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当前国际关系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20-10-20 07:14谭莎李柏志
西部论丛 2020年7期
关键词:国际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谭莎 李柏志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正确的国际观形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大学生的国际观能够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高等院校一定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积极探索当前国际关系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国际观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了国际关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当前国际关系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国际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引 言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念不仅会对自己个人以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同时还会影响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大学生的教育体系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国际观的重视程度,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国际事件。

一、当代大学生国际观的情况

国际观是指人们认识国际化现象以及参与国际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观已经成为个体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国际观的概念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面就是指体现为一种内心的价值观,是一种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对外部事物关注的心态、对不同的价值和意识的理解与尊重以及人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份子的责任感,是指全球公民意识。第二个层面就是指在行为上对国际事物的关心和参与,能够跨越国界来对问题进行看待和思考。大学生的国际观主要是体现在大学生对各种国际事物的关心、思考和参与上。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各种国内社会热点事件,同时还能够接触国际重大事物。大学生的思维非常敏捷,能够感受到了我国在全球化风浪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且对我国的国际关系发展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从大学生对国际事件的态度来看,可以将大学生分为不闻不问型、偏激型和理论分析型。其中不闻不问型是指对于各类国际事件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认为国际事件距离自己非常遥远,和自己毫无关系,对国际事件关注度不高,而是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的学业、就业上,对于国际事件不够了解。偏激型是指对国际事件保持比较激进的态度,在面对一些国际事件时常常会将中国主权问题复杂化、扩大化和国际化,没有认识到当今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认为我国不应该对国际上的多个国家有所忍让,而是应该尽快采取有力的措施和策略来快速解决复杂的问题。理性分析型是指对各种国际事件都能够做到理性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和多个层面来分析和看待问题。

当代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非常广阔,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增强了大学生和社会的互动性,这虽然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但是同时网络媒体舆论导向也容易对大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对于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应该辩证看待,尤其是新媒体上的一些言论很多都是网民自己的见解的表达,或者是自身情绪的宣泄,而大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对各种新鲜事物和新的思想理念接受程度非常高,并且情绪不稳,意志比较薄弱,所以很容易受到偏激和错误的舆论观念的影响,并且大学生内部也容易相互传播和感染,最终导致更多不明白事情真相的大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另外,在一些我国的国际关系问题和国际重大事件中,国内和国外的一些媒体发表错误的言论,煽动国内民众的情绪,这也很容易对大学生造成误导,让大学生盲目跟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国际观念容易出现偏移现实的情况,出现极端的心态,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国际关系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國际关系问题交错复杂较难掌握。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我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和贸易都越来越频繁,大学生的思维也更加开阔。但是大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和接触国际事件的机会还比较少,大多数大学生都是通过国内外的媒体来了解和接触国际事件,所以媒体的宣传报道会影响学生对国际事件的认知。大学生接触国际事件的渠道依然比较狭窄,并且大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对一些政治问题、社会现象并没有切身的感受,不能通过实践来促使自己的认知提高,言论一般停留在理论层面和书本知识层面,缺乏客观的依据,所以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国际观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国际视野偏窄,容易片面看待问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国际事件大多一知半解,并且不能深入调查和了解,容易人云亦云,很难形成自己的判断,并没有真正深入剖析国际事件的本质,这大大限制了大学生国际观的形成。对于一些和国家主权相关的重大国际问题,大学生基本没有发言权,也无法参与献言,缺乏从国家大局发展的角度上思考和看待问题,不能从我国国际战略的视角来对我国的国际关系进行深度思考。

(二)政治冷漠现象普遍。目前我国的在校大学生主要为00后,00后生长在一个和谐的年代,并且大多从小受到各种宠爱,没有经历过大的苦难,他们向往自由、个性张扬,愤世嫉俗,对国家黑暗和腐败的官场深恶痛绝,对国家的政治运作也缺乏一定的信任感,部分大学生受到各种不良媒体的影响甚至还会对国家产生失望的心理,出现离心的倾向。对于一些政治问题常常表现出冷漠的态度,根本不关心,认为这些事情都和自己无关,自动“远离”政治的行为非常普遍。很多大学生的政治素质较低,缺乏政治敏锐性,参与政治的主人翁意识比较差,没有深入了解过我国现行的体制,对国际政治缺乏了解,整体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当代的大学生面临着非常巨大的就业压力,我国已经逐渐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大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这也是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大问题,所以很多大学生进入学生之后就对自己以后的就业非常关注,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平常的学习中,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努力学习和考证,不会将国际事件当成话题来进行日常交流,所以大多数学生对当前的国际形势都不甚了解。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流于形式。虽然当前高等教育已经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依然将思想政治教育当成公共基础课程,一般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并且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考核不够严格,这就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国际关系的内容比较少,并没有发挥出对学生国际观的正确引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也没有过多渗透国际事件和国际关系方面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的整体队伍存在着人员配置不合理的情况,教学水平参齐不齐,在教学过程中太过谨慎,所以对于一些敏感的国内外政治问题常常会避而不谈,言辞含糊,对大学生正确的国际观培养非常不利。

三、以国际观为核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大学生的国际观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从国际观的视角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国际观。

(一)营造良好地舆论氛围。针对当前大学生对国际事件表现出的冷漠的态度,就要求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当前在校大学生并没有有效的渠道来参与政治,国际问题和国际事件大多远离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交流中不会相互讨论和深入研究国际事件和国际问题,一般是通过网页新闻来浏览一些国际事件,并且很多大学生对国际新闻的了解仅限于标题。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就可以设置专门的学生政治研讨室,为学生提供讨论、交流国际事件的平台,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另外,学校也可以邀请校内外的国际政界人士和政治专家学者来为学生开展讲座,就当前的国际形势、热门国际事件等进行讲解、讨论,指导学生交流,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和地区人大常委委员加强联系,鼓励大学生积极献言献策,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度,提升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由于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影响非常重大,所以高校还应该引导大学生甄别网络信息,教育大学生不能盲目相信网络上的各种言论和信息,而是要认真研究、深入分析,对事件正确判断。大学校园还应该建立红色网络,宣传积极的时代主旋律,以此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同感,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国际观。

(二)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必然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带动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国际化,其中教育国际化是指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教育意识和水平,通过国际化教育来拓宽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大学生的全球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国际化的思维模式,将这当成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高等教育国际化让高校有更多的和国际大学合作办学的机会,能够促进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交流和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一些全球性的学术交流,并且还能够接触到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材料和教师,学生的社会意识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生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非常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观的一种重要的渠道,因此高校一定要树立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国际观的教育理念,开设国际关系普通理论课程,将其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教师不仅仅具有教授知识的作用,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递出来的信息、表现出来的态度还能够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国际观念。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国际政治教育课的教授水平。另外,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来创新教育模式,引入新型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将情景式教育巧妙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模拟处理国际事件,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体验,帮助学生提升对我国国际关系的认识,同時培养学生政治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应该将理论常识教学和国际教育接轨,紧跟时代的脚步,将当前的热门国际事件实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并和学生共同分析我国国际事件发生的缘由和过程,对于国际矛盾不回避、不淡化,要坦诚面对,紧紧围绕着理论阐述、政策解读来为学生解疑释惑。对于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机遇和困难都要引导学生理性看待,分析我国采取外交策略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此来帮助学生抵制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让大学生能够形成理性的政治观。

四、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国家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国际关系,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以及教师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国际观培养的重要性的认识,并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国际观当成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将国际事件实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让学生能够理性看待各种国际事件和我国的国际关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外交和平发展战略,提升学生对我国外交方略的理解和认同,并引导学生以辩证、全面的眼光来把握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树立正确、与时俱进的国际观。

参考文献

[1] 杨子仪.试论新媒体舆论导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 中国报业. 2011(22)

[2] 员智凯,余明远.国际突发事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J]. 教育评论. 2011(05)

[3] 王晓红.论国际化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J].  理论月刊. 2011(08)

[4] 李鹏,杜谷文.两岸青年国际观之特点及成因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 2010(10)

[5] 何存英.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冷漠现状及原因探析[J]. 新西部. 2010(06)

[6] 王崎峰.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时代诉求[J]. 中国成人教育. 2008(20)

作者简介:谭莎(1989.12—),女,壮族,籍贯:广西横县人,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硕士学位,专业:国际关系,研究方向:国际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李柏志(1988.11—),男,汉族,籍贯:广西岑溪人,广西艺术学院党政办公室,讲师,硕士学位,专业:软件工程,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旅游文化、建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国际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霸权秩序”的国际关系多维度视角探析
浅议英联邦诸王国的主权沿革
担和平崛起大国形象,建和平稳定中日关系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