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幼儿园养成教育有效性

2020-10-21 16:25董旭光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良好习惯幼儿园教育

董旭光

摘要:幼儿阶段是人们培养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而我国民众也更为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所以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也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为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幼儿园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创建良好的幼儿园环境以及充分发挥家庭促进作用等具体方案,以期为幼儿园习惯养成教育效果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良好习惯;幼儿园教育;养成教育

幼兒属于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阶段,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也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我国《幼儿园指导纲要》之中关于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也提出了较为详尽的要求。如今,我国许多幼儿都属于独生子女,由于父母教育方式不合理,如过度溺爱等造成幼儿形成了蛮横、贪图安逸以及不擅交际的性格。故而,矫正幼儿不良习惯,并培养幼儿逐渐养成良好习惯也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关键所在。[1]

一、幼儿园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本身养成教育管理缺失

如今,许多幼儿园研究采用养放式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常用的管理模式,所以教育教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教育目的、标准以及有关管理方案,各项活动缺乏明确的锻炼目标,对幼儿个人能力的提高习惯的养成而言没有明显帮助,而幼儿园普遍缺少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意识。同时幼儿园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以及专业素养之间存在较为明显差异,教学方式不具有合理性,同时也不具备设计课程活动的能力,掌控课堂能力需要提高,导致教育目标无法独立完成。故而,幼儿园本身养成教育能力变有待提高。[2]

2.家庭幼儿园教育环境未能形成统一

幼儿园普遍缺乏同家庭的之间的联系,家庭是幼儿除幼儿园外的主要活动场所,而父母对幼儿所产生的影响也极为深远,所以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同样关键与重要,也是养成教育的关键。如今,幼儿园教育同家庭教育于教学目的、方法以及目的方面的都存在、差异。家长更为关注幼儿的学习成绩、个人能力提高,却容易忽视幼儿个人习惯与品质的提高。通常情况下,幼儿园是通过游戏开闸教学,由于幼儿园同家庭之间尚且不经建立同期且相对和谐的教育环境,所以家庭同幼儿园的有机结合并不能实现。

二、幼儿园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有效性提高途径

1.幼儿园本身创建良好的养成环境

幼儿园个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幼儿园需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以及年龄特征,设定不同的养成教育预期目标。之后,结合所设定的不同教育目标为幼儿营造相应的公共环境与班级氛围,同时指导幼儿及其家长主动参加同环境之间的互动。以不同阶段幼儿良好习惯养成作为核心,将汇集的有关图片张贴在活动室之中,以引导幼儿形成以园为家的意识,教师在日常活动中也需要积极将环境教育渗入其中,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认知,进而指导幼儿个人行为,创建更为优秀的教育教学氛围。不仅如此,教师也需要致力于为幼儿创造温暖、细致以及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以小班幼儿园为例,小班幼儿由于首次进入幼儿园,并不习惯集体生活,也缺少相应的经验。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温馨的提示,如地面粘贴脚印,引导幼儿寻找相应的场所,并提醒幼儿依序上下楼梯、饮水以及洗手;在盥洗室张贴正确洗手的流程图并告知正确洗手的积极影响;于午睡室之中张贴折叠衣服的具体流程,并拍摄衣服折叠优秀的幼儿作为榜样。通过上述无声、且合理的提示,不仅能够减轻幼儿园教师反复提醒不同幼儿的教学压力,同时也通过一种相对温暖且周密的方式,令幼儿更为容易接受,以免幼儿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压力,针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言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而中班、大班的儿幼儿已经掌握主动性,能够自觉遵守相应的规则制度,教师便可基于幼儿理解以及接受的情况下尝试建立班级规则,并要求幼儿自觉遵守有关规定,以令幼儿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幼儿彼此之间的影响,使得幼儿园形成良好的环境,然后由环境反作用于幼儿,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良好习惯。

2.充分发挥家庭促进作用

幼儿园教育与国家教育同样重要,所以幼儿园教师应注意同幼儿家长之间的联合,邀请家长作为幼儿养成教育的参加者以及榜样,使得幼儿于幼儿园以及家庭之中需要遵守相同的标准,实现系统的目的,进而令幼儿逐渐形成优秀的行为习惯,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最终目标。如今的幼儿以独生子女为主,而三代同居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家长过分溺爱或是忽略了幼儿智力发展的情况,使得家庭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培养。故而,幼儿园需要积极同家长进行沟通,尝试建立合作,以免最终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成为表面工作,幼儿回家之后良好习惯丢失的问题。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开办家长会或是家长学校等活动,便在活动中向幼儿家长介绍养成教育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关键性,改变许多家长的落后教育理念,避免家长继续以错误的观念教育幼儿,进而构建目标相同、方式相同的家庭与幼儿园联合教育的氛围。不仅如此,教师在家长交流场所,如班级博客、家长群以及家长园地等,为家长推送养成教育相关内容,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设计阶段性的培养目的,同时为家长提供养成教育的合理方式与方法。不仅如此,家长应定期随机前往不同幼儿园家庭同家长直接进行沟通与交流,一方面考察幼儿在家情况,同家长沟通教育理念,以便与家长之间达成共识。另一方面,也可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幼儿园的具体表现,并了解幼儿在家表现情况,形成信息交流与共享,并认可与表扬幼儿良性的发展。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能够第一时间发觉幼儿习惯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方案。

结语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短时间便可以实现的,其需要幼儿园与家庭联合持续作用以及巩固。故而,幼儿园针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明确当前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创设良好环境以及加强童家长的联系,实现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以及熏陶,帮助其逐渐养成良好习惯。[3]

参考文献

[1]张先强.浅谈幼儿园如何开展幼儿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J].中华少年,2016(12).

[2]马慧萍.浅谈如何在幼儿养成教育中培养良好习惯[J].新课程(小学),2015(6):211-211.

[3]梁泓.启蒙冶情,快乐养成——浅谈幼儿园游戏活动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7(4).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良好习惯幼儿园教育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