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SP理论的国际茶贸易方向英语人才的培养

2020-10-20 04:01贺晴郑娟
文教资料 2020年15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英语教学

贺晴 郑娟

摘   要: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量不断增长,但我国国际茶贸易方向复合型英语人才紧缺,使我国茶叶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继续发展受到阻碍,近五年来茶叶出口量增速减缓。在此情况下,进行国际茶贸易专业方向英语人才培养研究极有必要且意义深远。在目前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众多ESP教学体系中,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国际茶贸易方向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最相似。以商务英语专业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国内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常见缺陷为鉴,并参考已有的ESP教学理论,即可得出高校应如何培养国际茶贸易方向英语人才,以及具体的试行方案。

关键词: 课程设置    英语教学    茶贸易    ESP理论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为更多种类与更多数量的中国茶叶走出国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在新时代挑战下,近六年来中国茶在国际贸易市场的销售额虽仍然呈逐年增长趋势,但行业内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出口单价低、缺少家喻户晓的茶叶品牌、在贸易市场上“有姓无名”、缺少文化内涵等不利因素均限制了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长远发展。品牌与文化内涵还需要人才来填补。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应该看到,无论是解决“一带一路”倡议构思的理论问题,还是推进实施的实践问题,关键都在人才[1](4-9+22)。

目前我国英语专业教学以语言知识为主而不具有具体行业导向,因此就业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英语专业的学生,国茶品牌极度缺少通语言、懂文化、精贸易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使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有内涵却难言,有商机却难抓。因此,进行国际茶贸易方向的专业方向英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于英语专业学子或我国国际茶贸易的长远发展而言均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ESP视域下已有的研究成果

1.ESP理论综述

ESP,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目前比较权威的定义是由Hutchinson & Waters 提出的:ESP is an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 in which all decisions as to content and method are based on the learners reason for learning.

由此定义来看,ESP教学可挖掘出三大明显特点:(1)ESP教学目标明确。(2)ESP教学建立在学习者的需要分析之上。(3)ESP教学注重语用能力的培养[2](108-110)。

ESP教学理论已在中国发展六十余年,目前ESP模式下的英语学科有三个分支——学术英语、专业英语、职业英语[1]。其中,职业英语方向下的商务英语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并且与国际茶贸易所需人才的能力定位最相似,是研究国际茶贸易方向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方案的理想基础。

此外,与传统的、常见的EGP教学相比,ESP课程以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更加重视英语在一个特定情景或特定行业内的应用,而EGP课程更关注语言的基础部分即语言共核。英国学者Pauline Robinson指出:“语言本身的教学并不是ESP的终结,而利用语言实现一个确定的目标才是ESP的真正目的。”[3]由此看出EGP是英语语言共核,是ESP的基础;ESP实际上是EGP的延伸,是EGP的拔高应用,更具有现实意义,近年来高等教育中的英语教育已经在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慢慢向ESP模式转型。

2.目前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中常见缺陷

在目前已有的发展较为成熟的ESP教学体系中,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本项目组研究的国际茶贸易方向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最相似,因此研究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常见缺陷对研究国际茶贸易方向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有极大的意义。在目前各高校已有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常见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英语”与“商务”学科之间交互融合不足。

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应该是简单的“商务”+“英语”,而应有学科间的交互融合,真正做到全英文进行商务课程的学习、应用。正如Robinson所言,ESP本质上是利用语言实现确定的目标,因此,将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利用语言学习商务,进行商务实践才是ESP教学体系的重点。罗毅、李红英(2008)在安徽、浙江、江西的6所(二類和三类)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4%的学生对ESP教学表示不满意,86%的学生反映教师授课的语言以汉语为主或全部为汉语,学科交互融合不足[4](76-80+95)。

(2)课程结构重理论,轻实践。

ESP课程体系本身就是应用导向型,ESP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就是满足一个行业分支的人才需求。另外,随着供给侧经济结构调整,实践能力对职业生涯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学校与学生都应给予实践性课程足够的重视。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类课程课时不足、期末考核流于形式或者对知识点进行纯粹的笔试都有可能使学生对实践课程不够重视,职业能力得不到提升。

(3)教学资源整合不足。

教学资源整合不足的缺陷普遍存在于已有ESP教学体系中。部分院校对语言类专业的建设不重视,对语言类专业的定位仍停留在单纯的教与学上,语言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等实践类教学资源不足。

专业方向英语学科综合性强,商务英语专业对语言本身、职业经验及对相关文化的了解都有较高要求,在这样的高标准下,常常出现教师对商务相关职业经验缺失,社会经验不足或者难以聘到合格教师的尴尬局面。

三、ESP视域下,国际茶贸易方向英语人才培养策略

1.国际茶贸易方向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1)能掌握英语语言共核。

语言学家称一种语言中大多数人都能用到的那部分语言为语言共核。英语语言共核是任一专门用途英语的基石,在功能意义层面与通用英语相似[3]。我国于1999年推出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要求各专业学生在一、二年级学习通用英语,并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在大学三、四年级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则要求在大学二年级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从而保证学生对英语语言共核的掌握良好。目前已有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大多基于英语专业四级的水平。因此,学生应以掌握英语语言共核、通过专业英语四级为本科一、二年级阶段的主要学习目标,为向专业方向发展筑基。

(2)具备较强的国际商务实践能力。

国际茶贸易行业本质上仍是贸易,语言和茶文化知识只是锦上添花。在贸易过程中,贸易实务技能、市场营销技能、商务谈判技能等商务实践能力都是促成一次良好商业合作或贸易的基本骨架,语言文化则是血肉,二者缺一不可。

(3)熟谙中国茶文化并对贸易国茶文化有一定了解。

教学目标中对中国茶文化了解这一部分的要求不能仅仅止步于对教科书的记忆背诵,要有场景感、体验感,有了真实文化体验,学生才能深入了解中国茶文化,才有机会将优秀茶文化内化为个人人格魅力的一部分,如此才能轻松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科的交叉融合,不能将英语与茶文化分裂开来,避免学生在真正交易场景中对茶叶、茶文化相关知识的英语表达调取困难,使用生疏。

了解贸易国的茶文化才能了解贸易国的茶叶市场,才能进行“精准营销”,避免“供不对需”的尴尬局面。另外,学生对贸易国的语言文化比如:方言、俚语、交易习惯需要有一定了解,以减少贸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2.课程体系建设

国际茶贸易方向英语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大致分为三个模块:语言能力培养、商务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基本与商务英语专业一致。在大体框架一致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在跨文化交际模块中中国茶文化与各国(尤其是“一带一路”贸易圈中国家)茶文化的比重达到教学目标中对茶文化方面的要求。

(1)教学方法。

商务英语专业发展至今已经引入了许多成熟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对比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在跨文化交际部分,对于常用的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认知法等仍可以继续使用,而对于新加入的茶文化相关重难点知识则可以引入体验教学法。

体验式文化教学重视情境设置和学习者的个人实践,包括课堂中的文化知识课程、实地体验和动手实践三部分内容[5]。此教学法的互动性与趣味性足以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深刻的感触。相对于传统教学法中有标准答案的习题,有固定内容的书籍,体验教学法更关注学生的心灵感触,对茶文化的理解与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但不足之处在于体验式教学法容易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真正实施起来对教学资源建设来说将是极大的挑战。

(2)订单式人才培养。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用人单位与培养单位签订用人协议,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规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6](2-4)。订单式人才培养可以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学校与企业双方签订用人协议,共同制订培养计划。企业可以积极参与进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与人才培养过程中并为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利好条件。通过校企结合,积极搭建实践平台,从而精准培养人才。

①“以需定产”注重市场调研。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才的培养应该顺应市场变化。针对这一点可以成立调研组,利用多种调研手段如问卷等切实考察市场变化。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对准市场设置专业,对准市场进行课程设置,以需定产才是高效率高产出的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在专业设置之初,以调研结果为具体指导确定专业的主要方向是十分必要的。在专业日后发展中,调研组的调研结果可以实时反馈,为教学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②订单班教学计划与师资力量。以订单班形式进行国际茶贸易专业方向英语人才培养实际上是利用已有的、方向较为明晰的ESP模式进行更加精确的定向人才培养,对于小众方向人才培养意义重大。订单班的教学计划可以在已有ESP模式的基础上,与合作企业进行教材与教学体系的协同建设,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减少纸上谈兵的可能性。

在师资配置上,更要突出校企结合。不仅可以企业进校园组织讲座或者开设课程填补实践方向经验空白,而且可以教师进企业,实地考察工作技能需求。

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资源整合,效率最大化,此种模式与原有ESP教学体系互补,弥补了已经明晰的商务英语专业中实践型教学资源不够的不足,并将其转化为国际茶贸易方向英语人才培养的极大优势。

(3)人才考核标准。

传统考核方式重“应试”而轻“应用”,考核方法单一。这种考核方式极易造成学生在应用知识层面上有缺陷。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可以引进企业评价。在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之后,對学生实习评价进行打分量化,计入成绩量表中。相比书面考试,实践过程中的评价更加真实有效,更能引起学生重视。

四、结语

ESP教学因其实用性,正逐渐受到更多重视与更多期待,在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中都有所体现。在“一带一路”的契机下,茶贸易方向英语人才培养速度与质量都需要超过市场需求才能保证我国茶企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良好发展。在此情况下,通过在已有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上增减增加茶文化方面知识、探寻更加有效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获得有效率的、精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可行且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周谷平,阚阅.“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J].教育研究,2015,36(10).

[2]王友良.专门用途英语(ESP)研究综述[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6).

[3]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4]罗毅,李红英.论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J].外语界,2008(01).

[5]单晓薇.以体验为核心的文化教学研究: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D].济南:山东大学,2013.

[6]王冬.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