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信念-行为理论的健康教育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10-31 02:48黎玉莲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8期
关键词:信念血压常规

黎玉莲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妊娠高血压属于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常见于孕20周后的初产妇,与多胎妊娠、代谢功能紊乱、泌尿系统炎症、遗传等因素有关,严重时可引发抽搐、昏迷,造成孕产妇死亡[1]。研究显示,孕期进行规范性产检,遵循医生指导,调节饮食和心理状态,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妊娠高血压[2]。但多数孕妇因对产检的重要性及妊娠高血压的危害性缺乏相应认知,导致出现不产检、不就医、不遵医等一系列影响妊娠结局的不良行为[3]。可见,加强健康教育对有效预防和控制妊娠高血压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10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分组研究基于知识-信念-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理论的健康教育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KAP组(53例)和常规组(53例)。常规组:年龄21~35岁,平均(28.12±3.17)岁;孕周21~37周,平均(29.33±3.67)周;初产妇32例,经产妇21例;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4例,高中及中专29例,大专及以上20例。KAP组:年龄21~36岁,平均(28.74±3.62)岁;孕周22~38周,平均(29.61±3.80)周;初产妇30例,经产妇23例;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及中专30例,大专及以上18例。两组年龄、孕周、孕次、受教育程度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妊娠高血压诊断标准[4];②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产前检查及住院分娩;③签署本研究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②伴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③视听、智力障碍;④精神疾病;⑤其他妊娠合并症;⑥无法有效配合护理工作。

1.3 干预方法

1.3.1常规组 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集中授课、运动干预、饮食干预、用药指导等。集中授课主要讲解孕期营养及保健、妊娠高血压临床症状及致病因素、妊娠高血压的预防(饮食、运动及营养素补充)、妊娠高血压治疗方法、各分娩方式的利弊、母乳喂养优势等。

1.3.2KAP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基于KAP理论的健康教育。(1)知识传授: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学习内容、方式和目标),并依照计划内容向患者及家属讲授健康知识,讲授方式包括知识手册、口头讲解、座谈会等;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出现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2)树立信念:通过讲解康复病例使患者体会遵从医嘱、维护健康的益处,端正其治疗态度;展开心理干预,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引导其调整心态,同时鼓励患者家属与其沟通,充分支持,从而消除其负面情绪,增强治疗信心。(3)行为引导:纠正不良习惯,对患者进行定期行为检查,督促患者形成规律作息、饮食、用药、补充营养素及合理运动等健康行为,促进血压水平恢复和稳定。两组均干预至分娩结束。

1.4 观察指标(1)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包括收缩压、舒张压。(2)采用自制“知-信-行调查问卷”评估干预前后知识掌握、健康信念、行为状况水平,每项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知-信-行水平越高。(3)宫缩乏力、剖宫产、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4)采用院内自制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护理工作满意度,包括护理质量、全面性、态度等方面,总分100分,90分及以上为满意,75~89分为较满意,低于75分为不满意。护理工作满意度为满意率与较满意率之和。

2 结果

2.1 血压水平干预前两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KAP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

2.2 知-信-行调查问卷评分干预前两组知-信-行调查问卷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KAP组知-信-行调查问卷知识掌握、健康信念、行为状况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知-信-行调查问卷评分比较分)

2.3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干预后KAP组宫缩乏力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n(%)]

2.4 护理工作满意度KAP组满意26例,较满意26例,不满意1例,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11%(52/53);常规组满意14例,较满意29例,不满意10例,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1.13%(43/53)。KAP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常规组(χ2=8.216,P=0.004)。

3 讨论

近年来,妊娠高血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孕产妇、胎儿生命安全。随着护理干预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际操作的不断进步,强化护理干预对临床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影响力已受到广泛关注。因此,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控制妊娠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KAP理论的健康教育通过传授知识、产生信念、引导行为等3个方面实施护理干预,与常规教育护理干预相比,更具体化、人性化,有助于健康行为的建立[5]。研究证实,KAP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分娩结局[6]。KAP理论的健康教育首先对患者及其家属讲授疾病相关知识,为后续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而后加强患者对遵从医嘱重要性的认知,端正治疗态度,改善心理状态,引导其树立信念,产生动机,并通过对其饮食、用药、运动等多方面督促,建立健康行为,实现干预目标[7-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KAP组血压水平低于常规组,知-信-行调查问卷评分高于常规组,提示KAP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妊娠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提高知识掌握、健康信念、行为状况水平。本研究还发现,干预后KAP组宫缩乏力率、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均低于常规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11%,高于常规组的81.13%,表明KAP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KAP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打破以往医疗信息不对称性,注重患者个体认知,可通过建立正确认识使其产生健康信念,进而有利于行为干预向自主行动转变,以“信”为桥梁,消除患者不信任感,建立护患良好关系,使干预结局产生正向效应。

综上可知,基于KAP理论的健康教育应用于妊娠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其知识掌握、健康信念、行为状况水平,改善妊娠结局,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猜你喜欢
信念血压常规
常规之外
为了信念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发光的信念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