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护理通道在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0-10-31 02:48朱丽娟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8期
关键词:性休克入院发生率

朱丽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创伤性休克一般是指机体遭受严重的暴力作用后发生严重出血及损伤重要器官的疾病。循环血量减少,缺乏微循环灌注,恐惧、剧烈疼痛等造成机体代谢紊乱[1]。创伤性休克的病理机制与普通失血性休克比较更为复杂,且病情严重的患者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病情凶险复杂;除直接暴力造成器官损坏外,同时可能因多种致病因素使其他器官出现功能障碍,威胁患者生命[2]。目前,临床对创伤的时间管理不够重视,往往错过最佳救治机会,故选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案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绿色护理通道在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5~50岁,平均(38.69±5.78)岁;交通事故伤19例,锐器伤7例,重物砸伤6例,高处坠落伤8例;发病至入院时间25~120 min,平均(65.52±8.16)min。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8~50岁,平均(37.79±5.97)岁;交通事故伤21例,锐器伤6例,重物砸伤6例,高处坠落伤7例;发病至入院时间30~115 min,平均(66.81±8.20)min。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发病至入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与创伤性休克诊断标准相符合[3];②损伤严重程度评分>16分;③患者认知功能正常。(2)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器官疾病;②精神疾病;③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

1.3 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常规急诊护理,为其建立静脉通道,输注扩容液,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止血措施,密切关注患者意识、血压等,必要时给予吸氧。

1.3.2观察组 接受绿色通道护理,主要措施如下。(1)评估病情。接到患者就诊任务后,立即成立急救护理小组,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状态,明确受伤的具体位置、创口情况、受伤原因等,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于刚接诊的患者,迅速清除其呼吸道内异物,以保证呼吸通畅,必要时进行口咽通气;及时输氧,连接呼吸机;第一时间建立静脉通道,采用无菌敷料包扎止血。在急救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关注患者器官是否受到严重创伤。在救治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的体位,避免因不良体位等导致患者创伤部位恶化。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做好基本检查,保证抢救用品及时送达,同时配合医生做好检查与护理。(2)及时开启绿色通道。救治过程中遵循先抢救再治疗的原则,保证患者受伤后及时得到救治,保证其生命安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安慰,鼓励患者树立积极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3)设立专用绿色护理通道电话。设急诊科、检验科、放射科、血库等绿色护理通道专用电话,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提前做好术前准备,电话通知手术室、相关科室开通绿色护理通道为患者进行检查,护理人员做好配血后迅速送至手术室,通知有关科室主管医生进行会诊,确定治疗方案。(4)设立绿色通道患者窗口。对所有检查与治疗的费用单均采取盖章和发放“绿色通道卡”为依据,治疗后再收费,以确保患者在进行各个环节中畅通无阻,可直接得到有效救治。

1.4 观察指标

1.4.1急救反应时间 急救反应时间包括急诊室处理时间、检查时间、急诊到手术时间及入院到手术时间。

1.4.2抢救情况 抢救情况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窒息发生率及抢救成功率。

1.4.3护理满意度 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量表Cronbach’sα为0.88,重测信度为0.83。量表共计100分,分数越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85~100分为满意,60~84分为部分满意,0~5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满意例数与部分满意例数之和除以总例数。

2 结果

2.1 急救反应时间护理后,观察组急诊处理时间、检查时间、急诊到手术时间、入院到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急救反应时间比较

2.2 抢救情况护理后,观察组MODS发生率、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MODS发生率、窒息发生率及抢救成功率比较[n(%)]

2.3 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满意12例,部分满意20例,不满意8例;观察组满意17例,部分满意22例,不满意1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0%(39/40)]较对照组[80.00%(32/40)]高(χ2=4.507,P=0.034)。

3 讨论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在受到刺激后发生应激反应的同时,机体组织细胞缺氧、缺血,可能造成机体炎症因子大量释放,从而引发呼吸衰竭、MODS等[4]。因此,快速正确的抢救是减少不良事件、MODS发生的关键。高质量、有效的护理模式对急诊开展抢救工作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急诊处理时间、检查时间、急诊到手术时间、入院到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MODS发生率、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每个护理流程无法有序衔接,导致护理效果较差,不利于患者的预后;绿色护理通道能够为患者提供高效、快速的护理服务,保证护理流程的连贯性,接诊后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而后通过绿色护理通道对患者进行配血、检查及手术等,以达到有序护理的目的[5-6]。在短时间内达到救治、护理相结合,有效缩短急诊至手术时间,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通过及时给予患者吸氧、清除呼吸道异物等措施,有效降低窒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利于患者预后。因医院常规模式为先付款后检查、治疗,但对于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时间非常宝贵,故对其发放绿色通道卡片,保证每个环节畅通无阻[7]。医护人员做到安慰鼓励患者,提高其治疗配合性的同时,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开通绿色护理通道,有利于缩短急诊反应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性休克入院发生率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观察建立急诊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绿色护理通道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院前急救对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