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材为载体,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力”的策略

2020-10-20 06:07黄艳芬
师道·教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古诗文诗人课文

黄艳芬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学生重要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新的教育体系环境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语文常规教学中,对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培养上问题较多,效果不佳,教师们迫切需要结合统编教材的特点,梳理出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有效的对应策略,才能实现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目标。

一、传统文化教学现状分析

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古诗文等内容文简字精,创作时代久远,较为艰涩难懂。长期以教师主导,学生会感到内容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低,主动性差。

同时,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储备少。面对教材大量增加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知识储备有些捉襟见肘,教学方式也较单一。当然,其中一个客观原因是统编教材试用至今仅三年,2019年9月起才在小学阶段全面启用。这些因素,往往造成教师备课时单元、年段的连贯性和整合性不足。

二、文化传承理解提升策略

(一)以课本素材为中心,提高教师的传承能力

国务院2017年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只有全面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在“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实现真正的传承。在新形势下,教师要以课本为中心,不断发掘经典的内涵,加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才能在教学中更准确地引领学生。

教师首先要对传统文化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教材中大量的古诗文,以不同主题为线在每一个单元中与现代文相结合。例如,教材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入了大量的动物素材,一年级下册课本中的古诗《小池》和《画鸡》就被安排在以介绍动植物特点为主的单元。教师整体把握教材中这些因素,明确编者意图,就能更有效地备课施教。

此外,教师对传统文化内容要作深入、细致的学习。教材中的内容除古诗文外,也安排了较多的诸子百家内容。其中以《论语》和《荀子》等儒家大典尤为突出。教师则要以“仁”为中心,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名言中体会儒家思想,教会学生从这些经典名言中学有所得。此外,文化素材中传递的美好情感,也需要教师在深入学习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

(二)以单元主题为主线,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1.预习渗透

在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預习。以教材第九册第四单元为例,该单元的阅读目标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教师能引导学生在预习中了解诗人陆游的生平经历,在学习《示儿》时就能体会诗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承载的重量。同理,学生预习了解了诗人林升当年的生活处境,即可明白“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中诗人借当前美景寄托自己忧思的情感。有效的预习,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让他们不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更能理解诗人所想所托,更好地领略古诗文中的蕴含的意义,实现单元阅读目标。

2.适当拓展

温儒敏先生曾指出,“教材只是提供少量的课文,如果光是教课文、读课文,不拓展阅读量,那么无论怎么用力,语文素养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统编教材单元主题鲜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此为起点,适当拓展,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中国古典神话、传说这类文章是提升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力”的主要阵地。如第九册以民间故事为主题的单元,每一则故事都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课文中的插图更是充满传统元素,《猎人海力布》是以剪纸、年画形式呈现插图;《牛郎织女》和“日积月累”的故事呼应,插图是旧版连环画式。编者精心安排的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均可加以利用,并借此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如体验剪纸工艺,调查了解各地民风民俗,阅读民间故事,讲讲神话传说……让学生把传统文化从课堂延伸生活中,变被动为主动。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古诗文诗人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晒娃还要看诗人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诗人猫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诗人与花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