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公共外语课程教学

2020-10-20 02:18焦黎郭庆
文教资料 2020年15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课程思政

焦黎 郭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責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讲话明确了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仅仅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任务,还是其他各门课程的使命。“课程思政”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同向同行”和“协同效应”的一种积极回应,也是对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补充。

一、“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内涵

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教育界长期争论的焦点。从新中国成立直到改革开放中期,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主,强调专业教育。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当时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然而在之后教育体制改革中,思想道德教育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2018)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德育是高校育人的根本。教育部长陈宝生指出:“德智体美劳,德是第一位的,具有根本性、引领性作用。”(陈宝生,2019)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渠道。正因如此一些人在认识上形成了误区,片面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其他课程只要开展专业知识或技能教育,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专业课和其他公共课中“缺席”的局面,“课程思政”便是对这种缺席的现实反思。在大学本科教育中,专业课和公共课程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专业课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深远,利用专业课和公共课“两大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的。“课程思政”为在“思政课”以外的课程教学和实践中落实德育打开了思路。

“思政课程”是系统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属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此不同的是,“课程思政”要挖掘专业课和通识课中蕴含的诸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爱国情怀、社会责任、优秀传统文化等价值范式,在知识教学中采用融入式教育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属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综合教育理念,要充分发挥所有课程立德树人的功能,具体到高等院校需要实现公共课、专业课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和专业课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将德育融入和贯穿教学的全方位、全过程。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公共外语课程的优势

外语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理应关注对学生情感价值和思维心智的培育,正如徐国璋先生所说:“我教学生从来不以教会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而是教会怎样做人。英语教育是用英语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从课程本质上看外语课程具备隐性的思政教育功能。不仅如此,公共外语课程在开展“课程思政”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可以成为“思政课程”的有益补充。以我校为例,目前,大学英语是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此外还设有十几门外语类公共基础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授课对象几乎涵盖各年级各专业的所有本科学生,课程受益面广。公共外语课程属于人文学科,能够为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

1.提升人文素养,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语言、文化、文学、艺术等对于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显著作用。国外一些积极向上的观念和先进的思想,一些反映人类共同心理、共同情感、共同道德的优秀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形成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支撑中华民族立于世界各民族之林。与此同时,外国文化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俄罗斯为例,这个国家历史上经历过侵略、分裂和战争冲突,相当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在文学中拥有大量充满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作品,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爱国的鲜活事例。在外语教学中用这些作品和生动事例能够感染学生,唤起学生的爱国意识。

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外国文学中存在大量充满人性闪光的作品,如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作品引导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倡导一种永不服输的战斗精神;拥有大量启迪人深思和反省的作品,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揭露人性中自私、贪婪的一面,契诃夫的《醋栗》剖析庸俗、安逸对人灵魂的腐蚀。在公共外语教学中研读这些经典作品,深挖作品的内涵,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严谨的治学态度。外国语言,如英语、俄语、法语等,无论是单词拼读、构词方法,还是语法,都有着明显的特点。外国语言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句子之间组织严谨、层次分明,词与词之间关系密切。在用外语交流时必须调动注意力、观察力、阅读力、理解力、记忆力、思维力,才能明白交谈者并做到言之有物、得体交流。因此,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这一严谨的治学态度将令学生受用终身。

2.建立对本国制度和文化的自信。

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模式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外语学习中,能够更多地了解外国的世情和社情,深入剖析外国的思想理念,并在中外现实社会的对照中寻找双方的差异。通过剖析国外的社会现实,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清楚认识到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建立制度自信。在关注国外文化的同时,关照中国传统和当代文化,发现和弥补对本国文化的未知,也是一次文化的自觉。

3.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外语教学人文性教育的突出特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掌握一门语言,必然关注对象语言国的文化现象,了解对象语言国(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文化、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学习外语能够发展学生的多元文化价值观,激发学生的人文关怀,鼓励学生思考与创新,尊重人类文化多樣性,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深刻理解。

三、“课程思政”对公共外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部在2017年12月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特别强调,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要实现“课程思政”必将对外语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对外语教师提出新的挑战。

第一,外语教学需重新定位教学目标,外语教师要转变理念。在过去一段时期内,外语教学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作为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侧重于语言应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无法兼顾甚至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新时代,外语教师应当理清思路,明白语言学习只是手段,转变以往重语言知识轻内在价值观的教学。将外语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用“课程思政”推动外语教学改革。公共外语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可设定为: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内涵,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的德育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帮助学生建立文化和制度自信,并积极传播中国文化;深入比较分析中外文化、世情和社情的异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与思辨能力,使学生最终成为人格健全、具备较高人文素养、有坚定理想信念、具有世界视野和中国情怀的良好公民。

第二,需要优化现有的课程设计。一,教学内容需要精心挑选和设计,选择蕴含人文内涵的语料和学习材料,注重加入中国和中华文化元素,加入思政性的学习内容,如热点的政治、经济、文化问题;二,要将价值引领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过程中,而不是机械地讲授,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外语课程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比如用外语就有争议的文化问题开展辩论,就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就中国文化主题用外语展示、演讲,就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冲突和问题开展情景表演等;三,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课前的准备、课堂的学习和课后的反思,真正将思政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四,在课程考核中,不仅要有形成性和终结性考核,还要将思政纳入考核,对学生“德”的评价纳入考核范围。

第三,教师要在精神道德上成为学生的楷模,用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影响学生。本科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社会利益多元化和多元价值观念互相激荡的背景下,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和客观鉴别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通过言传身教、行为世范感染学生。

第四,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对中外文化保持辩证的态度,重视本国文化、尊重他国文化。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还要让学生关照本国文化,学会用外语展示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对外国文化全面的认知与正确的判断力。在教学中就一些涉及中西方的热点争议性话题通过分组讨论、辩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异国文化生活和价值观。教会学生尊重文化多样性,各种文化唯有在文化思想的碰撞中不断融合,在共存中寻求共同繁荣,才能创造出更加灿烂的人类文明。

第五,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功底和广阔的知识面。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既要传授语言知识,又要将人文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其中,教师必须掌握语言背后的知识,即文化。文化这一范畴很广,涉及一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社会生活、传统习俗、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等。在教学中要选择有关联性和针对性的文化现象,将语言和文化有机结合,需要教师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广阔的知识面。

总之,“课程思政”为公共外语课程教学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公共外语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大有可为。教师应当结合外语课程的特点,发挥外语课程的优势,积极探索更多在外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新华网,2016-12-0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陈宝生.落实   落实   再落实——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教育部,2019-01-30. 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1901/t20190129_ 368518.html.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8-05-03.http://www.xinhuanet.com/2018-05/03/c_1122774230.htm.

[4]詹鹏,邵献平.论课程德育与德育课程的融合——构建高校德育教学共同体[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5]徐国璋.通过文化学习语言[A].《英语学习》编辑部,编.英语的门槛有多高[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3-4.

[6]肖香龙,朱珠.“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10).

[7]刘承功.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8(06).

[8]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

[9]张威.通识教育:高校课程思政的有效促进[J].中国高等教育,2019(02).

[10]蒋洪新.关于新时代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2018(03).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课程思政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