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替代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0-10-31 02:48党宁王云燕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8期
关键词:谷维素软胶囊黄体酮

党宁,王云燕

(镇平县人民医院 a.药剂科;b.妇产科,河南 南阳 474250)

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是女性绝经前后因性激素分泌下降所致的以神经功能紊乱为主,并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失眠、免疫力降低、阵发性潮热等,对患者生理、心理均造成不同程度的负担[1-2]。临床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常见治疗方式为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若治疗不当可诱发乳腺增生等多种不良反应,加重患者生理与心理负担[3]。为进一步确保临床治疗方案的科学性,本研究选取镇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PMS患者,旨在分析激素替代疗法(结合雌激素片、黄体酮软胶囊联合治疗)对症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镇平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PMS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年龄45~55岁,平均(50.52±1.73)岁;病程3~10个月,平均(6.53±1.73)个月;绝经时长2~7 a,平均(4.51±1.24)a。观察组:年龄46~55岁,平均(51.03±1.48)岁;病程3~11个月,平均(7.05±1.97)个月;绝经时长2~6 a,平均(4.01±0.99)a。两组年龄、病程、绝经时长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镇平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结合临床表现以及相应临床检查确诊为PMS者;②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③具有完整临床资料者;④1个月未使用性激素药物者。(2)排除标准: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者;②合并慢性贫血者;③伴有双侧卵巢切除、卵巢功能早衰、卵巢肿瘤者;④合并脑血管、心血管、肾、肝以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⑤伴有严重神经疾病且无法配合治疗者;⑥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⑦伴有不明原因子宫内膜增生者;⑧合并阴道出血者;⑨合并6个月产生活动性动脉、静脉血栓栓塞病变者;⑩合并乳腺癌者。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谷维素片[华夏国药(菏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0300]治疗,口服,每次10 mg,每日2次。

1.3.2观察组 接受结合雌激素片(新疆新姿源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90172)、黄体酮软胶囊(Besins Healthcare Benelux,批准文号H20160264)联合治疗。结合雌激素片:口服,每次0.625 mg,每日1次;黄体酮软胶囊:在服用结合雌激素片2周后服用,口服,每次150 mg,每日1次。两组持续治疗12周。

1.4 观察指标(1)采用Kupperman评分法评估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包括心悸、关节痛、忧郁、失眠等症状,总分为0~51分,其中分值越高则症状越严重。(2)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即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取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以1 500 r·min-1转速离心15 min,取血清,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FSH、LH、E2、P水平。(3)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即CD3+、CD4+、CD4+/CD8+的水平变化。取晨起空腹静脉血6 mL,采用全血经流式细胞仪对CD3+、CD4+、CD4+/CD8+水平进行检测。(4)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

2 结果

2.1 Kupperman评分治疗前两组Kupperma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upperman评分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比较分)

2.2 性激素水平治疗前两组FSH、LH、E2、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SH、LH水平较对照组低,E2、P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

2.3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治疗前两组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2.4 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3 讨论

PMS是女性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降低诱发内分泌变化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症状,多见于45~55岁女性,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影响[4-5]。临床多采用雌激素类药物治疗PMS,但在治疗时由于孕激素缺乏而产生拮抗作用,随雌激素治疗时间延长拮抗作用加剧,进而诱发子宫内膜的过度增生,甚至产生子宫内膜癌,存在局限性[6]。因此需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激素替代疗法是治疗PMS的常用方式,其治疗原则为于患者绝经早期、中期提供足够缓解临床症状的雌激素剂量,于绝经后期结合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选择个体化有效剂量,可有效避免孕激素拮抗而诱发不良事件发生[7]。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Kupperman评分较对照组低,FSH、LH水平较对照组低,E2、P水平较对照组高,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说明结合雌激素片、黄体酮软胶囊联合谷维素片治疗可改善性激素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缓解临床症状。结合雌激素片、黄体酮软胶囊联合谷维素片治疗属于激素替代疗法。结合雌激素片属于复方制剂结合雌激素,经口服后,血药浓度于4 h达到峰值,其半衰期为12 h,可快速提高患者机体内雌激素水平,进而起到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黄体酮软胶囊属于天然孕激素胶囊制剂,经消化吸收后,能提高机体内黄体酮水平,促进孕激素分泌,弥补机体内孕激素的缺乏,从而调节临床症状。结合雌激素片、黄体酮软胶囊联合应用发挥协同作用,维持患者机体内激素水平,提高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研究显示,在PMS患者体内,CD4+显著降低,且CD4+/CD8+下降,说明PMS患者病情发展与免疫功能有关[8]。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说明结合雌激素片、黄体酮软胶囊联合谷维素片治疗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病情转归。

综上所述,结合雌激素片、黄体酮软胶囊联合谷维素片治疗PMS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性激素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增强免疫功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谷维素软胶囊黄体酮
米糠油中谷维素的制备及应用专利技术综述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妇炎康软胶囊联合奥硝唑治疗盆腔炎症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对COPD急性发作期老年患者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黄体酮是保胎的“灵丹妙药”吗
黄体酮调月经需连用三个月
胶囊牛产新技术分析
谷维素的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