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效果比较

2020-10-31 02:48朱华磊潘小丽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8期
关键词:脐部单孔阑尾

朱华磊,潘小丽

(长葛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河南 许昌 456150)

急性阑尾炎为外科常见的疾病,与细菌感染、阑尾血供不足有关,其典型症状为阵发性或转移性恶心、呕吐、右下腹痛,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1]。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目前针对急性阑尾炎的常用治疗手段,能有效切除病灶,控制病情,同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2]。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通过多孔创建气腹,易增加切口感染、腹部瘢痕等发生风险,影响预后[3]。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逐渐实现了脐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本研究比较脐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将40例接受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纳入传统组,将43例接受脐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纳入脐部单孔组。传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3~78岁,平均(65.64±6.02)岁;发病距手术时间1~8 h,平均(4.67±1.52)h。脐部单孔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52~77岁,平均(64.13±5.96)岁;发病距手术时间2~7 h,平均(4.35±1.09)h。两组性别、年龄、发病距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腹腔镜、血常规检查确诊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75.2%~89.5%,白细胞(7.2~17.3)×109L-1;②存在不同程度右下腹压痛、疼痛、反跳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排除标准:①合并意识及沟通障碍、腹部手术史、手术禁忌证;②合并心、肝、肾等功能严重异常;③合并妇科疾病、回盲部肿瘤、阑尾周围脓肿;④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功能障碍、难以耐受气腹及全身麻醉。

1.3 手术方法

1.3.1传统组 对患者采用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具体措施如下。使患者仰卧,全身麻醉,消毒、铺巾。于脐部做1 cm左右的切口,置入5 mm Trocar针(主操作孔)。于双侧麦氏点下做5 mm左右的切口,置入套管(副操作孔)。创建气腹,压力为12~14 mmHg(1 mmHg=0.133 kPa)。置入腹腔镜,观察腹腔,探查腹腔积液、阑尾病变情况。直视下挑起阑尾,分离系膜,结扎动脉,套扎根部后切除阑尾。取出阑尾,置入标本袋,清洗盆腔、腹腔,闭合切口,以创可贴遮盖。

1.3.2脐部单孔组 对患者进行脐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具体如下。使患者仰卧,全身麻醉,抬高右侧肢体、双腿约30°,消毒、铺巾。于脐部做1 cm左右的切口,弧形切开皮肤,置入腹腔镜,创建气腹(12~14 mmHg)。借助腹腔镜查看病变情况,依手术需求调整体位,维持术区视野清晰度;以血管钳提起阑尾系膜,以超声刀切断阑尾动脉、阑尾系膜,夹闭、切除阑尾,气化处理阑尾残端;确认腹腔无出血等异常情况,取出阑尾,放入标本袋,冲洗盆腔、腹腔,闭合切口,以创可贴遮盖。

1.4 观察指标

1.4.1手术相关指标、胃肠功能 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指标包括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

1.4.2疼痛 术后2 d以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疼痛,总分0~10分,得分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

1.4.3睡眠 术后2 d以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估睡眠质量,总分0~50分,分值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

1.4.4并发症 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皮下气肿、肠瘘等情况。

1.4.5满意度 对切口硬度、疼痛、不适感、瘢痕增生、瘙痒情况进行评分,每项0~5分,得分越低,满意度越好。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脐部单孔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2.2 术后恢复情况脐部单孔组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传统组,脐部单孔组术后2 d VAS评分、SRSS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2.3 并发症传统组出现4例切口感染,2例皮下气肿,2例肠瘘;脐部单孔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脐部单孔组并发症发生率[2.33%(1/43)]较传统组[20.00%(8/40)]低(χ2=4.993,P=0.026)。

2.4 满意度脐部单孔组切口硬度评分、切口瘙痒评分、切口疼痛评分、不适感评分、瘢痕增生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急性阑尾炎发生率逐渐上升。调查显示,普外科中10%~15%的住院患者被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该病致死率为0.1%~0.5%[5]。因此,临床应及时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为治疗急性阑尾炎常用的术式,能有效切除病灶,控制病情。与既往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创伤小,有助于缩短恢复期,改善预后,但其通过多孔创建气腹,易引发腹腔脓肿、肠梗阻、切口感染、腹部瘢痕等情况[6]。随着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创新,阑尾切除术由常规三孔逐渐过渡为脐部单孔。脐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切口隐蔽,更加符合患者对美观的需求;通过脐部入路,能避开重要血管、神经、肌肉,缩短手术路径,以减轻腹壁损伤,降低手术创伤[7]。采用单孔腹腔镜于直视下打孔,能避免腹壁或器官粘连患者出现术中视野模糊的情况,防止操作出现失误,以减轻器官损伤,保护胃肠功能;于脐部做弧形切口,有助于脐孔掩盖切口,故不会造成术后明显瘢痕,以维持腹部美观度,增强患者满意度[8]。林智远等[9]研究指出,相较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采用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焦虑的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更益于改善身心综合健康状况,缩短术后康复进程,且能增强切口美观度,提升患者满意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脐部单孔组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传统组,术后2 d VAS评分、SRSS评分、切口硬度评分、切口瘙痒评分、切口疼痛评分、不适感评分及瘢痕增生评分低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这证实通过脐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加快恢复胃肠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行脐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过程中需注意:(1)切除阑尾时选取合适的器械并适当调整操作孔,有助于处理不同阑尾深度,以提高安全性;(2)必要时可行逆向腹腔操作,同时进行体位调整,另外需严格控制阑尾切除深度、距离[10]。

综上所述,与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采用脐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有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轻疼痛,改善术后睡眠质量,易于被患者接受。

猜你喜欢
脐部单孔阑尾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理念在新生儿脐带护理中的应用及对脐带脱落的影响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新生儿脐带暴露疗法的效果观察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穿露脐装注意事项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单孔腹腔镜与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卵巢囊肿的对比研究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