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

2020-10-21 01:15吴姗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核心素养

吴姗

摘要:在素质教育体制下,德育教育工作逐渐成了重中之重,要求教师们不断优化个人理念,结合具体的学科内容来实施德育,以便给予学生更为有效的指导,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师除了要不断提高理论教学成效以外,还要结合当前的教育理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便完善学生思想价值体系,从根本上促进他们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技能和素养,且在不同学科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具体到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也可详细分为文化素养、规则意识、道德品质、实践能力等模块。根据素质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贴近其实际生活的授课方案,并加强学习和研究,采取创造性的教学模式辅助学生学习,由此不断强化他们的核心素养。

一、借助生活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小到一言一行、大到人生价值都涵盖其中。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时,应当注重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熟悉的案例、场景中理解知识、明白道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落实和实践,进而不断提升其学习成效。[1]

1.运用生活情境简化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

小学生的感性思维比较强,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采用更加生动和直观的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来帮助他们理解知识,以便不断吸引其注意力,并使其在学习的同时理解相关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继而不断增强其学习效果。如,教师可以根据所教理论知识为学生播放一段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视频片段,并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经历来分析视频中人物的做法是否正确,并给出各自的看法。然后,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观点入手,逐步引出相关的理论知识点,使他们在生活情境的辅助下更加高效地理解知识内涵,同时能够根据视频情境来反思个人的生活,从而树立正确的处事观或是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继而不断强化其核心素养。[2]

2.借助生活实例培养学生良好的规则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其明确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只有这样才能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使之成为有道德、有文化的人。此时,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实例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比如可以运用交通事故的案例讲一讲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或是结合学生日常喜欢做的各种游戏,引导他们去思考游戏规则与游戏活动顺利开展之间的关系,还可以从课堂纪律讲起,使学生们明确上课遵守规则对于维持课堂秩序、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意义。当然,教师也可以借机为学生讲述一些生活中的其他规则,如尊敬师长、学会排队等,由此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利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以便降低他们的理解难度,并使其在体验中将所学内容与个人实际结合起来,从而不断强化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有利于推动其核心素养的发展。

1.以趣味教学法强化学生的积极体验

(1)采用趣味绘本为学生讲解法律常识

对小学生来说,法律条文往往比较抽象,理解起来具有很大难度。为了解决此问题,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利用绘本素材来讲解一些法律常识,以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他们在阅读绘本故事的过程中更加高效地掌握各种法律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绘本为学生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反思,进一步明确个人言行中的不当之处,然后有意识地进行改正,从而使其在积极的体验中学到更加丰富的法律知识,有助于增强其法律素养。

(2)组织课堂表演活动提升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讲课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表演活动,以便引导其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并使其在表演中进行体验和感受,辅助提升其学习成效。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分角色表演活动还原法庭的审理现场,或是引導学生演绎在公交车上为老人、孕妇让座的场景,也可以组织学生模仿父母一天的工作来体验其辛苦,由此不仅可以活跃气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更多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而推动其核心素养的提升。[3]

2.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进行体验式学习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教师也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话题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以便使其通过合作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并在讨论中不断完善个人的学习思路、道德观念,从而顺利提升其核心素养。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以“诚信”为话题进行讨论,通过列举个人亲身经历的关于“诚信”的事件来分享自己的看法,由此在讨论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文化素质的发展,有助于不断提高其核心素养。

结语

在小学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同时不断强化他们的道德修养、法治意识,以便帮助其建立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他们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应当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从而使他们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顺利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艺娟.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以《我能这样做吗》为例[J].考试周刊,2018(85).

[2]姚凌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J].新智慧,2018(16).

[3]赵海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2019(26).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小学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