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审计风险探讨

2020-10-21 05:29蒋雷
理财·财经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审计风险商业银行

蒋雷

摘 要:在大数据环境下,银行的审计工作会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来强化总体工作质量,保证银行的运作,减少外部风险的干预,确保银行实现稳定发展。本文对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审计风险成因进行分析,并从完善内部系统管理、调整内部审计人员思路、提高内部审计技术、创建内部审计机构等方面加以深入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商业银行;审计风险

一、引言

商业银行使用的审计方式是一种较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将银行内部大量的管理细节以及多种信息直接转化为审计对象,对大量的信息进行管理和审计,有利于银行有关部门加强对数据的管理,保障银行整体运行质量,减少外部风险的影响。

二、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审计风险成因

一般来说,银行需要审计的数据与后期所承担的风险呈正比,与传统的审计银行管理方式相比,此项审计工作的对象往往是直接接触现金的人员,总体需要审计的规模小。但因为社会不断发展,相对应的银行项目也在不断对外延伸,所涉及的审计内容和数据快速增加,具体审计规模变大,以至于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增大。在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正在朝普及的态势发展,需要工作人员审计的内容更加多样化,社会上的审计风险朝向也开始有所变化。

与此同时,银行采用的审计软件也会升级,致使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提升,若审计人员软件使用技术较为生疏,会导致审计工作进展缓慢,外界的风险也容易侵入到银行项目运作环节中。另外,银行在内部的管理过程中,都会设立专业的控制体制,其主要的管理方向是对银行综合资产、数据以及内容进行全方位管理。但由于外界发展速度较快,银行内部的管制体制落后于社会总体变化,难以支撑银行的高速运作,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内部结构上的弊端不断暴露,以至于很难完成多项任务。系统落后,与相关数据的融合性不强。在后期的审计环节中,会导致大量信息和数据没有经过细致化的审验,审计难度提升,增加银行运行风险。审计工作中涵盖大量的专业知识,实际操作的内容较为多样化,银行内部的审计人员在当前时代发展过程中,难以迎合外部的变化,自身素质不够,欠缺大量的现代化审计知识,以至于会忽视掉大量关键性的审计细节,增加多种审计风险。在银行的管理期间,因为缺少详细的奖惩制度,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责任感欠缺,导致总体审计水平较低,部分审计人员虽然具备责任感,但因为自身能力有限,以至于现代化软件操作效果不佳,总体工作质量低[1]。

三、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应对审计风险的措施

(一)完善内部系统管理

在当前大环境下,商业银行内部因为项目众多,相对应的需要承担的外部风险高,针对此种状况,商业银行为保证自身高质量运行,需要强化内部的系统管理建设。从内部信息环节入手,提升总体的管理效果,增加内部系统的多项功能和环节,保障多种电子信息以及相对应的信息存储可以和系统有机结合,存储大量电子信息以及财务数据,保证多种数据的全面录入,确保各类详细信息均能够得到有效监管。商业银行应按照规定的时间检验相对应的信息检测管理系统,仔细核对多种信息,定期检验项目中的数据。在后期的审验过程中,如果数据以及审计结果相对应,就证明银行数据和信息完整,多种财务数据运行稳定,从而检验内部管理是否存在腐败现象,提升总体管理质量,保障银行发展。

(二)调整内部审计人员思路

强化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银行审计工作质量,保证工作人员能够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面对外界的风险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思维进行分析。银行的管理层可以从强化工作人员的思维方式入手,增强其风险防范意识。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全面研究当前社会发展状况,并针对当前发展速度积极开展相对应的数据审计工作,加大对信息的核算力度。相关人员需重视审计环节,加强对多种数据和信息的研究,以数据研究为主要方向,全面进行审计管理工作,保障银行的审计工作能够和外部环境相适应,强化总体审计工作质量,保证审计管理制度顺利执行,促进银行更好地发展。例如,银行可聘请社会上的专业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通过此种方式,工作人员能够明确当前社会发展的最新状况,重新整理自身工作进展,合理分析外部风险,保障审计工作有序运行。

(三)提高内部审计技术

在目前的发展中,数据化的审计方式正在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在此种环境的影响下,对审计技术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根据当前社会发展速度,审计管理模式通常會被应用在信息的管理技术中,信息能够从外部获得,有利于工作人员深入探寻相对应的信息数据,展现更多关于银行审计的资料。从银行发展的后期数据可以了解到,升级审计技术能够保障信息整合合理化,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在新时代,针对数据的探寻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关键性的技术发展方向,其余的技术还在研究中,但是,数据挖掘技术通过短时期的发展,内部的优势非常明显。例如,某银行在内部的建设中,开始全面发展内部审计工作,全面更新当前的审计模式,积极营造合适的发展环境,提升运行的便捷性。通常情况下,技术的革新能够决定后期工作质量,帮助工作人员及时明确工作漏洞以及相对应的数据错误,从而加强对多个数据的研究,以便于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完善相对应的审计工作流程,有利于在银行发展期间节约大量的工作时间,提升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降低工作总量,并增强对外部风险的预防能力[2]。

(四)创建内部审计机构

商业银行内部的审计工作和相应的执行部门具备较强的独立运行能力,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下,将多种机构以及业务联系在一起,以往的审计工作因为没有系统化的体制作为依靠,以至于审计人员会因为自身的权限受到限制,难以将审计工作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此种工作方式不利于银行的总体发展,导致当前审计工作难以进行。在大数据背景下,银行的内部审计机构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完善内部审计方式和结构,保证充分发挥审计优势。第一,银行的高层需要赋予审计机构一定的管理权限,尤其是对数据和信息的采集权限,需要有关技术部门强化自身的职能,完善相对应的服务建设,保证多种执行流程的衔接性。第二,银行需创建一种全新的管理体制,涉及多个工作环节,控制流程的执行力度,创新相对应的制度,保障银行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第三,商业银行应组建针对性、专业性较强的网络系统,采用先进的软件和电子设备,从而提升总体设计质量,从根本上减少后期银行项目运行的风险。

(五)提升专业人员素质

银行的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此环节的重视力度,首先,健全相对应的考核体制,选用适合银行发展的筛选方式,保证审计工作人员在从业期间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管理部门需要检验审计人员,提高此部门的就业标准。与此同时,在内部建设期间,还应集中整合工作人员的审计思维,保证商业银行能够实现高速稳定的发展,实现对数据的高质量运用。其次,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开展定期的考试,以检验工作人员的学习水平,丰富职员技能,增加其知识储备,使其学习先进的审计思想,高效管控审计内容。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摆正自身的工作态度,了解工作责任,分析自身工作范围内的内容,防止由于私心而导致银行经济受损。最后,强化银行内部职员建设,定期更新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保证其学习状态,从而强化内部审计团队质量和工作效率[3]。

(六)发挥大数据优势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银行内部的工作业务能力正在不断提升,商业银行多种项目迎来了黄金时代,银行要想抵抗外界的风险,就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优势,采用大数据管理方式,保证内部业务高效运转。在数据高速运行期间,银行需要加强网络风险防范,对网络技术和现代化审计模式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产品设计不合理的状况和内部项目运行不符合预期的现象予以高度重视,事先进行评估。在银行网络支付系统的发展中,银行的审计工作量增加,审计人员需要通过网络信息手段,查询相应项目的运行方向,以配合后期的审计工作进度,保证总体工作质量,从而促进银行高质量发展。

四、结语

商业银行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发展状况能够直接影响到国内经济的运行状况,为保证其总体发展,应强化内部审计工作,采用多种先进技术手段、强化内部员工的综合素质等,确保工作总体进展,有效防止外界风险。

参考文献

[1]金海珠,石怀旺.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与应对[J].营销界,2019(33):73,78.

[2]魏东.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审计风险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6):219-220.

[3]耿磊.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大数据环境审计风险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基于大数据环境的新闻编辑理念变革创新机制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