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题海”

2020-10-21 10:49金宇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9期
关键词:辩证题海命题

金宇

摘 要:好的题目应当指向对学生思维的考查,不同的学生在这些题目中因为思维水平差异而产生区分。因此好的題目可以检验学生的思维,教师则可以利用这一类型的题目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收集题材,有意识的归纳、命制一些题目,破除学生思维盲区,变死记忆为活应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关键词:命题;思维;辩证

为什么不同学生在同一个题目中得分不同?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的思维能力或水平有差异。一个好的考题是指向对学生思维的考查的,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价他们的思维能力,因为思维能力不同产生了区分。在此背景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中,命题训练是首选。但是这种训练绝对不是常规的、记忆性的;而是需要思考的、突显思维的题目,我们称之为好题。教师应该收集一些好题,比如指向学生思维盲区,思维惯性等等。怎样的题目会暴露学生思维盲区呢?

一、辩证与归纳

如果能把同一类型的、似是而非的题目归纳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辩证分析,这对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是很有帮助的。也有利于学生从单一思维,逐渐形成辩证思维。

例1:电路中接入的用电器是否越多电功率就会越大?如图甲、乙所示,电源电压均为6V且保持不变。R1=R2=R3=10Ω。

(1)甲图中,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中的总电功率为多少,S1、S2都闭合时总电功率又为多少?

(2)乙图中,S1闭合,S2断开时总电功率为多少,S1、S2都闭合时电功率又为多少?

参考答案:(1)1.8W 3.6W (2)3.6W 7.2W

同样的条件,不同的电路,会引发学生思维冲突,印象深刻。与此类似的还有如下例:

例2:将两灯L1“220V 60W”,L2“220V 40W”并联在220V电压下更亮的是哪一盏灯?若将亮灯串联又会如何?

参考答案:并联时L1亮,串联时L2亮。

形成系统的辩证思维仅靠几个题目,一门学科是不够的。但至少可以让学生学会不同的条件,用不同的方法分析;知道不同的目的要求,我们的方法思路不同。而学生很难自主进行归纳和总结,这就需要老师帮助他们,将同类型、相反类型题目结合在一起,这是我们命题的一种方法,一个方向。

二、逆向与反证

例3:图电路,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一个灯两端的电压?

参考答案:L2

对电压表测量哪一个灯两端的电压,有些学生一点就通,也有一些学生对此十分费解。为什么这类学生对电压表测定某电阻两端电压时会出现判断的失误,这和逆向思维的缺乏有关系。

如果我们注意收集教材中出现的这些例子,你会发现,这些对学生来讲都是难点,这和学生这一阶段逆向思维缺乏有直接的关系。

例4: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一些”。小柯想要验证亚里士多德的这一个观点,他用两张等质量的A4纸,一张揉成团,另一张平整同时在同一高度下落,怎样的实验结果会支持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呢?

老师告诉他,有位科学家利用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设想将一个重的物体和一个轻的物体栓在一起,结果推理得出了两种截然想法的结论。在确认自己的推理没有错误之后,开始对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产生的怀疑,请你尝试进行解释这两种不同的结论。

考试说明命题要求中明确提出:初中科学学业考试命题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重视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从科学本质上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我们教师在做什么,我想下面的例子可以作为参考。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力学学习中学生非常容易混淆。学生会可能会判断出后者是正确的,但是在应用上,关于这两者的辨析却会出现错误。或者此刻纠正了,下一刻还会犯同样的错误。于是老师不断的给他们练习,学生在不断的错误中终于建立起了正确的答题方式,或者学会了应试。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我们舍弃了他们做错的“本源”,追逐了他们错误的“表象”。我们给学生无数的练习,如果不指向学生的思维,作业永远也做不完,思维得不到锻炼,就算你教会了他们这一方面的知识或者应试能力,换一种内容和题型,他们又会困惑和迷茫。所以我们的学生经常会疑惑,上课老师讲解都能听懂,但是题目做的时候就经常会出错,我觉得自己很笨,自己不行……学生产生了自我的否定感。相应的,老师往往非常生气的说,这样的题目做了这么多次,你还做错,你真是太不认真了。我们的教师也是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认定我们的教学,同样也会像学生一样产生自我否定。

现下,作业多,杂、乱。学生对会做的重复练习,不会的一闪而过,不加理会。导致学生无法体会成就感,对作业感到厌烦,机械的去完成任务,学生的思维如果没有改进,不仅变得死板,机械,更加悲哀的是他们后续的发展将会非常不利。当应试教育大被诟病,“学为中心”的模式全面展开的大前提下,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更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或者说,我们教师保护好学生的创造性、辩证性思维责无旁贷。实际上我们更多做的是让学生记、练,无形之中让学生的思维定势——我们是有责任的。

既然无法改变,那么尽力做到最好。教师应该多尝试命制一些能体现创造性辩证性思维的题目,让学生知道光靠记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的题目是需要创造性思维才能拿到高分的。相应的,我们的命题应该去触及学生思维盲区,或者能体现学生思维能力,让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脱颖而出,我想这应该是命题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5.1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八年级上、下 浙江教育出版2014.11

[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九年级上 浙江教育出版2015.6

猜你喜欢
辩证题海命题
题海无边 “多变”是岸
解后回顾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浅议科学辩证看待军网舆情
试论《周易》中的辩证思维
浅析气候变暖与人类的过激行为
初三历史教学之历史人物评价
数学探秘之旅:题海的上游什么样?等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