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

2020-10-23 09:08李春芹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学科高中语文语文

李春芹

“素养”,《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那么“修养”又包含哪些?《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修养” 一是指 一定水平的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二是 指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

语文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否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然而,也有许多教师感到不知所措,甚至无法做到这一点。其根源在于他们的能力结构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仍然是传统的能力结构。那么,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师除了具备一些基本的教学能力外,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呢?

一、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

广大语文教师首先应做的是借助语言文字或文学作品教会学生“立身处世”,而教师的率先垂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更是不可忽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生向老师学习其实首先是接受教师的自身行为对其耳濡目染。

孔子教育弟子,需要解经释典,但是孔子的三千弟子首先接受熏陶的是他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的处世态度,因其如此,孔子的门下才能出现贤者七十二的旷世之才。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社会的财富与竞争日趋激烈,古人有“家有三担粮,不做孩子王”的抱怨,虽然现代教师们实际上所拥有的财富比历史上的“夫子们”有很大的提高,但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们的思想无疑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广大教师往往以 “酸” 的力量把自己的欲望带进课堂,这无疑会影响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语文教师如果能以健康、积极的态度对待语文教学,乐观地看待语文教学,就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思想开放,以健康的心理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教育。

二、丰富多元的知识储备

说到丰富的知识储备,这点对语文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作为实施课堂组织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拥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1) 关于“读”。语文教师不能说要“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但是语文老师起码应该是一个在本学科知识基础上做个“杂家”。 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尤其是文史方面的知识等等。 要试着去了解学生关注的韩寒、郭敬明,有些老师根本不知道“克隆技术”,这委实有些说不过去。语文老师最大的资本就是“知道的东西多”,否则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光环一定会灰暗许多。

(2)关于“记”。要想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首先要博闻强识。“记”是“读”的延续, “记”也是“说”和“写”的基础,没有“记”,“说”和“写”同时也就失去它锐利的锋芒。屈原博闻强识,才能有《离骚》的千古光芒;钱钟书过目成诵,才能学贯中西;巴金能够背诵《古文观止》200篇,茅盾能背诵全本《红楼梦》,这是他们作为文学家有着超人的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原因。

(3)关于 “写作”。语文教师在整天处理字词时,要有较强的 “写作” 能力。“写” 可分为 “写好字体” 和 “写好文章”。一些学校一直在為语文教师倡导 “三个一工程”,即 “一张好嘴、一把好手、一篇好文章”。显然,“好词” 和 “好写作” 需要 “写作技巧”。这也要求语文教师在平时要勤勤恳恳,多练习,多用笔,这样才能有扎实的基本功。  如果语文老师汉字书写不过关,文章不能草成一篇,学生有何理由听信你的“谆谆教诲”呢?

(4)关于 “说”。有人说,语文老师是 “杂家”,“杂家” 就包括 “表演者”。中国教师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多的任务之一是在课堂上积极推广普通话。虽然可能没那么标准,但大胆开口是一种态度。语文老师也要像《老残游记》里的王小玉那样有讲书的本领,至少你的语气要有韵律,你的表达要有多样性,你的意思要准确、清晰,你的话要简洁、全面。

三、不断更新的观念和知识

毫无疑问,教师在走上讲台前,大都在高校里经历过比较系统的专业理论训练,但我们不应忽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以几何级的速度更新。 要想知识得到不断更新,必须经常给自己“充电”。当然,“充电”的方式可以通过教育主管部门集体组织的形式实现,诸如举办“新课改培训”等,但这种方式大多是针对教师群体的知识缺失来举办,很少针对不同学科的发展特点,更无法针对不同教师的知识缺陷来弥补。因此对于教师个体来说,最好的办法是自觉“充电”,尤其是语文学科有个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不要理科的实验操作,不要外语的外籍教师的口语示范,不需音体美学科老师培训需要的较大经济支出,只需多看多思多写,做生活的有心人。

有些语文老师感叹学生不喜欢听语文课,可扪心自问:教师成天捧着一本印着三十多篇课文的课本走进走出,每天四十五分钟除去反复絮叨段落、主旨、写法外,别无一丝新鲜的血液,那么学生在语文课上昏昏欲睡,责任不在我们课堂的组织者吗?

作为凡夫俗子的一位语文老师,作为只是躬耕三尺讲台的一介书生,我们不可能也不现实去要求大家都故作深沉状发表或阐释一些经天纬地的思想,至少我们应该在繁琐的教学之余,我们在体察物逝人非之变迁时,在观察美丑对峙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见解,有自己的认识看法。做人难,做老师难,做语文老师更难,做个好语文老师则难上加难,任何一位语文老师都能体味其中甘酸苦楚。只愿我们每人都练就一出看家本领,引领我们的学生到语文这个百花园中采撷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何海防.西部素质教育.2019(04)

[2]浅谈高中语文如何通过朗读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J].胡忠慧.课程教育研究. 2020(19)

[3]普通高中新课程[M].河南大学出版社,杨光岐,2008

[4]语言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李宇明主编,2000

猜你喜欢
学科高中语文语文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