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半岛电视台官网“中美贸易战”报道的分析

2020-10-26 02:16陈思颖
国际传播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半岛阿拉伯

陈思颖

【内容摘要】 本文以框架理论为基础,选取半岛电视台官网2018年3月23日~2020年1月15日期间涉及“中美贸易战”的报道,按照报道主题、报道倾向、报道体裁、信息来源四个变量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半岛电视台官网对“中美贸易战”的关注度高,立场较为客观,呈现的中国形象较为正面。然而受西方国家媒体和自身立场的影响,半岛电视台官网所建构的中国形象还不够真实、全面。为此,本文就提高中国面向阿拉伯国家的传播能力提出了建议。

【关 键 词】半岛电视台;“中美贸易战”;新闻框架;中国形象

2020年1月15日,中美双方代表在美国华盛顿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标志着从2018年3月23日开始的“中美贸易战”①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了一步。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经贸摩擦不仅对两个国家产生冲击,而且引发世界经济体系的动荡,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被各国媒体持续跟踪报道,其中也包括阿拉伯媒体。阿拉伯国家沟通亚非欧三大洲,与中国有着长期友好往来,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因此,在中美冲突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分析半岛电视台官网对“中美贸易战”报道所设置的框架,有助于我们了解阿拉伯国家对贸易摩擦的态度,以及其中隐含的中美两国在阿拉伯媒体上的形象,并进而对如何提高中国面向阿拉伯国家的传播能力提出建议。

一、研究设计

“作为‘中东地区的CNN,半島电视台坚持以伊斯兰的视角,站在阿拉伯人民的立场,和西方世界争夺国际话语权。” ①在当前的国际报道中,存在着话语权分配不均的现象,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掌握着更多的信息资源,主导了国际信息流通体系。半岛电视台凭借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发出阿拉伯国家自己的声音,在对内报道其他国家的新闻和对外展现中东态度上,都起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选取半岛电视台官网为研究对象。在新媒体时代,半岛电视台进行了转型,以阿拉伯语官网为核心,开设了不同语种的新闻网站,辐射全球。本研究以半岛电视台官网为对象,不仅是因为其使用阿拉伯语且在阿拉伯国家颇具影响力,也是因为官网是半岛电视台面向全球的网络矩阵的起点,对其他语种网站的内容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同时,网络媒体的易接触性提高了研究样本的可得性,在研究者身处域外的情况下,对其官网报道内容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取半岛电视台的立场观点。本研究对半岛电视台官网在“中美贸易战”中的报道框架进行研究,有助于管窥阿拉伯主流媒体在“中美贸易战”中隐含的报道倾向。在具体研究策略上,本文选用框架理论。框架理论最早应用于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社会学家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框架分析》中指出,框架是“个人组织事件的心理原则和主观过程”。②在新闻领域,框架的存在体现了个人与组织在生产和阅读新闻时主观经验与客观事实之间的碰撞,以及传受双方的框架碰撞,是新闻报道无法做到完全客观的深层次原因。刘建明教授指出,媒体在生产新闻时会运用反映生活的镜子发现新闻事实,并按照面对事实的内在意义组构框架,把当前重要的事实凸显出来,是一种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筛选、打包、分类、处理并将价值判断隐含于信息中,呈现给受众的方法。③换言之,在生产新闻的过程中,媒介借助新闻报道为受众建构了一个“拟态环境”,这个拟态环境并非如镜子一般直接呈现客观环境,而是经过主观加工后的所谓“客观环境”,一方面填补了因距离遥远或其他原因无法在场获知的信息缺口,另一方面也使人们远离了真实的信息。“特别是对于国际新闻传播而言,一般受众对别国的直接认知有限,主要借助于媒体报道来了解媒体‘打造的事实”。①新闻框架研究包括三个领域:媒介的生产框架研究、文本内容的框架建构研究和框架的效果研究。本文着眼于半岛电视台官网“中美贸易战”报道的内容框架研究。

本研究聚焦2018年3月23日~2020年1月15日半岛电视台官网的相关报道,在官网上搜索关键词“贸易战”,以篇为单位,获得最初样本856篇。对这些样本进行阅读后,通过人工筛选,剔除与“中美贸易战”无关的或提及“贸易战”但没有进行评论或描述的报道,最终获得样本227篇。另外,本文还根据坦卡特提出的框架清单分析方法,借鉴其设计出的由11个指标组成的框架清单,对样本的报道主题、报道体裁、报道倾向和信息来源四个变量进行类目建构,剖析半岛电视台官网“中美贸易战”报道框架。

二、半岛电视台官网的“中美贸易战”报道框架

(一)报道主题:围绕经济、政治和科技三大主题展开

据统计,半岛电视台官网涉及“中美贸易战”的227篇报道的主题中,数量最多的是经济,有144篇(63.4%),其余依次是政治54篇(23.8%)和科技29篇(12.8%)。这与“贸易战”主要在经济领域展开且影响波及世界有关。半岛电视台官网关注中美政治关系,主要是担心中美两个大国是否会因此激化矛盾,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而科技方面则是因为此次“贸易战”的产生和激化与美国对华为公司的制裁行动密切相关,内容多涉及华为。

本研究在对文本内容进行详细阅读的基础上,将这些主题细分,抓取了半岛电视台官网涉及“中美贸易战”的新闻报道中不同主题的关键词。

1.政治主题相关的报道

政治主题可细分为与“贸易战”局势、世界政治局势、两国政府相关的报道。

在“贸易战”局势——包括介绍“贸易战”新的走向和中美新一轮谈判内容的报道中,主要关键词为“升级”“休战”。例如,在报道中国采取新措施时提道:“中国商务部部长宣布中国将停止购买美国的农产品……中国的这些举措体现了与美国贸易争端的最新升级。”②2018年12月初,半岛电视台的一篇报道中提道:“中美双方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这是所谓的中美之间‘贸易战的‘休战。”①这些对“贸易战”局势及时、全面的报道,体现半岛电视台对“贸易战”动态的密切关注,试图客观地还原中美双方的声明和新一轮谈判进展。而在其深度分析当下、预测未来局势的报道中,涉及中方的主要关键词为“增加”,涉及美方的主要关键词为“更糟”,比如在一篇报道中,作者预测:“这会增加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竞争的能力……中国可能会增加开支。”②同时指出,“简而言之,对美国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变得比今天更糟……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针对中国的企图都会失败……特朗普一直在让世界变得更糟”。③这样的关键词隐含了更加看好中国未来的倾向,同时表达了对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不赞成态度。

三、半岛电视台官网“中美贸易战”报道的内容特征

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归纳分析,可以得出半岛电视台官网对“中美贸易战”的报道框架有以下特征。

(一)關注“贸易战”的经济影响,担心冲突激化

半岛电视台官网对“中美贸易战”的关注点,主要是其已经造成的以及可能造成的对世界经济体系的破坏。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打响后,其他国家也都会受到冲击,依靠出口石油获利的阿拉伯国家更是无法在这场危机中独善其身,因此半岛电视台非常关注“贸易战”对石油和黄金价格的影响。

同时,半岛电视台对这场“贸易战”的进一步激化持担忧态度,在报道“贸易战”升级时使用的都是“威胁、担忧、破坏”等词语。在中美进行新一轮的谈判前后,都有对此次谈判能否平息“贸易战”的推测,隐含着对中美早日停止“贸易战”的期望。当然,半岛电视台没有将“贸易战”简单地看作一场经济战争,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中美的政治分岐上,多次将“贸易战”比作中美之间一种新的“冷战”表现形式,担忧其会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二)抨击美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中方举措

半岛电视台官网报道中对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多次使用“单边”“保护主义”等词语,在引用时也多次选择了对特朗普持否定、批判态度的信息,就算是引用美国媒体信源,也选择了很多谴责特朗普举措的媒体信息。特别是在华为问题上,半岛电视台表现出支持华为、谴责美国的倾向。在涉及双方谈判时,对特朗普自以为是、强硬的谈判技巧进行了讽刺,对中国政府的形容则是“真诚”地为了追求和平而努力。①而特朗普政府只是为了怕影响大选才会暂时妥协。②

总的来说,半岛电视台官网在报道“中美贸易战”时建构出的美国形象是为了本国利益,对中国施加压力,进而危害世界经济;而建构出的中国形象则是在美国的压迫下进行反击,努力追求和平解决争端。

(三)总体立场相对中立,但信源较单一

在报道“中美贸易战”时,半岛电视台官网很好地平衡了中美双方的观点、论调,但是在报道的信源所属国家上,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大量使用来自西方国家的信源,却没有使用来自中国的信源。这一方面反映了以美国、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媒体在国际新闻界拥有的话语权,而在话语权的争夺上,中国国家形象仍需摆脱西方媒体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在国际传播领域,尤其是面向阿拉伯国家的传播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多重因素导致半岛电视台更倾向于采用源自西方媒体的信息,从而在政治议题上建构出中国政府“不够民主、不尊重维吾尔族穆斯林的人权”的形象。③

四、提高中国面向阿拉伯国家传播能力的建议

“每个国家的新闻媒介都是‘掌握着政治和经济权力者的代言人。”①半岛电视台官网在报道“中美贸易战”时,所运用的框架及所建构出的中美形象,都是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出发点的,体现了本国政府和拥有话语权的人们对“贸易战”、中国和美国的态度,以及媒体的政治性和商业性。卡塔尔与中国长期保持贸易往来,卡塔尔也是首批响应和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加上美国在中东地区推行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政策,插手多国内政的做法与此次打压华为、遏制中国崛起颇为相似,此番发起“贸易战”更是严重影响了石油和黄金的价格,给阿拉伯国家带来了实质性的损失,因此半岛电视台才会在对“中美贸易战”的报道中更倾向于谴责美国。而在“贸易战”之外,半岛电视台出于宗教立场批评中国政府对待维吾尔族穆斯林的做法,这是有失公允的。

可以看到,尽管在对“中美贸易战”的报道中,半岛电视台的立场较为中立,然而受西方国家媒体和自身立场的影响,其所建构的中国形象还不够真实、全面。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出发,提高中国面向阿拉伯国家的传播能力。

首先,中国主流媒体应找准角度,精准设置议程,就“贸易战”对中阿合作战略及阿拉伯国家造成的相关利益损失进行报道。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为阿拉伯国家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2019年3月,卡塔尔工商会主席哈利法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以其促进共赢的特征,广受众多国家欢迎,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②报道“一带一路”为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贸易战”对“一带一路”的冲击,将使阿拉伯国家更直观地理解美国发动“贸易战”的危害。

其次,以点带面进行传播,充分利用企业形象塑造更立体的中国形象。华为公司是“中美贸易战”的焦点,是美国在“贸易战”中的重点打压和限制对象。同时,华为与阿拉伯国家积极展开合作,帮助阿拉伯国家实现数字化转型,比如与阿拉伯国家联合创办ICT(信息与通信)学院,并举办了2020年中东数字转型网络研讨会。③中国企业的海外形象是阿拉伯民众了解中国的名片,重视对华为等企业的海外形象塑造,融入中国精神,有利于深化中阿合作伙伴关系,展现更鲜活的中国形象。

再次,弱化国际传播的政治宣传色彩,强化以文化传播为主的“软”交流。以在阿拉伯国家建立的孔子学院为舞台,促进中阿文化合作交流。截至2018年底,中国在11个阿拉伯国家建立了16所孔子学院和3个独立孔子课堂。① 通过孔子学院搭建沟通中阿的“汉语桥”和“汉文化桥”,能让越来越多的阿拉伯民众转变对传统“硬”传播的抵触心态,更愿意参与其中,主动了解中国对和平、仁义的追求,消除对中国压迫少数民族或穆斯林的误解。

最后,重视建设国际新媒体平台,借助民间传播力量。“贸易战”也是舆论战,在新媒体时代,中美双方均以新媒体平台为战场进行舆论交锋。2019年,香港发生修例风波时,美国社交媒体脸书和推特暂时关闭了数百个所谓的“替中国政府传播香港局势虚假信息”的账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猛烈抨击关于“中国政府支持了一场诋毁香港抗议者的网上战役”的说法。②新媒体平台以其特有的即时性与互动性打破了传统国际传播的时空局限和单向性。中方应积极争取新媒体话语权,比如发展中国自己的国际新媒体社交平台。此外,可以发挥民间传播对官方传播的补充作用,以个人的故事为缩影,展现中国态度。总之,借助新媒体平台,可以展示更加真实全面的中国形象,中阿民间交流之路也可以进一步拓宽。

(责任编辑:江璐)

猜你喜欢
中美贸易战半岛阿拉伯
九龙坡:一江绕半岛 艺术焕新生
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
阿拉伯国家宣布举办男装秀
蛇口半岛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特朗普税改下国际税收竞争思考
公元前500年前后意大利半岛的居民
My Homet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