提到的,一家过硬博物馆的根本是高质量的藏品体系,没有馆藏的建设只能是海市蜃楼般的昙花一现,而无法成为享誉世界的“百年老店”。雨后春笋般的美术馆建设也是同理,没有真正的艺术做地基,只能沦落为现代“新影楼”的境地。

在全球化深刻影响的今天,一度被现代性压抑的本土文化和思想将重新激发和再生。例如本期封面专题所关注的“岭南印学”,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名家辈出、自成一派,与京、沪在全国印坛成三足鼎立之势。如今随着岭南经济、文化在全国影响力的重生,再现昔日的辉煌便成为当今一代岭南新印人的使命与责任。

传统艺术与文化的复兴,可以说“是对现代性的修正,是对迷失在物质主义和消费文化中的人——充满焦虑和分裂——的唤醒”,是混沌中的光亮,是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省。

猜你喜欢
岭南话语权现代性
谈李少君诗歌的“另类现代性”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岭南百年散文诗选》出版发行
宋代岭南词中羁旅山水词的特征
岭南传统技艺名扬海外,侨胞助力民俗节庆创新传承
吃荔枝
重构现代性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