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0-10-20 13:25谭晓锹
读天下 2020年23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

摘 要:语文教学中,我们对于素材资源的选择是最主要的工作内容。相比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中的可用资源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在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在我们了解了学生的现实学情之后,难免会对于课本资源感到有所缺憾。在笔者看来,高中语文学段的课本资源篇篇都是精品,我们在选择教学资源时应该将它们当作首选。我们可以结合个性化的需求在其中进行相应的筛选和补充。不过,提升资源利用率的方法不在“多”,而在“精”。我们需要把握住资源的优势,进行相应的突破,与学生一起“深挖”内涵,必然有助于学生在后期完成自主学习活动,生成自主学习能力。在观察所有的语文资源之后,笔者认为,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最为突出。文章中笔者就对该类资源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应用

作为高中语文教育者,笔者认为,语文学科从来不是简简单单“词句积累”,它需要引领学生生成见识,能够拥有个性化的情感、思想,能够和人们对话,能够捕捉生活中的信息,由此可见,语文学科是帮助学生融入现实生活的学科,是促使学生拥有自我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需要传承文化、文明,我们还需要解读生活现状。那么如何才能落实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呢?笔者建议,就需要精心选择资源,并且让每一种资源都展现出优势。如传统文化类的语文资源,就可以帮助学生解读文化发展的进程,了解我国文化的传承载体,感应民族凝聚力,生成民族魂。再有,我们还可以在传统文化中,解读关于道德品质、世界观、人生观的内容,借此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疏导他们当前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让传统文化类的教学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教育价值呢?文章中笔者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 展现出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元素

在近期的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中国的传统文化再一次成了“热搜话题”。在一次人类危机面前,中国人民的表现令全世界的人感到惊讶。他们很难理解看上去没有统一“信仰”的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团结的表现。在笔者看来,这一点很好理解,那就是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的骨子里有一颗“中国魂”。我们有自己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历经风雨,已经印在中国人的基因里。在应用传统文化开展教学活动时,笔者建议,我们要解读其中的“精神元素”,进而让学生与其产生灵魂碰撞。如教学《论语》中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引出孔子的“礼治”,就要对一些重要的道德范畴和概念、术语,像“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加以强化。在《劝学》和《师说》的教学中,抓住古人勤学、尊师的美德,结合现状,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教学《陈情表》时,让学生趁机接受“孝”的教育。在教学《苏武传》时,利用朗读和引导的方法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古文经典篇目,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社会,把关注的意识投向人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学中,让学生走进屈原、陆游、杜甫,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进苏轼、李白,理解什么是豁达、豪放……

二、 与学生一起共赏“经典”文学作品

在传统文化中有非常多的“经久传唱”的文学作品,它们堪称“经典”,甚至是一直无法逾越的经典。在我们与学生一起共赏“经典”时,我们不仅仅会赞叹,还会产生更多的共鸣。如以“北宋文化四大家”苏轼的文化作品为例,选其作品《赤壁赋》展开讨论,苏轼以独特的笔触,将人生观娓娓道来,既包含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也包含随缘而安的人生态度和忘情尘世的洒脱。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层次发掘汉语文化的丰富内涵,提炼出促进学生情感认知能力和人格健全的因素,确保学生真正理解教学语文教学内容表达的深刻内涵和感情,不断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除此之外,通过文化作品了解文化常识,还要求学生对其语言进行了解。例如《赤壁赋》一文先后呈现出了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于课文的字里行间,这就需要学生深刻理解和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和魅力。

三、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作为高中学生的引领者,笔者肯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也肯定学生的求知欲望,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做的是为他们提供建议,提供研究课题,提供阅读素材。如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其要鼓励学生在闲暇时间多阅读文化经典,诵读经典诗文,将传统文化与道德实践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合理的指导、规范学生的行为活动,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与初中生相比较,高中生的认知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每年的寒假和暑假,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作业:阅读文化名著,即《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诗经》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其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并且也会将传统文化精神继续弘扬下去。

四、 指导学生“写随笔”

写随笔一直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個“小环节”。作为高中语文教育者,笔者却认为,我们应该让这个小环节发挥出“大效能”。例如:对课文中涉及的,可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时,就要求学生写随笔,在学习《陈情表》后,从学生的随笔中就可看出由他们心中蹦出的对传统文化理解的火花。在作文训练中,如围绕儒家思想“仁”进行写作训练。教师应讲明“仁”的内涵是自重,宽厚,谦和,诚恳,善良,俭朴,勤劳和关心他人等人生美德,既是“仁”的具体表现,也是走人的根本原则。让学生明白“仁”的内涵后写作,不仅提高了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对“仁”理解,同时也教会了怎样做人,也就是说继承了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在落实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笔者认为,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发挥的教育价值无法取代,它承载着我国独特的民族精神,学生在解读这些文化知识时,从来不仅仅是“读书识字”,他们是在进行情感共鸣、思想碰撞。

参考文献:

[1]李瑞华.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问题[J].学周刊,2019(17).

[2]朱倩.例谈多元阅读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9(28).

作者简介:

谭晓锹,重庆市,重庆市石柱回龙中学校。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