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

2020-10-27 06:42甘肃省合水吉岘九年制学校贺海鹏
家长 2020年27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教学内容初中语文

□甘肃省合水吉岘九年制学校 贺海鹏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总结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精髓,历经千年依然被时代所承认。因此,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已经成为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初中阶段的学生相较于小学生而言,在语文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也有所加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有效丰富教学内容和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树立学生的正确人生观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期,思维比较活跃,人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等还没有塑造完成。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积极正面的形象引导学生形成客观的情感理念和认知态度,加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意义重大。

(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传统文化则是语文的核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课本教材中经典古诗词和文言文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道德品质进行有效培养与提升,让学生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

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策略地渗透传统文化,能让学生了解到更多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品质,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水平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

就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的时候,以课本教材中所涉及的古诗词、文言文、经典名著等作品为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所采取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也都比较单一陈旧,机械化的教学方法很难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解析,也无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导致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不到大范围传播,还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甚至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一)通过课前预习渗透传统文化

课前预习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能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初步的认知,有效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前预习环节,为学生布置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任务,对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围绕这些任务开展自主预习,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知,深刻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二)借助生活实践渗透传统文化

文化是由多个元素构成的一种知识体系,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其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想要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渗透,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开放式的教学内容,突破课本教材的限制,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借助生活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文化体系进行强化建设,体现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拓展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并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与探索。通过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感受与领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为初中生的综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借助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课前预习、生活实践、传统节日、信息技术等,对传统文化进行有策略的渗透,从而有效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并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引导学生深刻感知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对其进行传承与发扬。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教学内容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做好课前预习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