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发现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2020-10-21 10:32米光梅
大东方 2020年3期
关键词:概念教学实践应用小学数学

米光梅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广泛推广与深入应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发展创新精神,而对于基础能力薄弱的小学生而言,概念知识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部分,也是发展知识能力的基础。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探讨引导发现法应用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引导发现法;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实践应用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内容比较基础,因此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初步阶段,结合小学生数学水平偏低,基础较为薄弱的现状,对于数学文本中很多概念性的内容想象力不足,理解不够深刻,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应用引导发现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概念问题,在认识中深化理解,在理解中加强记忆,才能真正为后续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1.小学数学概念学习应用引导发现法的意义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基础薄弱的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难点,作为数学知识的基本单位,学生要确保后续学习过程更为顺利,就必须以掌握数学概念为起点,逐渐构建和完善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1]。强化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才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数学敏感度、符号意识、几何直观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都有其循序渐进的规律与过程,也都以概念的学习为基础[2]。引导发现法是一种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围绕内容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深化理解的学习方法,是学生数学知识学习逐渐建构的活动过程,也是掌握新知识与新技能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积极且正确地应用引导发现法,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目前,我国很多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引导发现法的实践已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寻求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突破口,帮助学生强化吸收理解能力。

2.引导发现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2.1分类比较引导学生发现知识

分类的理解对小学生而言比较简单,即根据事物类别、性质与特征对其进行归类,通常针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加以考察,发现和分析异同之处。在比较中辨别知识,这是数学学习的前提。数学概念教学中,分类比较就要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是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基础环节。在分类比较中,教师要协助学生整理所学的大量相对杂乱的数学知识,将其系统化、条理化地分清,让学生掌握认识和了解概念的方法,形成一定的结构体系。应用分类比较帮助学生引导发现新的数学概念,还要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学习经验着手,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消化时间,绝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很容易因理解不透彻而与后续的数学知识点混淆。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小学数学概念知识学习有一个必然经历的过程,即观察具体事例、分类比较差异、检验分析结果、建构数学概念。

比如在学习“平行与垂直”的相关概念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校园操场上的双杠、足球场的门框等等,为学生构建位置关系的认识框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随后可创建一个“散小棒”的小游戏,进一步协助学生理清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师在黑板上为学生呈现提前准备好的多个直线组成的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分析与分类,待学生得出结果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分类的依据,如观察图形是否存在交点,具体可分类为交叉与不交叉两种类型,教师再引导学生加以检验分类是否正确。随后,教师让学生自行分组,形成合作关系的小组分配讨论任务,如运用直线无限延长的特性对之前的图形重新分类,小组中派出组长应用数学语言表述分类的标准,即关于两条直线是否存在交叉关系,分析结果。最后,学生自由发言,共同合作概括平行线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再对平行线的概念进行补充,帮助学生完善概念架构。

2.2归纳推理引导学生发现知识

归纳总结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应用较多,将其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为其今后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将知识学以致用奠定基础。在运用归纳推理的过程中,学生将直接观察具体的事例和列出的条件,探讨解决方法存在的共性,进行概括后形成新的理解与知识。这样的归纳过程学生还能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实现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自学效果。在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时,学生需要应用到已有的数学知识与学习经验,概括事例共性和本质属性,对其进行验证,待形成的认识逐渐丰富后,则概括概念的内容。但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认识到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现实,必须以自身针对性的引导来协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推理与整合。

比如学习“梯形”的概念时,教师同样可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梯形事物,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再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各种梯形的图片,深化学生的理解。待学生形成一定的认识后,教师板书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将其与梯形进行对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对比中通过动手实践来制作一个梯形,随后观察自己的制作作品,结合制作过程,探讨梯形共同点。比如经过自行制作后,有的学生就能发现对比其他图形下梯形角的特征并不显著,于是引申到四条边进行分析,发现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则不平行,概括出梯形的一个性质。也有的学生将其与平行四边形进行对比,发现梯形属于只有一组对比平行的四边形。总之,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动手制作实践的全过程,以对比、推理、归纳的方式进行分析与总结,才能深化认识。

2.3类比推理引导学生发现知识

类比推理的过程是一种由此及彼的发现过程,应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认识和了解数学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应用类比推理的引导实践中,笔者通常遵循观察事例、提出问题、猜测假设、类比推理、验证假设、建构概念的规律开展教学。

比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概念时,很多学生会将其与小数甚至负数混淆,为了深化学生理解,教师可创设出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比如关于投票选举的活动,教师选派一个学生为班长,发动全班同学进行投票,如有一半学生同意,那么对应的支持率则为50%,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去理解50%的含义,即可帮助学生推理出何为百分数的意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引导发现法既要求教师注重引导的过程,也要促进学生主动去发现的过程,引导与发现的实践缺一不可,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教学工作中,有深远的意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应进一步发现学生概念学习存在的问题,找到关键点与突破口,才能更恰当合理地应用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提高概念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崔灵灵.概念图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以“圆”概念的教学为例[D].河南大学,2014.

[2]王伟.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9,1(24):57-58.

[3]胡满金.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2(6):71-72.

(作者单位:浦北县龙门镇平黄小学)

猜你喜欢
概念教学实践应用小学数学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