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土植物应用
——以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为例

2020-10-28 03:40张杉杉张丽云
园林 2020年10期
关键词:乡土水库植物

叶 俊 张杉杉 张丽云

2017年12月国家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优先发展农村农业,打造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需要根植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求人们在保护和治理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保留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1]。

郊野公园指在适当的管理下,位于城市中心区外围,人们易于到达,以乡村景观或森林地形地貌等自然存在为主体,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可供开展户外活动、轻松身心、享受生态自然环境的场地,同时还兼有生态保护、环境教育、生产生活等功能的开放活动空间[2]。

近年来,随着人口大量地从中心城区往郊区转移,郊区城市化成为新型城市化的主要特征之一。为寻求有效手段来维护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城市绿地空间,并满足上海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2013年上海市开创性提出“郊野单元规划”概念,在国内首先编制了《上海郊野公园总体规划》[3]。在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编制的《上海市郊野乡村风貌规划设计和建设导则》中明确提出,在构建生态群落时采用原生态乡土植物,注重各类植物的组合种植。

漕泾郊野公园规划提出发展全域郊野公园概念,即镇域建设模式,面积为60.42 km2[4]。水库村是漕泾郊野公园先行区,秉承“生态治理”“生态保育”“生态重建”的规划理念,以“水+园”“水+岛”“水+田”的主题划分水库村功能区,并强化“团成片、水相连、路相通、林成网、村美丽”的建设理念[5]。本文以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之一的漕泾镇水库村为例,探讨合理的植物景观的营造、选择与配置,为乡村乡土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1 乡土植物配置原则

1.1 适地适树、种类多样性原则

村域内植物品种的选择应首先考虑场地原始风貌环境下相同或相似的植物材料,不应过度追求“新、奇、特”,能够保证植物材料适应栽植场地,保证长势良好。植物多样性原则也是生态园林修复及稳定植物群落的基础,大都市乡村背景下,应大力挖掘本地野生乡土花木,体现当地地方文化。

1.2 合理配置、坚持生态原则

各类植物的配置须因地制宜的选择,充分发挥不同种类的观赏特性,要分析不同植物材料的禁忌,如桃树不宜与十字花科蔬菜并种,会诱发桃蚜病虫害。模拟自然界植物群落结构形式,使植物与环境之间达到最大协调,保证不同植物群落在各种新环境下形成各自的规律和习性。

1.3 季相色彩变化原则

植物种植配置选择中,要避免品种单一造作。植物在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设计过程中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配置方式。

在种植设计中,要体现春、夏、秋、冬四季季相特征,着重以春秋两季为主,在同一种植环境下,以体现一季或两季的季相效果[6]。由于花期或色叶变化期一般持续时间为1~2个月,为避免环境出现偏枯偏荣现象,需要根据不同花期进行分层配置,或将不同花期及色叶乔木进行混栽。

1.4 低成本、高效能原则

乡村景观营造造价低,后期无人养护是长久以来的重点问题[7],如何合理有序地利用本地乡土材料丰富植物多样性,以低造价、高效能的方法进行绿化、彩化、美化是目前主要的发展道路。尽管本地乡土材料有一定的优势和长处,但在多样性原则的基础上,不能完全排除外地植物材料的引种,两者需互相搭配、优缺互补。

2 水库村乡土植物设计应用

2.1 概况

水库村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偏西1.8 km,东与沙积村毗邻,南与金光村接壤,西以朱漕路为界,相邻阮巷村,北与奉贤区胡桥镇兴隆村为界。全村总面积4.16 km2,耕田面积174.5 hm2。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户籍数512户,常住人口1 620人,水库村水陆交通便捷,区域内水网密布,水域面积约占40%,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水以上。全村拥有70多座小岛,有中心港、火车港等19条主要河流,共计长23 km。高速公路S4直通其境,距离上海市中心约1小时车程[8],同时水库村先行区也是漕泾郊野公园的核心区。

2017年,水库村获得“全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2018年,水库村被纳入上海市首批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2.2 乡土植物材料的选择

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属北亚热带季风地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 156.7 mm。气候变化总体特征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温适中。本地常用植物选材有80多种(品种):水杉、池杉、落羽杉、香樟树、银杏、朴树、合欢、槐树、榉树、桑树、杨树等,其中观赏树种有雪松、罗汉松、女贞、黄杨、紫藤等;观花品种有广玉兰、桂花、月季、山茶、杜鹃、腊梅、菊、荷花、美人蕉等。

在水库村的景观设计中,依据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势,重点打造田、水、路、林、村共生的优良肌理。在原有品种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增补具有自然野趣显气质等优点的植物材料,并综合考虑当地村民的喜好与诉求[9]。其中,春季以桃树、海棠、樱花等品种为主要观赏植物;秋季选用银杏、无患子、娜塔栎等特色色叶树种对重要节点及部分林相进行改造。

2.3 乡土植物配置具体应用

2.3.1 农村四好公路——长堰路

长堰路位于水库村北侧(图1),由原有四级公路提升为三级公路,长堰路南北两侧景观面积32 000 m2,软景种植面积27 751 m2,陆地新增旱溪面积530 m2。项目采用抽稀、移栽、补种等手法对原有乔木空间布局进行了调整。

道路两侧行道树采用引进品种娜塔栎,其具有耐水湿、抗寒旱的特点,一年四季叶色可变为绿、黄、红、褐等颜色,气候适应性强,品种优良,满足了种植色叶植物变化多和抗性强的特性(图2)。

车行道两侧增设人行步道,满足人车分流的需求(图3)。在原有种植区域内,经调研,常绿树共计1 294株,品种有香樟、杜英、桂花、雪松、广玉兰、橘树、枇杷等。落叶树共计515株,品种有榉树、黄山栾树、无患子、柿树、梨树、合欢、紫叶李、碧桃、垂丝海棠、石榴树等。设计中将部分落叶乔木(如银杏、无患子、碧桃)与常绿乔木(如广玉兰)移栽混种,将春秋两季观花、观叶品种以多色配合、色度逐层过渡进行移栽配置。另将原有场地中零散孤植树(如桂花)进行统一空间布局调整。考虑到乡村景观植物后期修剪及养护能力有限,设计中对孤植树木进行集中、有序、合理地调整,移栽、整合形成了桂花林。在减少后期工作压力的同时,将繁琐无规律的零散种植化零为整,统一突出桂花花期的品种特征。

1. 长堰路整体鸟瞰图

2. 行道树-娜塔栎

3. 人行步道

移除及移栽后的空间,增补观赏性地被种植,总面积为17 285 m2。种植上也优先考虑多年生品种,并结合低养护、低成本的原则,选用了例如小兔子狼尾草、花叶燕麦草、金叶石菖蒲、细茎针茅、蓝花鼠尾草、知风草、柳叶马鞭草、山桃草、细叶芒、大花美人蕉、向日葵等优质品种。

2.3.2 “小三园”改造——沈家宅

沈家宅是水库村乡村振兴首个改造宅基,改造前环境较差,除基本交通以外,宅前屋后多是养殖棚,农具和工具随意在道路及庭院中摆放。种植区中多为农户私有农业种植,无统一规划,场地较为杂乱(图4)。

此次宅基及环境空间的改造,一方面将原宅基进行统一的整治粉刷,另一方面北侧邻水养殖棚进行统一拆除,增设人行步道,规划整理临水驳岸及种植空间(图5)。根据宅基周边原有乔木(朴树、女贞、无患子)的点位,重新调整了种植空间的布局。在与宅基住户沟通后,在种植区域中增补如碧桃、枇杷、樱花、橘树等观赏类树种,以满足村民对植物四季变化的观赏需求,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

原有凌乱的农业种植区域,也在设计中集中得到了保留和重新规划。在宅基北侧规划农业种植区与观赏类种植区分割,并增补特色农业果树品种(枇杷、桃树、橘树等),场地由村民自行相互管理和监督,从而深化乡村特色种植(果园、菜园)特征。

南侧原有宅基入户处,拆除原有混乱封闭的多样式不锈钢栏杆,以粉墙黛瓦风貌元素统一形式,并在入户处布局多个花园空间(图6);补种狼尾草、细叶芒等低养护、低成本的种植材料,来满足各宅基入户以单色、多色配合种植的手法;以整洁、干净的空间,使村民在改造后的“菜园、果园、花园”小三园中,得到生活品质的提升。

2.3.3 南村入口改造——香氛花园

南村入口为朱漕路水库路路口,是水库村重要入村节点之一。改造前为流转土地,场地前200 m2的空地供临时停车,整体无规划,缺乏景观效果(图7)。

此次南村入口景观改造,将面积约为3 000 m2的流转地改造为特色香氛花园,采用上海地区适用的香草植物作为主要地被种植,主要品种为德国洋甘菊、香青兰、甜罗勒、留兰香薄荷、胡椒薄荷、深蓝鼠尾草、马郁兰、牛至、藿香等。此次设计中根据不同香草植物的特性,将其分为片植花境、色叶镶边、采摘体验三种不同的种植形式(图8)。以开花为主的植物采用花境片植的种植形式,满足丰富的视觉体验,如德国洋甘菊、香青兰等;叶片独特似雪的银叶菊采用色叶镶边的种植形式;可做香料或精油提取的甜罗勒、牛至等靠近内部特色园路种植,以方便采摘;特色园路宽约50 cm,采用砾石铺装与瓦片收边,精致且具有特色感(图9)。

4. 改造前沈家宅

5. 改造后的建筑立面及滨水驳岸

6. 改造后沈家宅的整体鸟瞰图

7. 改造前南村入口

8. 改造后的香草植物种植

9. 特色园路

香草为草本及小型灌木类芳香植物的总称,其中大多兼具食用、茶用、精油提取、药用等广泛的功能[10],是非常重要的资源类植物,有着优秀的产业融合潜力。作为水库村唯一一处特色香草植物种植区,可进行香草产品的开发、科普展示及产业融合带动,结合场地定期举办香草植物科普讲座及观赏、采摘、精油制作等活动。

3 结语

不同地区的乡村环境有差异,特色各不相同。在乡土植物景观特色的营造上不可照本宣科,要采用适合当地生境的乡土植物和种植形式,体现当地特色,保留乡土气息。此外,在满足生态与美化功能的同时,也需重视传统种植习俗及生产功能,如农作物、果树、蔬菜、芳香植物等都是重要的乡村景观营造材料。

猜你喜欢
乡土水库植物
漳河有一水库群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出山店水库
乡土中国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