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理论逻辑及实践

2020-10-20 02:18李春欣马强
文教资料 2020年15期
关键词:理论逻辑实践路径课程思政

李春欣 马强

摘   要: 课程思政,要求专业课程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承担育人使命,以思政课为核心形成育人合力。理论逻辑,遵循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师道”传统的阐发、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的践行。为实现课程思政的政治导向和育人功能,需要在价值澄清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元素,并综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教师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方式、学生知行合一的学习效果、教学评价,促成协同育人的重塑,实现课程思政目标。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教育是整体性、全局性事业,教育各系统都应遵循人本性、德育性、科学性原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成同质力、构筑思想政治教育同心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推进思想政治政治教育工作构筑了科学格局,尤其为提升育人成效延伸了理论视域,指导教育发展新范式。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互为抓手,共同作用于立德树人目标落实。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的提出和推进源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化,已成为完善育人培养体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范式保障和内在动力。理论引导行动,“课程思政”作为一个整合性的创新概念,在其理念价值的引导下,全体教育工作者要想修好这门“必修课”,应当首先明晰“课程思政”的概念与内涵。关于课程思政,定义为:“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行,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3]也就是说,各门课程的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内在契合与关联性,只不过将潜隐于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育人元素以更加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授课过程中,这个过程强调协同育人,将差异化教学资源同思政同质性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转化,不仅让学生在学识上有所收获,更激发学生德育提升的内驱力。总体来讲,力求突破专业课程教学中限制政治警醒、思想引领、价值规范的教育功能束缚,让所有课程教学既坚持知识实用价值又坚持人文导向和价值导向育人,重视精神驱动和德育教化,完善協同,着力推进教育质量提高、培养优质学子。

二、课程思政的理论逻辑

新理念的提出必然源于实践,又深层传承于以往的价值思想。课程思政是一项综合性课题,开展的有效性是体现学识传授、人格塑造和价值引领的教育诉求,关涉协同育人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遵循课程思政的理论逻辑,有利于把握课程思政的方向性与整体性,实现对协同育人的科学认知和有效设计。

(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传道”传统的阐发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以深邃的内涵和人文价值,为新时代素质教育提供了价值源泉。“礼、乐、射、御、书、数”被纳入孔子的教学内容,涵盖文化素养教育、道德教化简单及能力提高,其中德育教育被置于基础地位。孟子主张性本善论,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四种品格是“我固有之也”,只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为自觉,因此倡导通过学习、教育,让自己应有的良好素质和有为资质从本性中彰显出来。韩愈用凝而深蕴的话语将教师职业通过“传道、授业、解惑”概括出来,放在第一位的“传道”与孔子的“礼”教有异曲同工之处,哲理、道义意为“道”,因此“传道”蕴含对学生人格的完善、价值观的培养和思想道德的启发。

自媒体发达的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通今博古的“能人”,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范围可能不仅局限于教师的“授业、解惑”,教师可教的内容会因时因地有所变化,但是“传道”的根本职责不曾改变也不容改变,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提升为个人品质,把对学生情感、品德、价值观的激励、熏陶和唤醒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让学生终身使用。教育是“铸魂育人”的民生大计,课程思政立足中华优秀教育思想丰厚的积淀,要求各类课程、各位教师都承担起以德为先、教书育人的职责,并将协同育人体现在教育各环节。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向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里,我们看到人的全面发展是针对人的片面发展而提出并被诠释的,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的出现使劳动者的体力与智力相分离,片面的个人发展导致工人备受欺压和奴役。随着现代大工业的生产,工人的片面发展已不能适用新变化,这就要求全面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其中实施全面教育是促进所有社会人全面发展的条件之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个人才能的发挥,“取决于分工及分工产生的人们所受教育的条件”[4],列宁指出“教育、训练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和受到全面训练的人”。由此可见,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动引导作用是马克思主义者重视强调的。

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不仅要体现人的本质需求,还应关注人的自我完善,实现价值指向。如果教育各环节无从协同、相互分离,那么我们培养的只能是片面发展的人。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教育的指向,课程思政意在实现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的践行

伴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变化,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及网络自媒体的应用普及,大学生容易受多元思想观点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现实的考验和挑战。教育须紧贴时代改革背景,提升自身育德育智的前瞻性和实效性。作为祖国未来和希望的青年学子,要及时对他们进行人才培养和教化,为他们激浊扬清、举旗铸魂,帮助他们经受并抵制住负能量的侵蚀,为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人而无德,行之不远”,习近平深切关注青年大学生的德育培养,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5]这一指示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路径,在发展维度上,我们要加强学科建设,形成各学科共享、共育的思维,为文化培育和知识涵养拓宽育人场域;在育人向度上,教育要实现学识教授、价值引领、品德践行的“熔炉式”统一。基于习近平德育思想的内在价值诉求,课程思政关注教育协同创新的发展动力,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基础实现显性德育教育。在其他课程教学中,将内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感动人物事迹等育人元素以隐形方式彰显出来,构筑思政同心圆、协同育人。

三、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思政课程”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灵魂载体和主干渠道,长期以来,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教育,较难实现融会贯通、协同育人。推进“课程思政”,就要打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程评价受制于思政课程本身的显性硬核教育的弊端。

(一)有机融合:思政元素的重新“发现”

每门课程都承载着育人功能,都蕴含着育人基因。实现课程思政,并不是将思政元素强加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而是通过重新解构专业知识点进行广度延伸、深度解读,重新“发现”、挖掘原本已有的育人元素,使之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清楚思政育人元素包含哪些,再对标自己的课程教学,将其挖掘和提升。总体来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政治性是核心特征,同时具有价值性特征,具有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相关内容和要素都是思政元素。具体分析,从宏观角度来看,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相关的内容与要素,如政治原则、阶级立场、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历史等都属于思政元素;从微观角度来看,与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素质、价值观相关的内容与要素,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意识、职业精神、奉献精神等与学生成长成才紧密相关的育人价值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观层面来看,与当前国家大政方针紧密相关的一些内容和要素,例如创新中国等,这些内容既不一定是意识形态,又不一定是道德品质、核心价值观,却是当前国家的大政方针与时政形势,极具思政育人因子。比如,制造专业可以融入“干在实处”或“工匠精神”育人因子,将专业知识与踏实、严谨的职业品质有机融合;医学专业可以融入生命敬畏、法制教育及人文精神等思政育人元素。

(二)潜移默化:教的艺术

“课程思政”传递的是教学理念,其中资源挖掘是基础,教学方法创新是重点。在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教学制度和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教育者应以协同育人为靶向积极提升教学艺术、探索课程思政教學方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思政理论课为核心,引领思政教育,呈现的是显性教育方式,非思政课与之相得益彰,以隐形教育方式实施,不能强行灌溉思政育人元素,使专业课程过于“思政化”。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摘掉教师单一“教书匠”的标签,以提升价值引导产生的吸引力为诉求,灵活、创新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通过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能动作用的发挥,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共同搭建教师与学生主体一致的教育机制,例如鼓励学生“说、讲、查、演、做”,并以基因植入式、画龙点睛式、要素化合式、启发式教学等潜移默化的育人方式,实现“个性化”价值引导。比如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在讲授企业组织管理这一知识点时将企业组织结构的构成及分工与中国象棋的棋子分工作以一类比分析解读,将中国象棋中蕴含的管理思想和人生哲理纳入课堂进行启发式教学,在向学生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更深入地教化学生懂得人生如棋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树立豁达明朗、谨言慎行的人生姿态。其次,为提升德育的内在养成,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行为锻炼,比如旅游专业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游览景区,让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和自然风光有更加深入的直观认识,激发学生增强行业责任、厚植家国情怀,最终实现既有知识涵养又有政治本色、价值追求的育人效果。最后,以开放共享拓展教育时间和空间,课程思政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还需要贯穿落实整个教育领域。因此,我们要立足课堂上下、学校内外、线上线下,因时因地、适时适度地予以行动,尤其是在自媒体发达的网络信息时代,我们要抢占网络阵地,以开放共享致力于德育价值的培育和引导。

(三)知行统一:学的效果

“无效果、不思政”。课程思政的培育目标和受益对象落脚于学生,我们需要以学生学的效果及实践养成的有效性为主要评判标准,检验课程思政育人成效。教授知识、传递真理、提升技能不只是教育涵盖的内容,育人为本、以德为先,更需要塑造灵魂,提升引导力,培养人格正、素质高、品德优的新时代新青年。课程思政评价的首要因素在于学生经过教育“滴灌”,既能涵养学识,又能塑造人格,在理论习得、情感塑造、性格陶冶、气质修炼、行为养成的接受教育过程中,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践行于日常生活、学习及以后工作中,积极实现知行合一。此外,课程思政教学不仅评价学生学的效果,还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效,主要是结合教师自身的反思及相关专家的客观评价。对于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他们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相比公共课教师更为深刻和长远,要评价他们是否筑牢教书育人的使命基础,他们的德行是否趋向一致及教学质量和效果如何,因此教师要以更加负责的姿态、更加自觉的行动投入教学中,并对照教学目标反思自己授课的育人成效。相关专家对课堂教学的客观评价可从听课过程、了解课程的教学设计、思政育人元素的挖掘及融入方式和效果方面进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R].2016.

[3]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理论逻辑实践路径课程思政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超越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红船精神融入创业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