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设计专业图案教学的课程思政

2020-10-29 01:07白玉梅万辉陈百灵高振华BaiYumeiWanHuiChenBailingGaoZhenhua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8期
关键词:家具工匠图案

■白玉梅,万辉,陈百灵,高振华 Bai Yumei & Wan Hui & Chen Bailing & Gao Zhenhua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中国正在迅速崛起,伴随着伟大的民族复兴梦想,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设计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教学改革应发挥专业优势和特色,尤其要肩负起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培养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人才的重任,亟需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方面的教育,打好思想意识的根基。产品设计课程思政的核心是把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与授课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1]。有相关调查显示,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影响大学生思想的首要因素。将思政内容与各门课程有效结合,发挥专业课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切实的影响力。图案课程作为家具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2]。思政培养的重点是中国传统图案的继承、创新与应用的能力,以解决中国图案课程“文化性”缺失的难题[3]。

1 图案课程的思政目标

作为家具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图案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在于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图案的历史演变与发展,风格特征、内容、形式和装饰手法,具备基本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借鉴与再设计能力,以及以专业的视角对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和解读的能力,为进一步的专业设计课程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实践训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造型能力、设计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图案的造型方法和形式美规律,将图案和家具产品设计有效结合并应用于家具产品设计之中,服务于今后的工作和学习。

图案的范畴广泛,古今中外的图案种类与数量更是浩瀚如海,是设计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大量的优秀图案作品能够为专业的设计积累创作素材。中国图案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背景,是课程思政的主要放矢之地,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艺术审美能力、创新设计能力、设计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等综合艺术素养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具体思政目标与路径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藉由传统图案的形式和内涵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藉由不同图案品种的工艺过程和特点来进行关于务实、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引导;藉由家具的行业历史与现状进行相应的职业道德与社会伦理教育,同时激励学生对于家具行业复兴的伟大梦想的萌发。

2 课程思政目标与知识点分解

图案课程思政教学应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思政内容合理分解融入到各知识点中,着重结合相应的文化背景予以有意引导,在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下面以中国传统图案的演变与发展内容为例,将各部分知识点结合思政目标分解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思政目标与知识点分解

3 课程思政的培养内容

3.1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艺术是文化的表征,图案课程的思政教学首先要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图案的学习和解读,不仅能得到先祖智慧的启示,还能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从商周时期的国之重器青铜大鼎,到春秋战国时期精美富丽的漆家具,到唐代的色彩莹润的青瓷和唐三彩,再到雕刻和镶嵌装饰技艺绝伦的清式家具。图案的造型形式无不反映着明显的时代特点,比如流云飞动的装饰图案,充分体现了辉煌灿烂的大汉遗风;唐代家具丰满浑圆的造型和华丽雍容的装饰风格,与大唐的博大华贵国风同出一辙,反映了盛唐那种气势宏伟、富丽堂皇的时代特征。图案的艺术价值更是不可估量,比如1989年,苏富比拍卖过的一匹唐三彩马,成交价是374英镑,当时折合600万美金。鬼谷子下山题材的青花瓷器2005年拍卖成交价是2.3亿人民币,以当天的国际牌价可以买两吨黄金,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价值,等等。在教学中要通过相关内容来强化民族自豪感和多元文化下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新精神。

知识不等同于教育,教育应该超越知识[4]。家具设计创新人才的教育仅仅靠知识的积累更是行不通的,而是应该注重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正如爱因斯坦说:“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记住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会思考。”因此,图案课程教学中,要在深刻领悟传统图案的文化内涵基础上,对传统图案进行继承和创新,探索适合当代社会需要的新的教学形式,如在实践中采取调研、临摹、解构、重构和融入时尚元素创新的方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养成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3.2 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一种工作中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追求精工精致的精神[5]。这在无数传统的经典图案产品上体现得最为充分和明显,如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纯手工打造的商代青铜器,再如涉及到八个工种分工协作的汉代大漆家具等。工匠精神也是人类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的一种求实的、能够把工作做好的基本精神[6]。比如烧成率极低的釉里红瓷器,温度稍高或稍低都会失败,工匠们在没有温度计的情况下,能够凭借千百次的烧制失败经验,在1300度的高温里,用肉眼来判断10摄氏度的温度差是非常不容易的,工匠们就是这样用孜孜以求,百折不挠的精神来面对每一次失败和每一件产品。通过对传统手工艺图案作品的赏析与解读,临摹与创新相结合的任务目标,并结合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的形式开展学习,强调工匠精神的发扬,使学生养成对待任何一件作品都精益求精和专注的品质,并高度要求自身技艺和自身待人处事的标准。

工匠精神是决定其在行业内的发展宽度和高度的标杆,也是当今社会工业发展、农业发展、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指导方针[7]。工匠精神的培养要回归到设计教育,强调实践和训练手脑的紧密联系,是培养工匠精神的有效方法[8]。因此,为了满足当代人们越来越追求精致化生活和注重感官体验的消费需求,无论是在传统家具工艺领域,还是在规模化工业化的家具产品的生产制造中,都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专业素养,充分地照顾消费者情感方面的需求,为行业培养追求极致的设计师和制作艺人。

3.3 职业素养

3.3.1 重振行业信心

中国的明清家具曾经在世界上创造了家具业的辉煌,在家具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家具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多年来许多世界知名家具设计大师为之倾倒折服,甚至作为毕生钻研的对象,从中汲取精华之处进行创新的应用,比如丹麦的椅子大师Hans Wegner,他将中国圈椅的元素融入到现代家具中,设计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其中“Y型椅”为最成功的代表作品。所以有人说:“中国传统家具,明椅是一个巅峰,此后至今,本土再无花开,开在丹麦”。随着“中国制造”时代的到来,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家具制造大国,却不是一个家具强国,与国际先进的家具强国相比,差距还很大。尤其在原创家具设计方面,也缺少世界知名的职业家具设计师[9]。因此,在图案课程中,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原创能力,另一方面培植专业自豪感和职业忠诚度,激发学生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设计作为一个远大的职业理想,树立重振家具行业的信心。

■图1 课程思政教学活动设计流程

3.3.2 遵守职业道德

目前我国的家具业已经被贴上“低质”的标签,成为发达国家的定牌生产的低级制造基地[10]。这需要在设计教育中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关于重新定位和构建当代中国的家具产业体系。一些商家为了谋取利益,偷工减料、偷梁换柱,不惜各种手段增加利润,无视社会伦理、职业道德和操守,破坏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因此,图案课程教学中,把职业素养教育同课程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围绕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等方面,强调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课程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和养成品行的过程。

4 课程思政教学活动设计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背景下,中国教育全面进入了新时代。图案课程在教学中适应教学整体的变革节奏,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依托“学习通”和“雨课堂”等多个在线课程平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融合,采用小组调研、专题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融入到教学设计中,融入到学生学习任务中。同时要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设计,尽量避免说教式的传授方法,避免使课程变成思想政治课,而是引入使学生主动参加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调研、小组讨论、小组汇报、个人感言等翻转课堂的形式,调动学生思想意识方面的自主性和自发性,切实从点滴的图案文化内容中得到智慧的启发、感受到思想的力量和正向能量的指引,真正将课程思政的目标落到实处(图1)。

5 结语

综上,作为家具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图案课程的思政教学也要切实发挥好思想意识方面的根基性作用,根据课程内容特点以中国传统图案的文化继承与创新的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传统图案的形式和内涵、图案品种的工艺过程和特点、家具的行业发展历史与现状为路径,以学生为中心,以环环相扣的课程任务为驱动,充分调动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的自觉性与自发性。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务实、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家具行业方面端正职业操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对于家具行业复兴和再创行业领军梦想的热情,为伟大的民族复兴输入驱动力。

猜你喜欢
家具工匠图案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工匠神形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