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

2020-10-31 02:48于艳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8期
关键词:肌瘤复发率出血量

于艳

(沈丘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河南 周口 466300)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生殖系统肿瘤,发病率为20%~30%,且患者群体有年轻化趋势,可合并不孕,严重威胁女性健康[1]。临床治疗子宫肌瘤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术后易复发,且对妊娠结局存在不利影响。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改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应用广泛,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可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复发率,对确保患者生命健康有重要意义。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如何,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研究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沈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5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9例)。对照组:年龄28~44岁,平均(35.87±3.37)岁;肿瘤直径21~57 mm,平均(39.69±8.46)mm。观察组:年龄27~46岁,平均(36.14±3.48)岁;肿瘤直径20~59 mm,平均(40.63±8.55)mm。两组年龄、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超声检查、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②合并不孕。(2)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导致的不孕;②术前接受激素治疗;③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子宫腺肌瘤;④术中转子宫全切除术。

1.3 手术方法

1.3.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开放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具体如下。常规消毒、铺巾,全身麻醉,常规开腹,探查腹腔情况,寻找肿瘤并直视下切除,取出瘤体,关闭腹腔。术后常规抗感染。

1.3.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具体如下。常规消毒、铺巾,全身麻醉,于脐孔、麦氏点、反麦氏点做切口,建立CO2气腹,置入腹腔镜,取头低臀高位,探查腹腔,明确肿瘤大小、数目、位置。对瘤体较大的患者应用神经垂体素。采用电凝钩打开包膜,以子宫肌瘤钳、电凝钩取出瘤体,确认肿瘤完全清除后关闭腹腔,缝合。术后处理方式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1)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2)肌瘤残留率、复发率、术后2 a妊娠率。(3)术后2 h及术后1 d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痛觉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估,选择带有0~10刻度的标尺,其中10表示疼痛难以忍受,0表示无痛,由患者选取可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刻度,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4)术后2 h及术后1 d镇静程度。以Ramsay镇静评分量表进行评估:6分为深度睡眠,对外界无反应;5分为入睡状态,对外界反应迟钝;4分为浅睡眠,可快速唤醒;3分为嗜睡,对外界反应敏捷;2分为清醒,可快速反应;1分为烦躁不安。(5)术后并发症。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肌瘤残留率、复发率、术后2 a妊娠率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肌瘤残留率、术后2 a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肌瘤残留率、复发率、妊娠率比较[n(%)]

2.3 疼痛及镇痛程度术后2 h和术后1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 h 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 2 d Ramsa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2 h及1 d疼痛及镇痛程度比较分)

2.4 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3例,出血4例,尿潴留2例;观察组术后出现发热1例,出血1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9%(2/59)]较对照组[16.07%(9/56)]低(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发病率高,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因素与平滑组织增生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子宫异常出血、月经不调、腰骶部疼痛等症状,且多合并不孕、习惯性流产等,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子宫肌瘤可影响子宫收缩,改变宫腔、输卵管口、宫颈形态,致使子宫内膜萎缩、溃疡、静脉曲张,影响内分泌及受精卵输送、着床,从而造成不孕[3]。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案,可确保患者子宫解剖结构完整,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帮助。既往手术以开放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为主,可有效剔除肿瘤,且对大体积瘤体的剔除效果较好。但开放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损伤较大,术后易出现并发症,术中出血量多,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微创手术是临床手术的总体趋势,由于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改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得到临床认可,该术式手术切口小,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手术损伤,有助于缩短术后康复进程[4]。在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过程中,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可提高术野清晰度,避免术中损伤周围组织,保留正常组织,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减轻对周围器官的影响,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表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较快。相较于开放式手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所用时间较长,分析其原因在于为确保瘤窝缝合稳定性而延长缝合时间,同时腹腔镜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对术者要求较高,待术者提高腹腔镜手术熟练度后可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不易复发,并发症较少。子宫肌瘤合并不孕患者占全部子宫肌瘤患者的1.0%~2.4%,子宫肌瘤主要通过影响宫腔形态、干扰受精卵运动、着床而导致不孕[6-7]。因此,剔除子宫肌瘤后有助于提高患者受孕率。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微创优势,与开放式手术比较,手术切口小,患者耐受程度高,有助于术后镇静及镇痛。本研究比较两组术后镇静及镇痛程度,发现术后2 h和术后1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优于对照组,提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镇静、镇痛效果好。

综上所述,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

猜你喜欢
肌瘤复发率出血量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